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金融超市試執行,“新瓶裝舊酒”紮根仍臨多門檻
近日,全國首家永輝金融超市試執行,從零售超市到金融超市,從供應鏈金融到個人金融,ofollow,noindex">永輝超市 的金融業務鏈正在延伸。
事實上,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已非新概念,銀行網點、第三方平臺均有同質化服務,或有“新瓶裝舊酒”之嫌的永輝金融超市,否能實現個人客戶轉化、金融業務外拓?對此,專家提醒道,永輝金融超市展業過程中或也面臨實際客源有限、特色優勢不明顯、代銷流程缺乏專業性等現實問題。
永輝金融超市“落地”,欲謀個人金融業務外延
藍鯨保險獲悉,近日,永輝金融全國首家金融超市旗艦店於重慶永輝生活廣場內試運營,旨在提供貸款、信用卡、基金、保險、永輝卡、生活服務等一站式金融服務。
據瞭解,永輝金融為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超市”,601933.SH)發起投資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定位“服務小微,以融促產”。目前,永輝超市旗下主要分雲超、雲創、雲商、雲金四個板塊,“雲金”即永輝金融業務,從業績來看,2018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永輝金融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0%,初步實現盈虧平衡。
“受巨集觀經濟自2012年以來放緩承壓下行影響,不僅傳統業態面臨挑戰,電商流量紅利也漸進尾聲,零售業持續創新求變”,永輝超市曾表示道,在此背景下,除了細分市場和專業市場的深入外,業務拓展無疑為另一種方向。
2015年年報中,永輝超市披露2016年-2020年公司戰略發展綱要,即指出,公司將持續推進新業務,“將配給優勢資源發展電商、O2O和消費金融等新業務板塊”。
次年,永輝超市金融業務持續推進,發起設立永輝青禾商業保理(重慶)有限公司,永輝超市持股100%;年末,福建華通銀行獲批籌建,作為主發起人的永輝超市佔比27.5%,為第一大股東;2017年3月,獲批籌建重慶永輝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並作為永輝金融的展業主體,由此,永輝超市的金融版圖初現輪廓。
值得關注的是,之前永輝超市的金融業務多聚焦在供應鏈金融端,包括為零售商超供應商提供貨款提前回收服務;針對線下商業、物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以及針對個人客戶的分期付款、產品和現金借款產品等。
而此次擬試營業的金融超市,所提供的服務則更多面向個人客戶。“拓展個人業務是基於對個人消費需求刺激,以及個人金融需求旺盛、市場龐大的現狀”, 營銷專家路勝貞對藍鯨保險分析稱,此舉可做大永輝金融的業務體量,“對永輝來講是資本擴充套件的基本需求”。
“個人金融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未來或將達到數十萬億市場規模”,經濟學家宋清輝預測稱,永輝金融此前業務雖然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但也初現向個人金融延伸的趨勢。
培育金融服務綜合體,客戶群體轉化或有限
所謀雖好,但一站式金融服務或也並非新概念,是否有“新瓶裝舊酒”之嫌?
從永輝金融超市提供的具體服務專案來看,其與中信銀行 聯合推出為超市顧客定製的信用卡,可享受附屬權益,如機場貴賓休息室等;與安誠保險等企業合作,提供車險、意外險、財戶險、旅遊險等保險服務;提供包括但不限於水電、煤氣費等生活費用代繳服務;與中國福利彩票中心合作,提供雙色球、刮刮樂等產品。
對比來看,不難發現,以上大部分服務,也能在其它渠道享受,從線下來看,目前商業銀行網點除普通儲蓄業務外,還包括保險、基金理財以及生活費用繳納服務,從線上來看,多類第三方平臺亦提供同類型服務。那麼,專家對於永輝金融超市的“落地”如何看待?
“在網際網路渠道大勢背景下,永輝線上下開設實體金融超市顯得沒有必要,也會面臨實際客源有限、僅為代售產品並無特色優勢等難點”,宋清輝持有較為謹慎的觀點,同時,其指出金融超市與銀行網點實質也有一定雷同,“能否順利模式化推廣執行也是個大問題”。
“實體店主要還是為了轉換客戶流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對藍鯨保險分析稱。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在網際網路化背景下,線下購物渠道人流有限,且年齡層次偏高,客戶轉化能否達到預期也是現實問題。
“線下金融超市與實體超市的客戶群體是同一群人”,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藍鯨保險說道,中老年人易遭受非法集資等詐騙事件的欺騙,永輝金融超市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該群體金融產品購買需求。但從實際來看,該部分群體也僅是小範圍受眾群體。
“實體金融超市相比線上平臺而言,可通過多種方式協助有資金運用需求的客戶,也能吸引多類衍生性服務商加入其中,整體做大金融粉絲量”,路勝貞猜測道,永輝金融超市或並不僅限於傳統模式,“或作為一種金融綜合體在培育”。
“永輝核心主業是超市,涉及到兩端的業務,是供應商和消費者,只有降低供應商和消費者的成本,才能夠刺激更多超市消費”,沈萌分析道,永輝超市通過金融業務已為供應商部分支援,現擬針對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或為謀求消費業績,增加主業外收入,“對永輝而言是最大化開發自己的客戶”。
線上、線下雙向佈局,商務模式創新或存生存空間
事實上,零售實體佈局金融並不少見,線上零售方面,蘇寧電器成立蘇寧金服,國美電器 成立國美金控;線下渠道,四川便利店龍頭企業紅旗連鎖 股份有限公司參股四川新希望 銀行,廣州友誼 收購越秀金控,在“零售+金融”雙主業發展模式的道路上,各類案例頻現。
整體來看,實業涉及金融,多出於兩種目的,一是轉型,二是反哺。“從目前實際效果來看,前者往往積累了大量風險”,沈萌說道,而圍繞主業,為主業提供支撐,實現主輔良性互動,才能走穩走遠。
“有些企業做金融,包括入股銀行或自行成立投資機構,是因為資本需要藉助金融手段來實現增值”,路勝貞說道,出於尋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只是淺層的金融佈局,“在金融逐漸收緊的背景下,會逐漸的喪失利潤創造能力,最終以迴歸實業為主”。
另一類則是以綜合金融服務和創新為主,“永輝大概是在向這個方向努力”,路勝貞分析稱,永輝金融或打造類似百貨店的商品服務平臺,“或基於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同步佈局,這類企業的金融屬於商務模式的創新,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如何拿捏好業績利潤與客戶權益之間的平衡,取得與客戶之間的雙贏是非常重要”,沈萌提醒稱,金融超市是將自己的品牌捆綁在別人的金融產品上,因此被客戶認為是“守門人”,“需慎選優質金融產品,而不是作為圈錢的方式”,其指出,若金融超市淪為推銷工具,將得不償失。
“作為擁有龐大客流和會員的連鎖超市,代銷金融產品,屬於充分挖掘利用客戶資料庫的價值潛力,問題在於代銷的專業性”,沈萌說道,對永輝來說,代銷金融產品或只是試水,從國內實體企業喜歡圍繞主業開展衍生金融業務的趨勢看,“不排除永輝未來開發更多自主的金融服務”。
但宋清輝仍對永輝金融超市模式持謹慎態度,“在無獨特優勢情況下,業務實質上多浮於表面,難以紮根,效果恐難理想”。(藍鯨保險 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