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稱SpaceX不算什麼:正造核動力可重複用火箭
11月14日訊息,俄羅斯一家主流太空研究機構稱,正在研發核動力火箭,它7個月就能夠到達到火星,而且能夠在降落後的短短48小時內再次進入太空。
這家名為莫斯科克爾德什研究中心的負責人Vladimir Koshlakov對《俄羅斯日報》稱:“火星任務或許已經不再遙遠,但那並非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火箭引擎目前雖然看起來好像出自科幻小說,但是它能夠為一系列太空任務奠定基礎。”
這家研究機構因為在二戰期間研發了喀秋莎火箭而聞名,而且自2009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一種自稱是“獨一無二”的推進系統。從該研究機構過去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這個推進系統藉助了一個氣冷核裂變反應堆為引擎提供動力。
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期間,前蘇聯和美國宇航局為太空探索研發了各種各樣的核反應堆。儘管Koshlakov拒絕透漏這臺新引擎投入使用的時間,但是他聲稱新引擎將超越現存的技術和科學研水平發。
Koshlakov自己就是一位科學研究人員,擅長熱傳遞和數字模型研究。他聲稱:“可重複利用是我們優先考慮的事情。我們研發出的引擎不必每經過十次飛行就需要多次調整或者修復。此外,在火箭降落後的48小時內,它必將做好再次發射的準備。這也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當被問及是否有可能被外國企業搶得先機時,尤其是伊隆-馬斯克的SpaceX等更加積極的私人航空企業,Koshlakov表示毫不擔心。他聲稱:“伊隆-馬斯克使用的是現有的技術,而且是很久之前研發的技術。他是一位商人,他只是成功應用了已經存在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太空專案還得到了政府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