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五年的零錢通挑戰餘額寶 遲到的微信支付勝算幾何?
經過一年多的小範圍內測後,微信支付旗下的零錢通拉開了公測的序幕。這一天,比餘額寶上線晚了五年多。

在餘額寶成為國內最大的貨幣基金後,微信的零錢通功能才開啟公測。顯然,微信支付在這方面的動作已經不僅僅是慢了半拍,而是慢了好多年。上週,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5%。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零錢通挑戰餘額寶有多少勝算?
零錢通的野心
在移動支付領域,騰訊與阿里已經交戰多年。早些年,淘寶有支付寶,騰訊的電商平臺拍拍,使用的是自家的財付通。不過,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的對決,還是從微信紅包開始的。一戰成名後,微信支付趕超支付寶的野心昭然若揭。
零錢通上線公測,這可以說是微信支付再次挑戰支付寶的一個訊號。從時間點上來看,微信支付選擇了餘額寶收益最差的時候公測,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恰當的時機。來自媒體的報道稱,上週餘額寶7日年華收益率跌破了2.5%。受此影響,餘額寶的市場規模也一再下滑。有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餘額寶已經降至1.32萬億份而月初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是1.45萬億份。再向前看一下就會發現,今年3月份的時候餘額寶規模還有1.7萬億份,這可以看成是一個頂峰。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餘額寶市場份額已經下降了20%,並且下降的趨勢還在繼續。按照這一趨勢發展,再過一段時間,餘額寶或許不再是國內最大的貨幣基金。毋庸置疑,這是微信支付彎道超車的一個好機會。在餘額寶收益跌破了歷史低谷後,微信支付的零錢通開啟公測的意圖非常明顯,從餘額寶手中搶奪使用者。

經過多年的耕耘後,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已經非常豐富,完全具備了與支付寶一較高低的實力。Analysys易觀釋出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報告中的資料顯示,支付寶佔據了53.76%的市場份額,而包含微信支付、財付通在內的騰訊金融則是以38.95%位列市場第二。在市場份額差距不斷縮小的情況下,零錢通上線,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微信支付的核心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功能與餘額寶幾乎完全一樣的零錢通,其收益高於餘額寶。
截至11月17日,零錢通貨幣基金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3.037%和3.290%之間。相比之下,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5%和3.28%之間。還有就是,餘額寶仍然在限購,而零錢通則沒有這一限制。不難看出,零錢通選擇了一個恰當時機出手,大有把餘額寶挑下馬的意味。
餘額寶的軟肋
不可否認,市場份額下降了2成的餘額寶面臨跌下貨幣基金第一寶座的危機,這是零錢通必須正視的一道檻。不過,市場規模遙遙領先的餘額寶並非無懈可擊。限購、收益下滑,這都是餘額寶當下的軟肋。
從今年2月1日起到3月15日止,餘額寶官方宣佈限購,使用者可以在每天早晨9點進行搶購。有使用者稱,搶購餘額寶已經非常困難,經常會出現搶不到的情況。半年多時間過去了,餘額寶仍然依然沒有開放隨意購買。反觀微信支付剛公測的零錢通,根本不用受額度的限制。客觀地說,在購買方便程度上,零錢通有著絕對的優勢。談及餘額寶限購的原因,業內人士看法不一,有業內人士稱,限購是餘額寶運營方天弘基金出於風險考慮,對市場規模控制的無奈之舉。

在市場規模下滑了2成後,餘額寶的市場規模為1.32萬億元。從行業角度來說,一旦發生擠兌事件,餘額寶面臨爆倉的風險。或因於此,餘額寶才會不斷通過限購、降低收益的方法來壓縮市場規模。對於剛開始公測的零錢通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在收益和搶購方面,零錢通的優勢非常明顯。查閱資料發現,零錢通的收益基本在3%左右,比餘額寶高出0.5個百分點。
或許很多人認為,收益低不會影響餘額寶的市場規模。回顧一下餘額寶的成長曆程就會發現,當年餘額寶迅速崛起,併成為國內最大的貨幣基金,靠的就是收益高這一優勢。在2013年底到2014年初的時候,餘額寶的收益達到最高點,7日年化收益率曾超過6.1%。當時,銀行的理財收益不超過5%。憑藉高收益和低門檻,餘額寶的市場規模一路攀升,併成為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貨幣基金。現在,零錢通收益不僅比餘額寶高,而且使用者規模要比支付寶大。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依託微信這個大平臺的零錢通,擁有一個龐大的使用者群。不久前,騰訊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資料顯示,微信和WebChat合併月活躍賬戶高達10.82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5%。如此龐大的使用者群,是零錢通的優勢,也是挑戰餘額寶的底氣所在。在使用者規模上,支付寶在全球的活躍使用者只有8.7億,比微信少了3億多。使用者規模上的差異,也是餘額寶的軟肋。
寫在最後:無論是使用者規模,還是產品功能,抑或是使用者粘度,零錢通與餘額寶都難分高下。可以肯定的是,零錢通挑戰餘額寶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未來,如果零錢通能夠打通微信支付的體系中的社交、理財和消費三個場景,餘額寶與零錢通的一場惡戰不可避免。只是,誰能笑到最後,這中間還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