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快馬加鞭勢頭猛 交易筆數達58%
近年來,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延續高速發展的態勢,移動支付已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10月30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釋出了《2018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達到13.4億戶,第三方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為92.0%。而在整個移動支付市場上,財付通和支付寶呈並駕齊驅之勢,但財付通發展優勢更為明顯,其使用者滲透率已超過八成。
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持續增長 財付通滲透率84.3%

圖片來源:益普索《2018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
益普索最新報告顯示,第三方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即在最近三個月內使用過的比例)為92.0%,相較2018年5月(92.4%)基本一致。當前,移動支付覆蓋出行、購物、繳費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第一大支付工具。
工信部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達到13.4億戶,同比增長14.5%,使用手機上網的使用者12.3億戶。據此,並考慮一個人可能會擁有多部手機的情形,由本次調查資料推算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約為9.4億,較2018年5月增長約5.6%。在16-59歲的消費主體中,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約7.6億,佔整體規模的80.9%。
鑑於中國龐大的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財付通和支付寶這兩個巨無霸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移動支付市場的參與度和滲透率更高了。
本次報告資料顯示,財付通和支付寶的使用者滲透率分別為84.3%和63.6%,推算使用者規模分別達到8.6億和6.6億。與2018年5月調查相比仍分別有0.4億和0.1億的增長。財付通和支付寶的共同滲透率達到87.4%,接近於移動支付使用者的整體滲透率(92.0%),在兩者之外留給其它移動支付品牌的空間很小。
一直以來,第三方移動支付機構是支付市場的中流砥柱,由於該市場的進入有較高的門檻,由此該市場目前存在廠商數量有限。當前,微信和支付寶被公認為國民級APP,是裝機必備,毋庸置疑“雙寡頭”競爭格局在可預見的相當長時間內將維持現狀。
覆蓋四大基礎支付場景 財付通領先優勢大

圖片來源:益普索《2018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
益普索最新報告針對移動支付的具體場景也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得出具體資料。目前,移動支付覆蓋四大類基本支付場景:個人類交易,線上消費類交易,線下消費類交易,金融類交易,前三類場景基本覆蓋了人們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場景,金融類交易與日常生活的聯絡相對較弱,自身發生率並不高,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也相對較低。而在不同場景中,移動支付也體現出了不同的的特點:
個人類交易財付通優勢明顯,得益於社交支付——憑藉社交支付的優勢,和話費充值等其它高頻支付場景上的良好表現,財付通在個人類交易場景的移動支付交易量已領先支付寶,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48%和58%,而支付寶的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42%和34%。
線下消費財付通領跑,財付通領先優勢仍在放大——線下場景支付更突顯小額、高頻的特點,也更適合財付通利用微信/QQ以社交關係鏈進行滲透,尤其當找到二維碼這樣的低成本載體時。目前,財付通和支付寶線上下支付場景的交易金額佔比分別為50%和42%,財付通基本維持了2018年5月調查時取得的領先優勢;以交易筆數計,財付通的領先優勢則更大。報告認為,曾經兩巨頭各自擁有一些優勢線下支付場景,而如今,幾乎是財付通全面佔優。
線上支付支付寶主導,差距來自網購支付——報告顯示,分別以交易金額和筆數計,支付寶佔線上消費類交易的份額為49%和48%,而財付通的份額為42%和44%;與2018年5月調查相比,支付寶在此支付場景的領先優勢依舊。對財付通而言,差距仍然主要來自網購支付。
金融支付是支付寶優勢領域,但群體規模小——僅約20%的使用者在過去三個月內使用過移動支付進行金融類交易,支付寶在金融支付領域仍然具有明顯優勢,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62%和55%。不過,與其它支付場景相比,金融支付的使用者規模要小得多。
該報告綜合分析指出,過去,移動支付市場曾經是支付寶一家獨大,但時至今日,財付通在移動支付市場已經趕上支付寶,兩者呈並駕齊驅之勢。鑑於財付通在其他支付領域的快速發展,支付寶恐怕難以憑藉在金融支付領域的優勢來依舊佔據移動支付市場的半壁江山。
財付通發展勢頭猛 交易筆數佔53%

圖片來源:益普索《2018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
從報告資料來看,在目前的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中,財付通和支付寶佔領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領導地位難撼動,而隨著二者的競爭進入膠著狀態,財付通顯示出更猛的發展勢頭。
益普索的近期兩次調查(2018年5月和9月)顯示,財付通和支付寶的移動支付交易量份額基本持平,並共同佔據了移動支付總交易量約92%的份額。財付通和支付寶以交易金額計的移動支付佔比分別為46%和45%,以交易筆數計的佔比分別為53%和39%,與2018年5月調查結果相比變化不大。
目前,兩巨頭的競爭激烈,而財付通憑藉社交平臺,繼續保持著對使用者高黏性的優勢。財付通具有支付寶的工具屬性,而支付寶卻難以複製財付通的社交屬性。如果整個阿里系生態系統構建足夠完善、並且一直能像現在這樣有競爭力的話,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繼續抗衡財付通、甚至重回領先優勢並非不可能。但財付通猛烈發展的勢頭不容小覷,支付寶的壓力不言而喻。
事實上,移動支付的興起不僅將支付推向了更加智慧化、便利化的新階段,並藉助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超級電商以及區塊鏈等新興金融科技支援,迅速突破了支付業務的原始範疇,存款、信貨、理財、投資等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獲客渠道、資料基礎和決策支援。
而財付通作為騰訊FiT的前身,自成立以來,便以“連線人與金融”為願景,以微信支付和 QQ錢包兩大平臺為基礎,連線使用者、商戶和金融機構。在移動支付領域,騰訊除了社交屬性賦予的優勢外,更與騰訊金融科技能力的輸出是分不開的。在網際網路金融大爆發的2013年夏天,財付通已經聯合微信推出微信支付,將支付與社交融合起來,從而改寫了中國支付市場的格局,並推動中國大步邁進移動支付新時代。
如今,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等技術為依託,騰訊金融科技助力財付通拓展移動支付領域的同時,近年來還不斷進行支付場景創新,特別是公共交通、國際化領域的創新,如微信乘車碼、區塊鏈電子發票、跨境支付等在提升效率、改善使用者體驗的同時,大幅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並最終促進了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