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推廣還能建個網站,真的划算嗎?
當我們拿到一個新產品要推廣時,你會用什麼招? 是聘用一群業務員全職的兼職的實習的,打電話上門上街去發傳單、發產品資料,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還是建一個網站,把公司資料、產品優勢等展現出來,請人做優化做推廣,讓越來越多的客戶主動找上門? 如果業務員和網站智慧二選一,你會選誰?先彆著急回答,小編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新產品推廣難,20個業務員上門收效差
公司總部在德國,在中國設立工廠20年來,主要生產、銷售自主研發的環保生態木塑,它可以替代防腐木,鋁型材等用於園林景觀、築幕牆、室內裝飾等方面。 產品剛研發出來時,市場上還沒有這個材料;在產品認可度和知名度都沒有的情況下,也沒有別的營銷渠道,只能通過業務員去設計院上門推廣。20多個業務員,天天拿著產品畫冊和樣品去各大設計公司、設計院,告訴他們這個產品的特點、優勢。 但是這是非常被動的,有的時候沒見著負責人就被轟出來了,好不容易找上負責人說上話,人家也對你感興趣了,卻會因為沒有多少案例和代表性的工程而質疑、拒絕。 加上建築材料採購本身就週期長復購頻率低,所以公司剛投產的那幾年非常艱難,銷售人員多、銷售費用高,接到的訂單卻是屈指可數。
二、1個模板網站留不住客戶,推廣費打水漂
就這樣苦苦的撐了兩三年,公司覺得不能再這樣耗下去了,得開闢新的營銷渠道。 這時候正好是搜尋引擎廣告剛開始火熱的時候,公司經常能接到百度、360等公司打來的推廣電話,開個賬戶還能建個網站;覺得挺划算,就開始了了網路營銷的初體驗。 不過這次體驗有點糟糕,在百度開了個推廣賬戶,並且花錢讓百度做了個很便宜的網站。 這個網站是一個典型的模板網站,那些沒有自己網站卻要在百度上推廣的公司,基本都是套用這幾個模板,只需替換上自己的公司名稱和圖片就成。但客戶訪問這樣的網站,看不出來行業地位,也看不出來是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生態木塑這樣的資質,更看不出來和別的建築材料有什麼不同。 雖然百度能夠帶來很多很精準的流量,但是網站卻沒能留住客戶。這個模板網站雖很便宜,但是因為網站沒有營銷力,沒有讓訪客感受到公司的優勢,所以競價推廣的錢花都打了水漂,其實也是個很“貴”的代價。
三、1個會說話的網站,勝過20個陌拜的業務員
意識到是網站出了問題的李總並沒有因為網路營銷首戰失敗而放棄,在瞭解到營銷型網站後,李總覺得的像是黑暗中摸索看到的燭光,希望就在眼前。 在確定好合作之後,因為生態木塑是一個新的產業,專案團隊調取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經過精心的策劃設計之後,營銷型網站於2012年12月上線。 網站上線後一個月,推廣團隊看到網站頁面設計、營銷力等方面,都非常有信心,大家晚上都在加班做網站的優化推廣,當時就接到一個來自張家界的姓樑的客戶。客戶表示他有一個30000平方的專案要用到這個生態木塑材料,看到網站覺得比較靠譜,想要先看一下樣品。客戶收到樣品後,就邀請相關人員過去談合作,當天就把合同籤回來了。 除此之外,還有張家界超五星級納百利皇冠假日酒店也是通過網路達成合作的客戶,網路營銷走上正軌之後,不需要去找客戶了,基本上客戶都是主動上門。
四、網站,業務員各司其職,網路營銷業績倍增!
網路營銷是不斷髮展的,網站也要不斷更新迭代,營銷型網站從2012年上線後,期間經歷過多次整改,以符合當下的營銷力趨勢和客戶的審美要求。 不僅如此,目前發展了3個品牌,所以分別在2015年和2018年又建立了兩個網站。這3個網站各自對應一個品牌,各司其職又互相關聯,3個網站的效果都很好。 如今,3個網站展示產品,吸引客戶,在後續的追銷環節,也不止20個業務員負責跟單、攻單、簽單,網路營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以在網路營銷中,網站和業務員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把他們放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網路營銷才會發揮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