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負載
‘About Linux’
關於負載
看到阿里雲出現的負載,曾經一度以為是1秒鐘,5秒鐘,15秒鐘的載入次數,後面才知道,負載均衡的來由就是這個
在Linux shell下,有很多命令可以看到Load Average,例如: [email protected]:~# uptime 12:49:10 up 182 days, 16:54, 2 users, load average: 0.08, 0.04, 0.01 [email protected]:~# w 12:49:18 up 182 days, 16:54, 2 users, load average: 0.11, 0.07, 0.01 [email protected]:~# top top - 12:50:28 up 182 days, 16:55, 2 users, load average: 0.02, 0.05, 0.00 [email protected]:~# cat /proc/loadavg 0.10 0.06 0.01 1/72 29632
這3個數字的含義:分別表示系統在過去1分鐘、5分鐘、15分鐘內執行程序佇列中的平均程序數量。
最後一個命令相對更加準確,後面的1個分數,分母表示系統程序總數,分子表示正在執行的程序數;最後一個數字表示最近執行的程序ID.
這個圖很形象的說明了負載多的情況下會造成什麼影響,大範圍的擁堵與系統的異常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wc -l 這個命令可以快速檢視核心數量
一般來說:單核負載在0.7以下是安全的,超過0.7就需要進行優化了。
關於優化
我個人暫時沒有找到線上伺服器出現如此大負載的原因,因為伺服器的歷史建立者並不是我,在伺服器中藏了很多東西,我並不瞭解,故不能簡單的對服務做修改處理,等待後續的重新購買伺服器重新搭建,再來獲取一個優化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