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實驗室使用GNSS輸入資料升級航姿參考系統
[據unmannedsystemstechnology網站2019年4月22日報道]慣性實驗室宣佈推出新版AHRS-II-P姿態和航向參考系統模型,增加了混合來自外部單天線或雙天線GNSS接收器資料的能力。該系統非常適合為包括無人機(UAV)、無人駕駛水下交通工具(UUV)和無人駕駛地面交通工具(UGV)的各種無人系統提供絕對定位。
除了在操縱時使用來自GNSS的額外輸入來增加動態精度和方向計算外,新系統還能夠測量和輸出水平/垂直位置、速度、航向、姿態和IMU資料。AHRS-II-P還可以從外部獨立磁羅盤資料、GNSS地面跟蹤和來自定位器的多普勒速度記錄或多普勒頻移等資料中獲取輔助資料。
AHRS-II-P提供了一種緊湊,輕便的解決方案,在其工作溫度範圍內陀螺儀偏置執行穩定性為1°/hr(RMS,Allan Variance)、偏置殘餘誤差<30°/hr。在-40°C~70°C的工作溫度範圍內加速度計記錄到偏置執行穩定性0.005 mg(RMS,Allan Variance),偏置殘餘誤差0.5 mg。AHRS-II-P以0.3°RMS動態精度記錄和傳輸高精度的俯仰和滾轉,使其成為要求苛刻的EOS穩定和視線指向應用的理想選擇。
該系統的慣性測量單元部件是由慣性實驗室開發的戰術級IMU,非常適合於戰術制導、導航、飛行控制、穩定、瞄準系統等應用。由於角速率和加速度資料傳輸速率高達2000 Hz,低功耗IMU提供了比傳統的基於戰術級光纖陀螺(FOG)IMU更出色的SWAP-C優勢。
AHRS-II-P採用8mm磁通門陀螺補償磁羅盤,與常用的磁感應或磁阻磁力儀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從外部GNSS接收器獲取資料後,AHRS-II-P能夠自動更新磁偏角值。AHRS-II-P的磁通門陀螺補償磁羅盤具有0.2 nT的偏置執行穩定性和0.3nTHz的噪聲密度,以及出色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