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不需要“簡單的”暴風播放器
人變老了,就特愛懷舊,走的不順了,容易想起初心。近些年,大踏步跨界的暴風,就是這樣的典型。不知不覺,暴風已經走到了創業第16個年頭,從一個專攻視訊播放的輕公司,變成了深陷硬體泥沼的重公司。
然而,稍年輕的網民,可能只知道暴風TV或者暴風魔鏡(VR眼鏡),它創造過A股暴漲神話,也揮不去籠罩的“翻版樂視”陰影。
暴風帶著暴風影音16來了,希望“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中國網民一個簡單的播放器”。類似的情懷,屢屢在網際網路營銷戰場出現。
播放器是暴風的成名作,是暴風影音的高光時刻,與騰訊、百度等巨頭正面交鋒,還把戰場從本地擴充套件到線上,持續攻擊優酷、愛奇藝等網路視訊力量。
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技術的變遷,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大行其道,播放器和內容平臺合二為一,聯網成為了視訊的必選項,在版權大戰裡捉襟見肘的暴風影音,被時代裹挾著,也失去了播放器最後的陣地。
當然,視訊版權大戰的失敗者有很多,暴風影音甚至算不上最慘的一個,畢竟酷6、土豆近乎銷聲匿跡,迅雷、樂視也是舉步維艱。
暴風的高管團隊說,中國現存的PC使用者月活達到3億,本地播放使用率達60%以上,本地播放仍有龐大的使用者需求。
邏輯上,這話沒錯,滿足特定使用者的需求,本身是件美好的事情,比如流媒體時代,也擋不住黑膠唱片愛好者的瘋狂。
但對於暴風,對於這個曾經魄力無限的網際網路弄潮兒來說,小眾業務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無論在產品、變現等何種維度,播放器都不再是個值得鼓勵的創業方向。
5G呼嘯而來,聯網已經成為生活的必備品,暴風16從何種角度都是逆勢而為。而一旦扯上使命和願景,情懷反而失位,尤其是在主業發展不順的背景下,看慣了花花世界,創業者隨便回來旋轉木馬?這不是歸來仍是少年,這有點“渣男”偽裝浪子回頭。
網民希望看到播放器創新的可能,但絕不是“迴歸”和“簡單”兩個片語能夠概括。放置到內容消費的的大場景中,中國網民不需要一個“簡單”的播放器。在追求美好內容消費的道路上,簡單的播放器不代表優質的體驗。
在影音視訊行業,內容仍然是核心,沒有優質的、可持續內容的播放器,只是雞肋。暴風也不應該去做那個有鍋無米的巧婦。
作為播放器的暴風,已經錯過了時代;作為智慧硬體的暴風,還有機會浮出水面。儘管在樂視負面效應下,網際網路+硬體概念飽受衝擊,但深入製造行業浸淫多年的暴風,要堅守住產品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