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人才“虛假繁榮”: 看似熱鬧,實則魚龍混雜供需失衡

導讀:區塊鏈行業的人才應聘看似熱鬧,實則只是一種“虛假繁榮”景象,魚龍混雜,供需嚴重失衡,真正懂技術的存量人才微乎其微。人才稀缺雖催生了一系列人才培養產業鏈條,但做科普類培訓的較多,技術類培訓的少之甚少。
2017年下半年,在牛市的帶動下,區塊鏈概念迎來大爆發,隨之帶來的就是區塊鏈行業公司數量的井噴,區塊鏈人才招聘資訊的席捲而來。
進入2018年下半年後,加密貨幣市場行情一路走低, 在一定程度上對區塊鏈行業產生“降溫效應”,不少區塊鏈專案都沒能捱過這個寒冬。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對於區塊鏈人才的需求卻不降反升 。牛市能引發區塊鏈的人才狂潮並不奇怪,但是熊市的到來,也沒能阻止市場對區塊鏈人才的渴望,反而還增長了6倍之多。
有業內人士表示, 實際上,目前區塊鏈的人才儲備是嚴重供不應求的 ,雖過去一年向區塊鏈相關崗位投遞簡歷的人數達到行業整體需求的3.6倍, 但真正的存量人才僅佔需求量的7%。也就是說,區塊鏈人才應聘熱是一種“虛假繁榮”。
區塊鏈人才看似熱鬧依舊,實則魚龍混雜、供需嚴重失衡。鏈深度注意到,許多所謂的深耕區塊鏈的人才, 其實真正具備“區塊鏈思維”和“應用開發經驗”的人才極度匱乏,這難以改變的現狀卻恰好催生了一系列的區塊鏈人才培養鏈條。 但是大部分割槽塊鏈培訓課程卻只是頂著區塊鏈的外紗,做著基礎知識的普及,極少能夠觸及到區塊鏈的技術。
“虛假繁榮”
經歷過熱炒後,區塊鏈行業歸於理性,一步步面臨冰點。多數專案方、交易所、服務於該行業的周邊公司等都頭頂著倒閉的風險,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都在裁員”,如今也成為區塊鏈行業的真實寫照。
人民網總裁葉蓁蓁認為, 區塊鏈人走茶涼的悲觀論調並非行業的全貌,恰恰相反,行業或許正迎來巨大轉機。 他將當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現狀歸為四個“沒有變”:第一,區塊鏈作為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定位沒有變;第二,區塊鏈技術繼續完善,但仍處於技術早期階段的狀態沒有變;第三,區塊鏈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邏輯沒有變;第四,中央和各級主管部門積極推動區塊鏈發展的態度沒有變。
區塊鏈行業熱度不再,但區塊鏈人才市場依然熱鬧非凡。據智聯招聘全站大資料,以2017年第三季度的人才需求量為基數, 2018第二季度的區塊鏈人才需求量較2017年三季度暴增636.83%。 對此,智聯招聘集團首席技術官李京峰表示,從人才市場看,區塊鏈市場熱度是證券市場的兩倍,目前區塊鏈市場熱度仍在持續增長。

區塊鏈人才供應量充足,過去一年向區塊鏈相關崗位投遞簡歷的人數達到行業整體需求的3.6倍,人們對這個新興領域的嚮往可見一斑。但是資料顯示, 真正具備區塊鏈相關技能和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少之又少,存量人才僅佔需求量的7%。這樣的局面導致區塊鏈領域在人才熱度上呈現“虛假繁榮”的景象。表面上看求職者蜂擁而至,然而,實際上對用人企業來說,真正能滿足需求的並不多。

據智聯招聘近日釋出的《2018年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 區塊鏈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金融、計算機行業。需求結構與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實際應用場景相關,業務發展速度較快的領域贏得了更多青睞。
報告顯示, 整體來看,除供應不足外,區塊鏈存量人才在各個城市也存在分佈冷熱不均的現象。 從人才需求的分佈來看,招聘需求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以24%、20%和10%的職位佔比,位居第一梯隊。從區塊鏈的投遞供給和人才存量來看,求職者和存量人才過度的集中在北京,北京與深圳同屬供給和存量結構佔比高於需求佔比的狀況。

