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坑”手機!比頂配新iPhone還貴,買來只幹一件事…
今年的臺北電子展上,敗家之眼ROG展出的首款遊戲手機ROG Phone被很多人稱為最強遊戲手機。前幾天,ROG在北京釋出了ROG Phone的國行版,極果君好奇這手機很久了,於是想方設法哭天喊地,總算是提前拿到了這款產品,為大家提前體驗一番。
我發誓真不是為了玩遊戲!
外觀:夠低調,也夠有料!
ROG Phone採用了今年流行的雙面玻璃+金屬中框的設計,乍一看與常規的手機區別不大,並沒有黑鯊紅魔那種誇張造形。
不過按照常規設定,視覺系的也許是能打的小弟,而打扮得越低調的,越有可能是更狠的角色。
大概是這樣的……
ROG Phone正面採用了一塊6英寸18:9的AMOLED螢幕,作為一塊手機螢幕,它的引數著實有點狠,擁有108%DCI-P3廣色域,重新整理率高達90Hz。
看到這你可能會提去年某款120Hz重新整理率的產品,然而ROG Phone這塊螢幕的響應延遲比前者快了15倍,僅有1ms。
這不僅意味著你在玩吃雞的時候畫面會更加流暢,還能更快地發現敵人,然後掏出你的98K………
正面上下兩端為雙揚聲器,支援Hi-Res立體聲,開外放玩遊戲聽聲辯位更加準確,大概再也不會出現我是誰?我在哪?誰在打我?這樣的哲學問題了。
背面的質感很強,各種稜角形狀與線條的穿插排布有著明顯的ROG產品的設計風格,充滿了未來感與科技感。
左上方為雙攝模組,旁邊的不規則區域是指紋感測器,形狀與裝飾線條相融合,不仔細看以為是裝飾圖案,完全沒有其他手機後面掏個大洞的那種違和感。
後蓋正中央則是ROG的LOGO,並且這個敗家之眼是個RGB燈,支援自定義光效。
想想去年的Razer Phone連個燈也沒有,沒有跑馬燈何談信仰........
後蓋上的部分割槽域採用了金屬材質,裡面藏著散熱模組,通過兩個金屬散熱孔快速散發手機中的熱量,雖然ROG Phone不是第一個在手機上開孔散熱的,但絕對是我見過的最霸氣的。
在介面上,ROG Phone就更粗暴了,除了底部的3.5mm耳機孔以及Type-C介面外,在手機的左側還設定了雙Type-C介面,並且配備了防塵塞,極果君平時玩遊戲的時候最不喜歡被充電線硌到手,這一設計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
通過雙Type-C介面還可以連線外接配件,進一步提高遊戲體驗,隨機也附贈了散熱風扇,除了提高散熱效率外,向兩側排氣對於手汗多的朋友也算是個福利,讓你時刻保持乾爽清新。
遊戲體驗:狠!爽!嗨!
作為主打手遊電競的產品,ROG Phone的遊戲體驗自然是最值得關注的部分,自打去年亮相,就一直被冠以地表最強的名號,我們就先來看看這貨的配置到底有多硬核?
一個字: 狠!
