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礎系列 - route
內容來自ofollow,noindex">Linux命令大全 ,由pylixm整理。
route命令用來顯示並設定Linux核心中的網路路由表,route命令設定的路由主要是靜態路由。要實現兩個不同的子網之間的通訊,需要一臺連線兩個網路的路由器,或者同時位於兩個網路的閘道器來實現。
在Linux系統中設定路由通常是為了解決以下問題:該Linux系統在一個區域網中,區域網中有一個閘道器,能夠讓機器訪問Internet,那麼就需要將這臺機器的ip地址設定為Linux機器的預設路由。要注意的是,直接在命令列下執行route命令來新增路由,不會永久儲存,當網絡卡重啟或者機器重啟之後,該路由就失效了;可以在/etc/rc.local中新增route命令來保證該路由設定永久有效。
語法
route(選項)(引數)
選項
-A:設定地址型別; -C:列印將Linux核心的路由快取; -v:詳細資訊模式; -n:不執行DNS反向查詢,直接顯示數字形式的IP地址; -e:netstat格式顯示路由表; -net:到一個網路的路由表; -host:到一個主機的路由表。
引數
Add:增加指定的路由記錄; Del:刪除指定的路由記錄; Target:目的網路或目的主機; gw:設定預設閘道器; mss:設定TCP的最大區塊長度(MSS),單位MB; window:指定通過路由表的TCP連線的TCP視窗大小; dev:路由記錄所表示的網路介面。
例項
顯示當前路由:
[root@localhost ~]# route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GatewayGenmaskFlags Metric RefUse Iface 112.124.12.0*255.255.252.0U000 eth1 10.160.0.0*255.255.240.0U000 eth0 192.168.0.010.160.15.247255.255.0.0UG000 eth0 172.16.0.010.160.15.247255.240.0.0UG000 eth0 10.0.0.010.160.15.247255.0.0.0UG000 eth0 default112.124.15.2470.0.0.0UG000 eth1 [root@localhost ~]#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GatewayGenmaskFlags Metric RefUse Iface 112.124.12.00.0.0.0255.255.252.0U000 eth1 10.160.0.00.0.0.0255.255.240.0U000 eth0 192.168.0.010.160.15.247255.255.0.0UG000 eth0 172.16.0.010.160.15.247255.240.0.0UG000 eth0 10.0.0.010.160.15.247255.0.0.0UG000 eth0 0.0.0.0112.124.15.2470.0.0.0UG000 eth1
其中Flags為路由標誌,標記當前網路節點的狀態,Flags標誌說明:
U Up表示此路由當前為啟動狀態。 H Host,表示此閘道器為一主機。 G Gateway,表示此閘道器為一路由器。 R Reinstate Route,使用動態路由重新初始化的路由。 D Dynamically,此路由是動態性地寫入。 M Modified,此路由是由路由守護程式或導向器動態修改。 ! 表示此路由當前為關閉狀態。
新增閘道器/設定閘道器:
route add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dev eth0#增加一條到達244.0.0.0的路由。
遮蔽一條路由:
route add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reject#增加一條遮蔽的路由,目的地址為224.x.x.x將被拒絕。
刪除路由記錄:
route del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route del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reject
刪除和新增設定預設閘道器: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20.240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