2018前三季度遊戲資本交易額達250億美元重新整理紀錄,但IPO總值卻下跌了90%

近日,Digi-Capital釋出了2018年第四季度的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在短短9個月內,遊戲市場的交易額就達到了創紀錄的250億美元。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已經觸及市場的天花板了,因為上次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遊戲投資和併購活動都遇到了“寒冬”,並跌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自2010年以來,遊戲市場交易週期已經兩次由盛轉衰,因此未來6個月的走勢將確定這種“寒冬”規律將被打破,還是要歷史重演。
今年1月至9月期間,資本市場對遊戲公司的投資為創紀錄的38億美元,比2017年全年的投資額都高出50%。同時,遊戲行業的併購總額也達到了幾乎破紀錄的201億美元。但正如Digi-Capital在年初預測的那樣,遊戲IPO總值已從2017年創紀錄的171億美元跌至2018年的11億美元,跌幅超過90%。儘管Epic Games在第四季度獲得12.5億美的投資後,整個遊戲市場在2018年全年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50億美元,但這可能就是市場在進入“寒冬”前的預兆。
雖然遊戲交易的盛衰週期主要圍繞併購和IPO展開,但今年早些時候,遊戲的投資額首次突破了30億美元的門檻。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這一數字上升到近40億美元,到10月,已經超過50億美元,這一水平的遊戲投資是前所未有的。儘管許多風投公司仍然對遊戲熱度變化以及生命週期的不確定性保持警惕,但對於那些正在投資的人來說,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例如,像中國的鬥魚和虎牙這樣的遊戲直播平臺,就獲得了近15億美元的投資,在國外的Caffeine平臺也獲得了少量的投資。但是,在對遊戲直播平臺下重注的同時,在電子競技方面則僅獲得了遊戲風投的8%。投資者可能認為,這兩個行業的發展會與YouTube當年在平臺和內容兩個層面的發展軌跡相類似。
最令人驚訝的應該是,儘管MMO/MOBA、手機和遊戲主機/PC這些領域的整合程度已經很高了,但從業者仍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引資。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騰訊(Tencent)。但值得注意的是,創投資本家們7年前(2011年)在網路/社交遊戲上損失了近10億美元,今年積極參投的風投基金大概對遊戲市場的後續表現有著足夠的信心,那就預祝他們這次能得到更好的投資回報。

與往常一樣,遊戲行業的併購交易大多是大額交易,Naspers以超過1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騰訊2%的股份,獲得了60000%的回報(沒錯,就是這麼高的回報率)。這個交易現在看來是有先見之明的,因為自今年1月以來,由於各種原因,騰訊的股價下跌了近40%,導致了Naspers目前仍持有的騰訊股份總值比年初下跌了31.2%。早前騰訊還花了20多億美元收購了維旺迪手上的育碧股份。
此外,非騰訊主導的大規模併購交易還有浙江世紀華通以44億美元收購神越網路(盛大遊戲的網路遊戲子公司),以及Aristocrat以略低於10億美元收購大魚遊戲。這些大型交易看上去更像是後期的整合,考慮到目前的遊戲行業的發展狀況,這些併購都不算太意外。

其實自2010年以來,遊戲公司的IPO似乎都遵循著一種特定的模式:在某一年爆發活躍之後,接著就是兩年的潛伏期。這種現象到目前已經出現了兩次,2018年可能是第三次了。雖然Digi-Capital並不是基於這個原因來預測IPO情況的,但估計那些希望能在2019年完成IPO的風投基金和公司的管理層現在已經愁得睡不著了。
在目前的形勢下,未來將很難預測,但在週期上有回暖的趨勢。所以,在這個創下了遊戲市場交易額新記錄的2018年,仍未有人想就此抽身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