火幣英才總經理張曉媛表示, 目前的人才儲備實際上是嚴重供不應求的,區塊鏈應聘熱是一種“虛假繁榮”。 從智聯招聘的大資料看,過去一年向區塊鏈相關崗位投遞簡歷的人數遠高於行業整體需求,但具備區塊鏈相關技能和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的存量人才僅佔需求量的7%。同時,高階技術人才缺失導致我國區塊鏈專利儘管數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價值度低下。
據悉,Glassdoor調查了大量美國線上招聘的資訊,其中包含與區塊鏈、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相關的關鍵詞。根據該報告資料顯示,截至 2018 年 8 月,美國與區塊鏈相關的職位空缺共有 1775 個,而 2017 年同期類似的崗位招聘只有 446 個,同比增長了300%。此資料顯示,需求量最大的區塊鏈崗位主要是技術和工程方面。
人才培養受追捧
隨著3點鐘社群的火爆,區塊鏈的概念迅速蔓延,吸引一大波有意向進軍區塊鏈行業的人們投身於區塊鏈知識的汲取中。從側面來看, 這種火熱的現狀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催生了一系列的區塊鏈人才培養產業鏈條。
為推動區塊鏈產業人才梯隊建設,近日,廣東首個試點建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方向大專班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開班。該班由嶺南職院的電子資訊工程學院、蟻米基金投資的廣州矩陣科技有限公司、及蟻米控股旗下多家區塊鏈機構聯合共建。
據瞭解,區塊鏈技術應用方向大專班第一批學生共30人,定向輸送至廣州黃埔開發區區塊鏈企業,目前這30名學生已經全部被排隊預訂的矩陣科技、蟻位元等5家企業“搶空”。
小編注意到, 目前區塊鏈領域還處於發展初期,實際落地應用的情況尚不明朗,加之存量人才十分緊缺,因此在招聘過程中,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均未對學歷設定門檻。但是,從事這一領域的存量人才卻都是經驗豐富的職場資深人士。 據經濟日報報道,在這些存量人才中,5-10年工作經驗者佔比最高,達到38%,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達到31%。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區塊鏈產業,目前真正高階的人才很少,因為這個行業要求具備金融學、密碼學演算法以及資訊保安等比較全面的知識儲備,培養週期也很長。中低端人才雖然也比較欠缺,但相對高階人才來說,容易培養,也可儘快上手。
事實上,區塊鏈高階人才難求,中低端人才急缺的現狀,恰巧卻催生了一系列的區塊鏈培訓課程的產業鏈條,甚至一些高校也開設了相關學科。
小編在百度中隨意輸入“區塊鏈培訓課程”,兄弟連區塊鏈、達內區塊鏈培訓、51CTO等各類區塊鏈學院應接不暇,宣稱“區塊鏈大牛老師授課,0基礎入學,120天從入門到掌握。”

有區塊鏈講師稱, 其實,目前大部分培訓機構都是蹭熱點,培訓內容並沒有一個標準化的課程體系。 而且,市場上大多數區塊鏈培訓課程,其背後的機構或個人基本都沒有真正做過區塊鏈專案開發,教學研究不成體系,也沒有真正的專業教學研究隊伍,教學內容在網上基本都能找到。因此, 做科普類培訓的比較多,技術類培訓少之甚少。
小編認為,區塊鏈培訓課程如此受追捧,主要原因就是區塊鏈人才的稀缺。 據業內預估,目前國內的區塊鏈人才總量不足一萬人,核心區塊鏈人才總數不超過200人。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釋出了《2018未來就業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18),該報告涉及對來自全球300多家公司、各個行業的人力資源官員、戰略主管和執行長的調查。報告顯示,新技術的應用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將促進新產品和服務的大規模增長,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其中, 區塊鏈專家等新技術專業人員的需求依然是大勢所趨。
如今,對於區塊鏈技術促進行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正面的共識,從企業到政府方面,對區塊鏈技術的引進都持積極的歡迎態度。但是, 區塊鏈正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人才需求與供給存在明顯的斷層。雖投遞人才遠高於需求人才,但真正懂技術的存量人才依然只是“鳳毛麟角”。

最新區塊鏈資訊,定期豐厚糖果福利,掃碼關注我們吧~
【鏈虎財經版權及免責宣告】本文轉載自 深度君《鏈深度》 ,經授權後釋出,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鏈虎財經立場無關,如涉及言論、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盡快處理。本站所有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幣市有風險、投資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