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商城“砍單”涉嫌違約,大促期間買家需小心
驅動中國2018年10月22日訊息 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下單付款俗稱“剁手”,那消費者在網上下單付款,卻被商家以供應系統錯誤、異常訂單和產品質量等原因單方面取消訂單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所謂的“砍單”。
最近,郭先生就遭遇了“砍單”事件。據IT時報報道,郭先生於國慶期間在“國美線上”網站發現原價11799元的65英寸索尼電視,團購價只需6998元,因為實在太優惠了,郭先生便二話不說下單購買,支付成功後,郭先生說到國美線上的確認簡訊,並告知商品於10月2日送貨上門。
按照一般購物流程,郭先生只用在家等著收貨就可以了,但郭先生並沒有等到他6998元購買的索尼大電視。此後,訂單的物流資訊一直停留在揀貨狀態,而他在網上發現有大量買家與自己有類似遭遇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砍單”。
而和郭先生有相同遭遇的約有百餘人,有的使用者發現從商品被分配快遞員到拒收,只間隔45秒;有的使用者的訂單在下單後5小時被強行取消。
對此,國美商城做出的解釋是,業務人員將原本55英寸的索尼電視價格標成了65英寸的電視價格,在發現錯誤後,對訂單進行了攔截,更改了使用者狀態。同時,國美方面表示,願意補償1000元無任何條件的購物抵用券。
當然,這並不能令廣大消費者滿意,他們希望國美能正常履行合約。而國美這一行為也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消費者協會高階顧問邱寶昌律師認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單方面取消訂單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以及公平交易權。”
值得一提的是,“砍單”現象廣泛存在於各大電商平臺中,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去年釋出的調查報告顯示,有一半的砍單案例發生在電商平臺商家,其次是電商平臺直營和廠家官網。砍單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商品缺貨、操作失誤、系統異常等。而由於商家違約成本太低,“砍單”問題雖然頻發發生,但處理結果卻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