ROG Phone搭載了一顆“雞血版”驍龍845,頻率可以高達2.96GHz,在安卓裡算是傲視群雄的存在。8GB DDR4記憶體,最大512GB的儲存容量,玩個手遊綽綽有餘,骨子裡就是為電競而生的。
按照國際慣例,拿到手機後我們先跑個分給它開開光,官方資料表示ROG Phone安兔兔跑分可超30W,不過我們還是從日常使用環境中測試一下,這樣更真實一些。(極果君真的很嚴格……)
效能全開後,我手上這臺ROG Phone的安兔兔成績為297818分,好像離30萬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裝置排行中也位列第一,geekbench單核2975,多核10308,也力壓常規版845的成績。
當然,作為一個有良心的好物推薦平臺,極果君可不會像別家那樣說說硬體多牛逼就完了,遊戲手機還是得拿來玩玩遊戲,於是這幾天極果君就變成了一個網癮少年……
先來看看刺激戰場,在體驗過程中將畫面質量開至版本支援的最高狀態(HDR高清+最高幀率)
遊戲過程中沒有任何卡頓現象出現,能夠穩定保持安卓版本的最高40幀,並且在高重新整理率螢幕的加持下,實際效果比我手上另一臺同樣能跑到最高幀的小米MIX2S要流暢更多。
王者榮耀更不用說,60幀妥妥的,團戰各種技能特效滿天飛時也沒感覺到明顯的掉幀,整體體驗與我自用的iPhone X無異。
不過iPhone X打兩局遊戲就會因為發熱開始變卡,這一點讓我非常頭疼,ROG Phone則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它內建了液冷降溫,再將熱量通過剛才提到的後蓋上的空氣散熱模組排出,除了這雙保險,別忘了還有外接散熱風扇。
玩了兩局刺激戰場後,極果君覺得溫度依然可以接受,看看錶才凌晨一點,不然再多玩幾局吧,早起上班?不存在的。
讓極果君如此痴迷遊戲的可不僅僅是硬體效能,ROG Phone還將提升遊戲體驗深入到了系統中。
首先是X模式,其實也就是其他手機中的遊戲模式,沒用的程序統統被殺掉,優化記憶體,確保手機滿血執行,遮蔽訊息來電等常用功能也是標配。
在遊戲中心裡,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硬體的工作情況,背後信仰燈的光效也能在這裡自由調節。
這年頭叫X的一般都很有逼格,除了信仰燈外,光在這模式的開啟動畫上,ROG Phone就已經滿足了極果君在公交車上裝B的需求。(窮這件事還是暴露了……)
是不是肥腸炫酷?
喚醒這一模式的方法則是擠壓中框上的超聲波感應模組(AirTriggers),類似HTC U11,通過感應人手的按壓來進行互動。在機身上共有三處感應區域,並且雕刻了紋理便於識別。
在遊戲模式中,右側中框的兩個感測器還可以對映到遊戲中,像遊戲機的L1 R1按鍵一樣。
這讓極果君想起了淘寶和抖音上的爆款吃雞神器……(誰聯絡下店主把廣告費交一下)
而在ROG Phone上是這樣的,你可以自定義成開鏡和開槍,避免了兩根手指的手忙腳亂。
不過你一定要事先設定好最適合自己的按壓力度,否則很有可能出現誤觸等情況。(極果君膽小,最恨愛走火的隊友。)
此外,玩MOBA類遊戲時,按鍵巨集也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ROG Phone也支援對按鍵組合進行錄製,不過就是按鍵有點大,稍微擋畫面,極果君個人覺得還是自己打出來的操作更有快感。
ROG Phone還支援連線多款外接配件,通過側面的雙Type-c介面連線,從而進一步提高遊戲體驗,比如雙屏擴充套件盒,就能讓你的手機秒變3DS……(中興天機表示不服)
下面的螢幕打遊戲,上面的螢幕看直播,對很多主播來說非常實用,不用連電腦就能對著手機求老鐵們刷波666。
還有一個可連線顯示器的桌面底座,插上手機後就可以在電腦上玩手遊。
我就想知道它能求和嗎?????
你以為它只是個遊戲機?
當然,不管是金斧頭還是鐵斧頭,到底還是砍柴用的,ROG Phone的效能和遊戲體驗大家也都看到了,那麼作為一個手機,它該有的功能到底咋樣呢?
