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李小龍回憶Mate系列心酸往事:連續幾年沒賺一分錢
華為新一代旗艦手機Mate 20系列已經盛大登場了,再次鞏固了自己國產乃至世界旗艦機的地位,各方各面的進步令人讚歎,堪稱唯一可在高階領域與三星、蘋果一戰的產品,但一切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美好。
Mate 20系列國行版在上海正式釋出後,華為特意邀請了一批VIP使用者,參觀華為上海研究所,華為終端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也與VIP使用者們進行了一場深入交流,談論了多個有趣的話題。
Mate 20系列能有今天的地位,絕非一日之功,事實上Mate系列的起步、發展也經歷了各種波折,李小龍就講述了Mate系列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往事。
李小龍表示,一開始Mate系列不是華為的主力手機產品線,最初並非智慧手機,而是面向美國市場的功能機,後來才從功能機向智慧機、從低端向高階轉型。
華為做功能機的時候,高通和聯發科提供打包解決方案,很容易就能把產品做出來並上市,比如在美國,200多人研發就夠,投資只需要幾百萬美元,而現在的Mate 20系列三款產品大概花了3.5億美元,一個型號一億美元。
華為第一次做智慧手機的時候幾乎完全不懂,從零開始,只想著要把拍照、續航都做好,但事實上當時整個業界都沒有什麼經驗。
經過各種坎坷之後, Ascend P1總算上市了,口碑還不錯,交付能力也不錯,雖然算下來虧了幾千萬美元,但至少開張了。
↑↑↑P1
老使用者應該還記得華為曾經有個Ascend D系列。事實上, D1和P1專案是同時開始的,D1規格更高一些,對當時的團隊能力來說過於激進了,所有主要精力都在P1上,D1投入少,上市和交付都延期了,外觀也不太令人滿意,D1基本血本無歸。
之後的D2也很失敗,銷量還不如D1,而且用了華為自己處理器海思K3V2,效能弱發熱大,使用者體驗不好,很對不起第一批使用者。
李小龍坦言,當時把產品做便宜很容易,走價效比路線最容易,華為曾經也一直這麼做,尤其是品牌沒有豎立起來的時候,賣價效比產品太容易了,甚至有人嘲諷銷售團隊,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如何突破呢?當時的市面上還沒有大屏手機,於是華為就想做價效比不錯、效能很好的大屏手機,跟三星、夏普等品牌差異化競爭。
第一代Mate於是應運而生,並在調研使用者能夠接受的極限螢幕尺寸是多大之後,定在了6.1寸,在當時可以說是超級大屏了,電池也直接做到了4000mAh,結果上市之後反響非常好,口碑很好,賣得非常好,在那時是唯一一個解決智慧手機不能用一天的問題的產品。
↑↑↑第一代Mate
即便如此,第一代Mate備受的心酸也是不為人知的。李小龍坦言, 手機行業其實很悲催,都是快消品,壽命很短,Mate當時口碑很好,但備貨也很謹慎,不敢做很多。
李小龍指出, 目前旗艦手機原材料的供貨期是7-8個月 ,而且物料成本不像研發成本,是不可控的,四五千元的手機如果敢備貨10萬臺,每天早上起來就得想著物料利息的巨大壓力。
都說手機廠家喜歡玩飢餓營銷,其實並非如此,而是沒有提前7個月預測市場反應的膽量(目前的產品週期則是30個月)。手機行業是競爭最激進的,所有人都在往前跑,一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超越,週期又很長。
李小龍承認, 第一代Mate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無法確定到底供貨量是飽和的,開始不購買,而等產能追上來之後,已經沒需求了,第二代也出來了,必須把第一代儘快消耗掉。
Mate 7其實是跟Mate 2是同一年上市的,都在2014年。事實上,Mate 2其實是被迫做出來的產品,主要作用是華為首次把處理器和基帶整合在一起,通訊和功耗做得還是很好的,但仍然不敢多備貨,第一代消耗一點就再追加一點。
至於Mate 7的產品命名為何如此跨度之大,李小龍終於揭開了這個祕密: 自己認為產品競爭力差距確實很大,而且要跟蘋果當時的iPhone 6系列做數字對標。
李小龍承認,Mate前兩代產品加在一起,不賠不賺,連續做了幾年都沒賺一分錢,不得不向兄弟產品線借錢發工資發獎金。
↑↑↑Mate 2
李小龍還談了華為與保時捷設計、與徠卡合作的一些祕聞。
他表示,華為手機一直想往高階走,就想找一個品牌合作,聯絡過不少合作方。與保時捷談了一兩年時間,最初也是互相不瞭解,參觀一次之後發現保時捷也注重研發和高科技,並認為華為未來潛力很大。
事實上,華為與保時捷合作的第一款產品並不是Mate 9,更早還有一款,但雙方對這款產品都沒有太大信心,釋出前期都不太想合作了,最終分手,產品也胎死腹中。
當時華為手機的品牌影響力還是不大,而保時捷是做奢侈品品牌的,並不太契合,而當時對華為自己的品牌也沒自信,覺得不會有人買單。
但之後雙方都不死心,而且保時捷和黑莓合作之後就沒做過高科技產品,於是又開始接觸,到了Mate 9這一代又一拍即合,對方看了產品之後覺得非常棒,包括第一次在5.5寸和輕薄尺寸上做到4000mAh電池。
Mate 9保時捷設計的備貨不多,原本打算一年時間賣完,結果很快就賣完了。
關於Mate系列的銷量,李小龍笑稱這已經成了商業機密了,而作為一個奢侈品牌,不太可能做成街機,保時捷設計版還是會限量,不會放開。
至於徠卡,李小龍認為這是一家非常傳統、較真的、典型的德國公司,就像華為與保時捷合作,都認為對方是自己未來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但是現狀不行,經過很多年在P9上才終於有了合作。
至於華為為什麼重視拍照,李小龍解釋說因為拍照是非常容易傳播的東西,音質做好了不管怎麼吹,都無法形成傳播的口碑,使用者不知道,九成使用者感受不到,拍照就不一樣了,發個朋友圈就行。
-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文章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