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PPLE師出同門,他的產品可“燈隨人走” 欲做照明領域的戴森
於柯寒公司所有的電燈開關都被膠帶封著,其與另外幾名工程師家中亦是如此,“我的產品是對開關時代的告別。”
於柯寒所說的產品是其最新研究出的智慧燈具rabbit,它無需鋪設電路,只用幾根懸軌掛於室內即可,外表呈白色球狀,集照明、安防、視訊語音通訊等多項功能於一體。除此之外,當人進出房間時,它還可以實現自動開關。
2014年末,國內可穿戴技術發展得風生水起。當時,於柯寒正在倫敦準備其畢業設計,與導師多次磨合後將選題定為:把工具轉變成助手。最終想法是生產一款“聰明”的燈。
在於柯寒看來燈與人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作為照明工具無論是在安裝還是控制上都會佔據人很多的精力,並且功能也較為單一。“我們想用設計與人工智慧結合來生產出一個整合產品,滿足多樣化的消費者市場。”
為了將想法落地,於柯寒邀請了志同道合的好友董豪一同回國投身研發,當時的董豪正在帝國理工大學攻讀人工智慧博士學位。
2016年初,二人在北京創立了企鵝創新公司,專注於智慧燈具的研發。
經過近三年的產品研發,rabbit於2018年9月正式對外預售,截至目前已經獲得數百萬元的預定合同。
據於柯寒介紹,企鵝創新於2017年年末獲得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目前正在準備A輪融資。
“照明領域的戴森”
於柯寒在2012年的美術生藝考中,成為全國第一個同時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的高中生,並最終被保送至英國頂尖設計學府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成為Apple與Dyson首席設計師的同門師弟。
讀書時於柯寒發現,Apple與Dyson都是以設計作為驅動力,樹立品牌差異,而國內卻極少有像這樣的代表性公司。
所以當於柯寒畢業後計劃成立公司時,便將公司定位為:設計驅動型的科技消費品公司。
“我們對標的就是戴森,只是他們切的是風向領域,而我們是照明。”於柯寒對小飯桌說道。
然而“成為戴森”需要走的路卻並不順利。
整個研發過程必須十分保密,所以對於外界來說,在企鵝創新研發產品的近三年中,其一直處於沉寂狀態。
“所有的新人面試都在樓下的咖啡廳進行,辦公室嚴禁任何外人進入,這樣加大了合作的難度。”於柯寒告訴小飯桌,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他們遇到的困難更多。
首先,產品的形態到底應該是怎樣的?為了解決個問題,於柯寒團隊進行了數月的人體室內活動行為分析。
在分析過程中,於柯寒通過繪製無數個迴歸曲線確定了幾條路徑。一個房間的集中照明僅僅分佈在一兩個區域,房門到沙發,沙發到書桌,書桌再到另一扇門。這使得於柯寒團隊最終確定了rabbit應該是燈在懸軌上滑行的形態。
但令於柯寒沒有想到的是,單單是懸軌airpath與外殼的設計就花了兩年多時間。
於柯寒對於懸軌airpath的產品定義是無需工具安裝,造價便宜,可彎曲,承擔高功率安全電壓供電等功能,另外還必須好看。出於對這些因素的考量,於柯寒最終將airpath的材料定為碳纖維。
對於產品外殼的美觀性,於柯寒要求更加嚴苛。“在起到柔光作用的基礎上,它要像太空氣球一樣從遠處看不到縫隙,光線也絕對不能照出任何痕跡影響照明效果。”這就要求外殼的厚度必須控制在0.7mm以下。
為此,於柯寒曾專門向外界招聘負責外殼設計的人員,但都因難度過大鬧得不歡而散。最終,在團隊幾乎試過了市面上所有的彈性和非彈性聚合物,做了幾十次的成型工藝試驗後,才有了現在的外殼。
2018年5月,於柯寒在上海完成了其第一代產品rabbit的廣告拍攝。
“你不用過多的關注它,但它會時刻留意你”是於柯寒對於rabbit的產品定義。
使用者進入房間時rabbit會自動點亮,離開時會自動關閉,並跟隨使用者的運動自動移動到使用者身邊。使用者睡前也會自動降低亮度,免去開關的煩惱,當用戶有特殊需求的時候,可以把手放在頭部旁邊,用手勢控制照明效果。
相較於傳統照明工具,rabbit最大的特色是安裝方便。無需在屋頂鋪設弱電系統,只用幾根懸軌橫跨室內上方,兩端由基座固定於牆面,並穿過白球中心,rabbit就可以對使用者行進行判斷,在室內實現自由滑行。並且其具有照明、安防、視訊語音通訊等多項功能。
在價格方面,傳統照明系統安裝材料與佈線人工費最低需10000元,而rabbit將這個成本降為零。且rabbit在airpath上滑行時就可以實現動態導電,所以客戶的電費也被大大降低。也就是說,使用者在選擇rabbit時只用付出1000美元的產品費用。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總成本節約50%左右。這使rabbit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其價格壁壘。
目前的rabbit仍處在試產階段。因為rabbit的在早期研發過程中一直都是於柯寒與董豪二人出資維持公司運作,且rabbit的製作成本也相對較高,所以無法實現大量投產。
目前rabbit主要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等海外地區銷售,國內銷量佔三成左右,在使用者方面rabbit主要面向C端與小B端。
與國內使用者相比,國外使用者在購買智慧科技產品時,更傾向於在實體店進行採購。根據這種國內外使用者行為差異,rabbit在國外的銷售採取線下代理模式,而在國內則主要採取線上銷售模式。
雲端儲存增值
與所有智慧家居產品一樣,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端的APP對rabbit進行控制。但與之不同的是rabbit內建的高清攝像頭具有全景識別功能,在APP中可以實現對使用者資料的儲存。
對於於柯寒而言,產品只是其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雲端儲存等增值服務才是未來主要的利潤來源。
rabbit可以為使用者提供監控影像,從而起到安防作用。除此之外,rabbit還能夠對商品Logo進行識別,從而對使用者消費行為進行分析,這也使得儲存業務的使用者群體主要集中在B端的大型商場。目前企鵝創新已經與太古裡、華潤及旗下品牌達成合作,中糧旗下大悅城也在商談中。
如今企鵝創新團隊有20餘人,分佈於北京與深圳兩地,具體包括結構、硬體、軟體與還有市場四個板塊,每個板塊大約有5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