我覺得還行。
系統:
先來看看系統,ROG Phone搭載了基於Android 8.1系統開發的全新的ROG OS,很多特性上與原生系統沒什麼差異,也有著Zen Phone的影子,並且加入了智慧負一屏這種本地化的東西。
最主要是在UI上加入了很多電競元素,用發光線條重製各種應用的圖示,看上去挺酷的。
不過槽點恰恰也是這些被重新繪製的圖示,分辨起來有點考驗眼神,需要比較久的時間來適應,尤其是開啟X模式後,所有圖示都變成了紅色,有點眼睛疼。
但是這種精心設計的態度還是值得認可的,所以希望華碩能多來幾套主題,給使用者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拍照:
再來看看拍照,雖然是個遊戲手機,ROG Phone在攝像頭的配置上也沒有太吝嗇,背部為1200萬+800萬畫素雙攝組合,其中主攝像頭感測器為索尼IMX363,副攝像頭則有著120°的廣角,前置攝像頭為800萬畫素。
話不多說,來看樣張:
戶外正常光線條件下拍攝,解析力不錯,細節基本都得到了保留,綠植色彩還原也比較準確,遠處雲的層次感稍弱了些,整體效果足夠日常交流分享使用。
極果君家這隻凱米爾色美短的毛色非常考驗相機的色彩還原,在ROG Phone的鏡頭下呈現也比較準確,過關,放大後貓毛和鬍鬚等細節都非常清晰。(其實我就是想晒貓)
以上兩張為同一位置同一角度下普通模式和廣角模式下的樣張,在廣角模式下,畫幅自動變成18:9,ROG Phone的後置雙攝組合讓我想起了前幾天釋出的 vivo X23。
同樣是IMX363感測器主攝+廣角副攝的組合,ROG Phone在演算法上還有很大的調教空間,邊緣變形還是有些明顯。不過還是那句話,日常夠用就行!
又到了夜拍環節,自動模式下的夜拍這件事是幾戶所有手機都會覺得頭疼的(注意是自動模式,有點怕花粉找上門……)
ROG Phone的夜拍水平只能說還行,亮部的細節上保留的都很不錯,暗部的噪點還需要演算法多努努力,看上去會更乾淨些。總之,理解萬歲。
續航:
最後再來說說續航,畢竟是個遊戲手機,搭載的還是超頻的驍龍845,ROG Phone的續航能不能hold住想必也是大家最關注的的問題。
其實還好,ROG Phone搭載了4000mAh的大電池,極果君安上散熱風扇+開啟X模式,玩了兩局吃雞+三局王者榮耀,又刷了會兒抖音,大約三個半小時,剩餘電量還有60%,這個表現有點出乎意料,不得不說畢竟是硬體大廠,華碩的優化能力還是挺強的。
這個表現正常使用者一天一充完全沒問題,重度使用者也不用慌,ROG Phone的充電規格也挺狠,它搭載了自家的HyperCharge快充技術,把充電IC從手機裡挪進了充電頭,最大支援30W快充。
極果君實測了下,半小時充了65%的電,充滿用了一小時出頭,作為一個重度使用者我覺得足夠。
信仰,是不能用貴形容的
結束前再說說價格,ROG Phone共有三個版本,8+128GB版售價5999元,8+512GB版7999元,還有個裝在軍火箱裡的電競裝甲限量版,售價12999元。
也許是前幾天被新iPhone的價格搞得,看到這個定價時極果君有些意外,雖然同樣定位配置接近的產品大多在3000元檔,我還是覺得這次這隻眼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敗家。
畢竟這也是個信仰加持的東西,而信仰,是不能用貴形容的!
玩笑歸玩笑,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ROG Phone這款產品在用料與細節上都足夠走心,也確實達到了遊戲手機這一垂直分類中的巔峰水準。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狂熱的遊戲愛好者,或者ROG的鐵粉、電競相關從業者,那麼選它一定沒錯。而對於更多的普通使用者來說,雖然這是一款旗艦機,但5999起的價格算不上便宜,還是要站在需求的角度上慎重考慮。
雖然ROG在遊戲手機裡上車有點晚,市面上也有不少效能強勁的前輩,但畢竟在PC和硬體領域混了這麼久,除了技術夠硬,ROG也更懂玩家們的心。
所以,儘管在其他方面多少還有點不盡人意,至少在玩遊戲這件事上,ROG Phone還真不是個弟弟。
本文由極果使用者笨貓王么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