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建設國內首個航天飛船起降基地“航天港”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19日報道,ANA控股、丸紅等日本企業針對未來的太空旅遊,計劃建設日本國內第一個作為航天飛船起降基地的“航天港(Spaceport)”,併為此成立了一個新組織。美國已經有10個左右的商用航天港,為了在太空商業競爭中不落人後,日本爭取構建民企主導的體制。
新組織為一般社團法人“Space Port Japan”(簡稱SPJ),11月16日開始活動。航天員山崎直子擔任代表理事。由空客日本、SKY Perfect JSAT、三井不動產等6家公司參加。今後還將呼籲大型建設公司等加入。
普通人的太空旅行尚未實現,各國 ofollow,noindex">開發 中的航天飛船分為水平起降的太空梭型和垂直髮射的火箭型。SPJ設想採用太空梭型,計劃建設配備3公里長跑道的航天港。
新組織將與地方自治體和政府部門合作,尋找建設航天港的候選用地等,並參加討論安全標準等內容的國際會議。預計在開工時各公司將聯合出資,成立建設和運營公司。最初的航空港還計劃設定訓練設施。
美國為了實現民營太空旅行,通過改造機場或新建已經擁有10處左右商用航天港。作為經濟的盤活政策,還有許多由州政府運營的設施。美國維珍銀河公司正計劃從新墨西哥州的航天港實現商用運輸。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也有航空港構想。
ANA控股希望強化太空相關業務,已經向日本的飛船開發新創企業進行了出資。衛星通訊公司SKY Perfect JSAT似乎意在探尋航天領域的商業機會。
但要想在日本開展太空旅遊商業運營,面臨的課題之一就是法律完善。儘管日本的《宇宙活動法》已在11月15日全面施行,但只是對人造衛星的發射和管理做出規定,並未考慮載人航天飛船的情況。由於使用火箭發動機,預計還要得到《航空法》的豁免。航天港的許可制度等也尚未完善。
美國2004年修訂的《商業航天發射法》按照搭乘者自我負責的原則,允許以普通人員為物件開展載人航天飛行活動。在歐洲,英國於2018年通過《航天產業法》。SPJ理事、律師新谷美保子表示,“我們將尋求完善適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