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老國企長虹,能否蛻化成IOT時代的寵兒?
長虹,一家60年的老牌國企,如何在IOT時代抓住時代機遇,從體制和產業兩個層面蛻化成時代真正的寵兒?這個問題在過去數年的發展中必定是縈繞長虹管理層心頭的問題。10月27日,在長虹建業60週年慶典上,長虹董事長趙勇首次公開談到了更全面、更清晰的關於長虹體制改革和產業轉型的具體措施。
改革的命門:體制
在長虹建業60週年慶典之前,這家老國企也曾對外提過控股集團層面混改這一措施,而在這次慶典上,除了混改外,趙勇首次對外提出了長虹控股集團整體上市、依據已有的多個上市公司平臺對現有產業重組、全面推行骨幹員工入股這三項體制改革措施與目標。
趙勇透露,長虹集團正在做方案,擬引入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社會資本參與長虹集團的混改,讓長虹集團有更清晰和明確的市場化取向,壯大集團資本實力,讓長虹集團成為整個泛虹系發展的發動機。而在混改的基礎上推動長虹集團整體上市,趙勇認為,整體上市後首先將實現長虹資本更加完整的證券化;第二,壓縮減少管理層級,提升長虹整體內部管理效應。
長虹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就是擁有多個上市公司平臺,接下來我們要用好這些上市公司平臺,把相關產業按照上市公司平臺進行重新整理,讓每個上市公司平臺主業清楚,行業地位清楚,有利於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定價。
據公開資訊,目前長虹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包括,四川長虹(600839,SH)、長虹美菱(000521,SZ)、長虹華意(000404,SZ)、長虹佳華(08016,OC),同時還擁有長虹民生(836237,OC)、長虹能源(836239,OC)、中科美菱(835892,OC)以及格蘭博(837322,OC)等新三板掛牌公司。
其中四川長虹主要業務包括彩電、冰箱、空調、壓縮機、其他視聽產品、電池、手機等的產研銷;長虹美菱主要業務是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等白色家電的產研銷;長虹華意主要業務是冰箱壓縮機的產研銷;長虹佳華的主要業務是資訊家電、IT、通訊、網路等。
上述四家上市公司平臺在一些業務上的交叉和重疊是顯而易見的,這從長虹集團的層面來說,不但不利於整體管理,資源配置也存在重疊和浪費。因而依據已有的多個上市公司平臺對現有產業重組這一舉措對長虹集團有迫切的現實意義,如果重組徹底而成功,將有助於提升各上市公司平臺的效率和競爭力。
還有一項舉措,就是全面推進員工入股。據趙勇介紹,長虹各子公司如長虹佳華、長虹美菱、長虹能源、長虹民生等早就開展了員工入股計劃,已經有一批長虹骨幹管理人員股票價值過百萬、過千萬,甚至過億。未來會更大力度的推動員工持股,讓更多有資格的長虹人通過自己所創造的價值和努力實現其在長虹的事業夢、發財夢。趙勇說。
可以說在60週年慶之前,雖然長虹集團也曾提出了混改的計劃,但沒有後三項具體推進執行層面的舉措的話,長虹集團整體的資本化價值不會提升。趙勇如今提出了全面而清晰的體制改革計劃,剩下的就是整個管理層拿出魄力和執行力。
產業競爭之坎:結構轉型
產業結構轉型是此次60週年慶上長虹揮出的另一重拳。在產業結構轉型上,趙勇提出了兩點:加速退出不符合長虹發展方向的產業,以及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要攥緊拳頭,須要瘦身,趙勇說。
據介紹,長虹目前正在推進企業精簡計劃,將子公司數量從現有的240家縮減到184家,凡是和長虹主業不符合的、凡是不能給長虹創造價值的企業要關、業務要砍。
趙勇認為,雲端計算,大資料,網際網路,物聯網,AI,像這樣一些最熱門的技術發展方向正在重塑我們的產品與技術,重塑我們的商業模式。長虹必須認清未來的產業發展規律,革自己的命,擁抱未來。
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也可以理解為正是長虹擁抱未來之舉。據介紹,長虹現有終端產品和中間產品全面進入網路連線,推動服務型製造;並且企業內部活動全面雲化,大力推進製造型服務。
實際上服務型製造 強調由傳統的產品製造為核心,向提供具有豐富服務內涵的產品和依託產品的服務轉變,直至為顧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型製造在整個家電行業裡已被推崇和提倡,一些大的家電集團近年來已經開始由原來的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型,長虹此時提出這一產業轉型措施也符合家電製造業整體的轉型趨勢。
對於企業內部活動的全面雲化,趙勇打比方稱,如果線上的雲端是一個電廠的正極,線下的實體活動是負極,我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就是通過正極和負極之間的電場來產生。我們線上和線下的能力越強,電位差越大,我們就能提供越來越好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沒理解錯的話,趙勇提出的線上線下活動的雲化,應該就是線上與線下如何更好的融合的問題,這一點是所有家電企業產業轉型中不可規避的問題,也是解決市場運營層面競爭力提升的問題。
伴隨長虹集團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轉型兩大關乎企業發展命運的重拳出擊,長虹也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長虹主要的產業穩居國內第一極,同時要培育更多的細分行業冠軍和隱形冠軍,到了2025年,長虹集團的利潤總額要在2020年20億的基礎上實現倍增,規模希望超過2000億。
在幾家大的集團型家電企業當中,長虹集團目前超過1000億的總收入和20億利潤總額之間的跨度,跟海爾、格力、美的這三家各自的總規模和利潤的跨度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利潤總額的倍增目標,以及超過2000億的規模增長,才能符合趙勇提出的長虹主要的產業穩居國內第一極的內涵。如果規模和利潤之間的跨度太大,說明長虹在產業高階化競爭力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60週年慶的尾聲,長虹釋出了全新的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三類新品有一個共性的技術亮點,就是在AI語音技術上有最新的突破。比如CHiQ冰箱,只要對著冰箱講小美小美 關掉xxx門,它就能自動關掉冰箱任一側門,這是現場最讓人有驚豔感的。而長虹通過在新品上強調其在AI語音技術上的進展和突破,印證了趙勇提出的擁抱未來。
當然這一次,長虹大膽而全方位的改革才剛剛上路。(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