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備戰天貓雙11最新戰報:跑腿小哥、社群眾包成新生力量
第十個天貓雙11已經正式啟動。這是商業升級的十年,快遞業也成為“過去十年中國最大的奇蹟”。
過去十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從2009年26萬件,到2017年的8.12億件,增長3100多倍,今年雙11,行業有望迎來全球新記錄。
隨著菜鳥智慧物流骨幹網建設提速,今年的快遞“春運”,呈現前所未有的新特徵:以往各自作戰的局面被改變,全行業、全社會正在合奏一場技術大升級、協同大升級、大促下降本提效的巨集大交響曲。
資料顯示,今年雙11,菜鳥智慧物流骨幹網連結全球倉庫3000萬平方米、物流從業人員300萬人、快遞車輛20多萬。對比資源投入,快遞業技術裝置大幅增加更加引人關注,行業人士表示,這將帶來效率極大提升,幫助快遞行業更從容處理史上未有的天量包裹。
所有剁手黨正在期待一場全球狂歡。行業調查結果顯示,對於過往“雙11”期間的勞動付出與得到收入回報,快遞小哥總體滿意度達七成。
有業內專家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天貓雙11十年來,見證了物流業蛻變,從汗水物流換道超車,面向數字化、技術化全面升級。對於快遞未來十年,顯然“精彩,才剛剛開始”。
杭州蕭山,圓通分撥中心,350個“小藍人”指示燈閃爍,帶著包裹自動執行、有條不紊,能自動讓路之外,還能自動充電,
這是天貓雙11前夕,菜鳥與圓通速遞聯合啟用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高峰期內,2000平方米的場地內,350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過50萬包裹,機器人三天的行駛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
這只是“黑科技”照進快遞的普通一幕。隨著菜鳥為每個包裹普及了“數字身份證”,在快遞業,機器人越來越多,自動化技術已全行業普及。
菜鳥的合作伙伴們正在投入更大的技術裝置,為今年的雙11大備戰:在圓通,今年已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裝置,對近半轉運中心進行改造,分揀效率大幅提升;在中通,24個轉運中心上線了的雙層自動分揀系統;在申通,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轉運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操作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新增日均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德邦快遞上線智慧車隊,“雙11”期間將實現資料管控共享,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理風險。
IoT,物聯網,這個原本專業性的字眼,正在成為行業關鍵詞。目前,菜鳥正在聯合行業一起推進IoT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實現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多種物流要素實時線上,並進行智慧排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普惠極致的物流體驗。
行業一張網,參與力量多元了,大促也能降本提效了
在全球物流夥伴大協同下,菜鳥正高效完成雙11物流備戰。
其中,眾包物流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完成社會大協奏。以菜鳥點我達為例,即時物流能力不僅讓商家的門店發貨、分鐘級配送成為現實,對快遞網點來說,還能提升末端體驗,通過眾包模式能減輕經營壓力。短短三年的時間,菜鳥點我達平臺業務已覆蓋300餘座城市,每天為超百萬商家、1億多使用者服務。
不僅跑腿小哥,今年天貓雙11期間,全國數千個小區的社群便利店主、保安、居委會大媽也將“客串”最後一棒快遞員。包裹在從快遞站點被統一運到社群物業等閒置公共區域後,這些社會化運力將加入最後100米配送。
在智慧物流骨幹網末端,菜鳥正協同行業打造一個共建共享、充滿智慧的模式。菜鳥驛站今年宣佈,所有智慧櫃雙11期間對快遞員繼續免費。
在菜鳥雲快倉事業部總經理、雙11專案副總指揮孫建看來,第十個雙11,通過技術與創新的方式,通過全社會大協同,智慧物流骨幹網讓相對低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結果,在大促下也能降本提效。
服務升級了,剁手黨更爽了
全網協同下,快遞服務正在升級。在雙11,航空也來助力。以圓通航空為例,作為擁有自有全貨機的民營快遞企業,已投入使用的自有全貨機達12架。行業整體航空運力也在增長。
雙11前,蘇寧物流還宣佈全面升級精準配送產品“準時達”,升級後覆蓋至全國100座城市,“大件準時達”和“準時取”也將服務更多消費者。
《快遞》雜誌的調查表明,消費者對雙11充滿期待。資料顯示,預計包裹數在3 個以上的消費者佔到6成。同時,消費者的收件選擇變得更加多元:有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願意接受多元代收或非固定方式。
員工福利方面,主要快遞公司正在加強保障,包括髮出千萬獎金。圓通速遞設立了員工關懷基金及高峰期補貼等;百世快遞也對一線職能團隊設立了獎勵方案,對優秀服務給予豐厚獎勵;申通獎勵基金全網每月80萬元,年終100萬元,全年獎勵超過1000萬。
《快遞》調查顯示,“雙11”期間,快遞員收入增加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超過10%。同時,在3000 ~5000 元之間的佔比9.62% ,在1000 ~3000 元之間的佔比36.54% 。對於“雙11”期間的勞動付出與得到收入回報,快遞小哥總體滿意,滿意率超過70%。
調查結果也顯示,“理解”成為受訪快遞員回答的高頻詞。多位受訪者表示,希望“客戶多一分理解、社會多一點關注、公司多一份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