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天后國際空間站將空無一人!世界宇航員都在學習中國話
2018年算是人類的載人航天航空事業最悲催的一年。8月底,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船出現了一個人為造成的1.5毫米漏洞。10月份俄羅斯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失敗,宇航員只能通過降落傘逃生。
連續兩次的載人航天飛船事故,已經不可避免的對國際空間站的運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由於本月的聯盟飛船發射失敗,導致國際空間站無法繼續補充新的航天員。同時物資供應可能也會出現問題。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留守的宇航員。最新訊息,這三名宇航員也將在年底返回地球。接下來國際空間站將會進入無人值守的狀態。這也是國際空間站首次出現長時間的無人值守。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搭建的最大型的航天基地。總重量超過420噸。總空間超過1200立方米。就是這個人類航空航天史上的鉅作,目前正褪去昔日的光輝。
本來國際空間站的壽命為22年。但是由於聯盟國的航空航天探索需求,國際空間站將會延長退役時間。將會於2024年正式退役。但是由於國際空間站的各項功能已經退化,大多數裝置已經無法跟上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所以聯盟國家準備將其改設為專門訓練航空員的空間場所,將不會對其進行裝置升級改造。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我們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今年中國天宮空間研製準備工作都進展得非常順利。各大艙段都已經完成了功能性的測驗。將於2019年正式進入生產階段。最快可能於2024年正式發射升空。
目前我國的天宮空間站,正在向國際化合作程序發展。向全球發出合作邀請。目前得到了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甚至由於申請國家數量實在太多。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急劇增加。
俄羅斯和歐洲航空航天局是這個世界上兩個非常重要的航空航天力量組成。俄羅斯在載人飛行經驗方面,國際空間技術方面。有著世界級的表現。近些年來與我國航空航天部門的合作也非常的緊密。目前俄羅斯已經表明想要參與我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並將與中國合作,共同搭建月球表面科學考察站。未來中國與俄羅斯還將展開火星探索工程。
同時歐洲航空航天局也對我國天宮空間站表達了非常強烈的合作意向,目前中國宇航員與歐洲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已經開展了兩次太空任務聯合訓練。
歐洲航空航天局的一位德國籍航天員這樣說到,我們歐洲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正在加緊學習中文。因為未來太空中只有中國擁有空間站。而中文也將會成為指定的官方語言。我本人也已經學習了六年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