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移動寬頻論壇:5G如何啟領未來
在過往八年,全球移動寬頻論壇(MBBF)見證了行動通訊行業最具歷史意義的關鍵時刻。譬如,2010年全球第一張LTE網路亮相挪威奧斯陸,2013年首個LTE-A網路在英國問世,2015年首個速率達1 Gbps的4.5G網路在香港釋出,以及2016年首個Massive MIMO網路在日本推出。今年隨著3GPP R15標準的正式凍結,5G備受矚目。
11月19日-21日,攜手產業合作伙伴GSMA和GTI,華為舉辦的第九屆2018全球移動寬頻論壇在倫敦地標ExCeL展覽中心舉行。此次論壇重點探討了5G驅動下的移動產業發展方向,涵蓋領先的無線網路技術與5G時代的創新商業應用,涉及Cloud VR/AR、車聯網、網路自動化、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領域話題。
在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發表了“5G啟領未來”的演講,闡述了今天的華為對於5G的想法,5G將帶來的改變,以及我們改對5G採取什麼行動?

“每一次革命性的技術飛躍,都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機遇,5G的創新能力,正在把ICT推向新高度。胡厚崑在發言中分享了5G帶來的5個革命性變化,呼籲產業夥伴打破慣性思維,定義新終端,開發新應用,突破新體驗,最大化5G創新價值。”胡厚崑表示。
第一,連線平臺化:連線成為平臺,而不只是管道。5G的到來,將使得無線接入網路,不僅僅是管道,而是一個泛在的平臺。無人不享、無處不在、無所不聯成為現實。
第二,永遠線上:實時線上成為預設能力,而不是預設離線。平臺化的連線,讓線上成為一種新常態和預設能力。當前大部分預設離線、並且互不連線的裝置,將全面線上互聯。
“5G之後,線上將是預設狀態,是一個大趨勢。未來,如果不線上,反而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這是5G時代一個非常大的改變。”
第三,全雲化:智慧無所不及,而不是稀缺資源。全線上走進了現實,全雲化就水到渠成。這也將催生Cloud X的新模式,帶來新機遇。
“我們可以將算力部署到任何地方,開放AI晶片、人工智慧到各個層面,實現從終端、網路、到雲的無縫連線,將智慧按需分配給每個人、每個終端。”
第四,重新定義終端:萬物從即插即用走向即插即慧。基於雲端、網路和終端晶片的無縫協同,終端將被重新定義,都將實時線上、自然互動、懂你所需、服務直達。
“各種形態終端在5G時代湧現,將顛覆現有很多電子裝置。未來裝置硬體和軟體是更加結構化和模組化的,按需搭載能力,就像搭載樂高積木一樣。再有,未來終端將能夠實時線上,更加智慧,他們可以和使用者、環境以更自然方式互動,懂你所需,未來有了人工智慧支援,5G裝置將實現從即插即用到即插即慧的轉變。”
第五,連續性:好的體驗連續無斷點,而不是碎片化。全線上和全雲化的實現,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就不再是問題,5G時代將真正實現全場景智慧化體驗。
“今天受限於網路和裝置,線上體驗是碎片化的,比如當從家走到汽車、辦公室、機場,我們的線上體驗不會一直隨行。但在未來5G,我們有了統一數字ID,無論在哪裡,網路隨時跟隨,應用、服務、線上體驗都將無縫連線,這種無縫連線體驗將成為融合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基石。”胡厚崑說。“這是我們在華為所看到的改變,不僅僅是技術和業務的改變,這些改變可以幫助我們真正實現思維的轉變。讓我們在構建思維方式時,以一個強大生態系統方式合作,在裝置、網路、應用、服務層面,進行探索,挖掘出5G技術的全部潛力。”
目前,全球5G部署取得了新的里程碑。全球66個國家154個運營商正在進行5G測試,大規模5G出貨已經開始。在華為,5G基站出貨量已經超過1萬個,分別發往歐洲、中東和韓國。根據GSMA調查,2025年,將有110個市場部署5G。
胡厚崑強調,毋庸置疑,5G在可獲得性、經濟性、應用三個關鍵領域已經準備就緒,但在頻譜和站點資源支援方面,還需要突破障礙。運營商缺乏5G頻譜資源,希望政府協調和發放連續大頻寬5G頻譜,且頻譜總價應與4G相當。除了C波段外,所有的頻段都將走向5G,包括2.3GHz和2.6GHz。
此外,現階段,站點資源對於5G部署也是難題,目前全球站點資源佔到了網路部署總投入的60-80%,但站點資源獲取有限。“我們鼓勵各國政府共享更多的公共資源,用於站點部署,如屋頂和燈杆,能夠幫助運營商降低成本、節省時間。”胡厚崑說。
胡厚崑最後呼籲,5G將為社會做出重要而持久的貢獻。華為的目標是打造至強、極簡、智慧、安全的5G網路,攜手客戶和夥伴共同努力,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