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與傳統渠道之爭
最近在媒體中看到,雅詩蘭黛(上海)起訴網易考拉商標侵權等案例,由此可以看到跨境電商的發展的確改變了全球消費品的營銷方式和銷售渠道,跨境電商網路渠道對傳統渠道的衝擊已經顯現出來。
單從字面的含義看,似乎雙方是就商標侵權問題出現法律糾紛。而實際上,背後反映了跨境電商渠道與傳統渠道之間的紛爭。商標侵權也好,假貨也好,恐怕不能夠一概而論,或者進行簡單的判斷。因為這背後的渠道紛爭可能反映了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網路銷售渠道與現有傳統的經銷渠道之間的關係和衝突,因為畢竟網際網路市場打破了地理位置的界限,讓全球市場趨於統一,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渠道選擇權。
在傳統市場上,製造廠商往往為了能夠管理好經營的渠道,充分調動經銷商的經營積極性,往往在銷售渠道上進行一定的區域劃分。這包括經銷或者代理兩種方式,很多情況下,為了給經銷商或代理商一定的優惠條件,在一定區域內或者在一個國家範圍內可以規定獨家經銷或者獨家代理。獨家的權利一般指的是獨家的專賣權。也就是生產廠商給予獨家經銷商或者獨家代理在指定區域內唯一的銷售權。這個權力與義務的規定是在生產廠家與獨家經銷商或者獨家代理之間的約定。
從媒體渠道獲得的資訊推測,雅詩蘭黛(上海)很可能是中國區域內獨家的經銷商。由此,雅詩蘭黛(上海)從生產廠家那裡可能拿到了獨家在中國銷售雅詩蘭黛產品的權利。但這個權利也是雅詩蘭黛(上海)與原生產廠家之間的一種權利與義務的安排。
從反壟斷和競爭法律來看,此種安排和協議可以約定經銷商有專賣權,但這並不能排除消費者,甚至於經銷商本身,可以從其他的渠道來購買所經銷的產品。因為國外的反壟斷和競爭法律一般都有一些規定,不允許廠商或經銷商本身在該地區對購買的行為進行限制(即法律不允許規定專買權)。否則,就違反一些反壟斷和競爭的法律。因為限制消費者或者是其他的購買行為,實際上等於構成了區域的壟斷,阻礙了市場的競爭,當然最終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有權以更低的價格在任何的渠道獲得該產品。這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指生產廠家或銷售渠道不得以此壟斷或分割區域市場來獲得超額的利潤。
實際上,在傳統的渠道上,由於存在地理範圍的限制,往往生產廠家會把銷售渠道進行分割,並形成不同區域之間的獨家經銷的市場結構。這當然也沒有問題,畢竟此種安排能給生產廠家帶來管理方面的方便。因此它是國際市場營銷和銷售當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這並不能妨礙消費者可以從其他渠道以更合理的價格購買相同的產品。
我們再看雅詩蘭黛(上海)起訴網易考拉的案例。網易考拉很可能是從國外其他的渠道以更低的成本獲得了雅詩蘭黛產品,而且在中國範圍內安排銷售給了消費者。從形式上看,似乎網易考拉是侵犯了雅詩蘭黛(上海)的獨家經銷權,實際不是這樣。如果有侵權的話,也是雅詩蘭黛(上海)與原授權生產廠家之間的糾紛。或許雅詩蘭黛(上海)憑藉在中國區域內的獨家經銷把銷售的價格定得很高,或許已經超出了廠家所期待的利潤,原授權生產廠家或許也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因為過高的價格也會限制產品的銷量。
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及政策規定,讓更多的消費者從其他渠道能夠以更合理的成本購買到國外產品。這也打破了原有的那些事實上壟斷或分割市場的渠道。這對於消費者來講是一件好事。我們國家的政策法規,實際上也支援消費者通過其他渠道購買國外的產品。這幾年政策允許平行進口汽車的這個渠道就是這麼做的。
至於從新的渠道購買的產品是否有假或者商標是否有侵權的行為,這要依據事實進行判定。而申訴的主體應該是消費者或者是原商標持有的生產廠家,一般也不是經銷商。
我們覺得,隨著跨境電子商務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所接受,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渠道以更合理的價格購買到喜歡的國外產品,生產廠家和經銷商也應該接受多渠道所形成的新的市場競爭格局,也應該正確面對未來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我們也不希望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助長渠道的分割和壟斷,因為市場的分割和壟斷最終會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