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130篇紀念斯坦·李的文章,發現了這些漫威偽科普
從清晨到深夜,紀念斯坦·李的文章佔據了情報君朋友圈的半壁江山。
這位95歲老人的突然離世,的確給予了全世界喜歡他的漫迷與影迷重重一擊,尤其是對於上週末《毒液》剛剛引爆票房榜的中國內地,在每一部漫威電影中找老爺子客串的身影,已經成為漫威粉們的必備技能之一。因此,不少娛樂、新聞媒體皆在第一時間發文悼念。
然而,通過閱讀這些紀念文章,情報君發現大部分的文章在悼念的同時,卻都犯了不少常識性的錯誤。今夜,情報君就帶你一同糾正這些錯誤,在瞭解事實真相的同時,撥開雲霧,也會讓你更透徹的瞭解這位其實充滿爭議的人物。
斯坦·李在1961年創立了漫威影業?
不少媒體都不知道從哪個源頭複製了這麼一句話“1961年,斯坦和傑克·柯比一起創辦了漫威影業(Marvel)”。
而事實上,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是在1996年才正式命名的,即使是漫威影業的前身漫威電影(Marvel Films)也是在1993年才成立,再追溯漫威電影的前身漫威製片(Marvel Productions)成立年份也是1981年。
那麼1961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1961年正是1939年創立的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在改名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後繼續改名為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
)的年份。而隨著2015年8月漫威影業被整合入迪士尼工作室,漫威影業與母公司漫威娛樂的關係越來越遠。
《毒液》成了斯坦·李的絕唱?
在內地票房已經努力突破15億的《毒液:致命守護者》的最後,那位遛著狗的斯坦·李老爺子,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之,不少媒體也發文聲稱,這將會是老爺子在大銀幕上的最後一次露面。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不僅僅斯坦·李已經完成了已經正式殺青的《驚奇隊長》和《復仇者聯盟4》的客串戲份,還完成了即將在明年7月上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的彩蛋。至於即將在明年上映的X戰警宇宙的兩部電影《黑鳳凰》和《新變種人》,目前還沒有斯坦·李客串的資訊。因此,我們至少明年還會在銀幕上看到老爺子的三次亮相。
斯坦·李創作了多少漫威角色?
在紀念斯坦·李的同時,媒體們也把幾乎所有漫威角色的創作,都歸功於了老爺子,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雖然斯坦·李參與創作了蜘蛛俠、綠巨人、鋼鐵俠、雷神等漫威經典角色,但是有更多的經典角色,並不來自於斯坦·李。例如漫威的第一個漫畫角色納摩就來自於比爾·艾佛雷特Bill Everett,美國隊長則是由喬·西蒙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此外,人氣角色金剛狼、死侍、幻視、格魯特都是由漫威其他創作者創作的。
斯坦·李為何叫漫威之父?
幾乎所有媒體,都給予了斯坦·李“漫威之父”的稱號。然而,正所謂迪士尼之父,理應屬於華特·迪士尼。漫威之父也應該是漫威的創立者馬丁·古德曼,而作為古德曼妻子的表弟,斯坦·李的實際上應該叫漫威之小舅子。
那麼“漫威之父”能否可以理解為將漫威發揚光大的人呢?
即使從這一點來看,也是站不住腳的。
1961年,斯坦·李和美國隊長的創造者傑克·科比,可謂是漫威漫畫公司的兩個頂樑柱。兩人在1961-1970這個白銀時代,一同創造了神奇四俠、綠巨人、鋼鐵俠、雷神托爾、X戰警、黑豹、復仇者聯盟等人氣角色,兩人被廣大粉絲視作漫畫圈最明亮的雙子星。
然而,1970年代,傑克·科比與斯坦·李爆發了矛盾,離開了漫威公司,跳槽到了DC。斯坦·李才成為了漫威漫畫最重要的作者,並於1972年成為漫威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一直到1988年,66歲的斯坦·李離開了漫威漫畫公司。
可以說,沒有傑克·科比,就沒有這些經典角色。將這些角色的創造歸功於一人,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而傑克·科比與漫威的官司,一直到他1994年去世後仍然持續多年。
美漫和日漫不同,美漫是作者與畫師合作努力下的產物。製作一個故事需要一個作家,而畫師則要將想法變成現實帶到我們的世界中。那麼,當創作一個新角色時,誰應該是這個角色的作者呢?是提出想法的作者?還是將他畫出來的漫畫家?
2007年,斯坦·李曾在採訪中表示:他相信他自己才是真正的作者,是他創造了蜘蛛俠,而不是漫畫家史蒂夫·迪特科。這讓兩人的關係變得十分尷尬。(斯坦·李和史蒂夫·迪特科二人聯合創造了蜘蛛俠)。也正因為斯坦·李近十多年在媒體面前的頻繁亮相,讓大多數吃瓜群眾真的認為,就是斯坦·李一個人創造了漫威99%的角色。
而真正將漫威這個主要風靡北美的IP,擴散成為全球的流行文化的首要功臣,當屬現任漫威影業老大凱文·費奇,正是他一手策劃運營的MCU漫威電影宇宙,將漫威的各大角色風靡全球。所以說,無論在60-80年代的漫畫時代,還是新千年以來的影業時代,斯坦·李都不無法承擔漫威第一人的重任角色。
對此,一位微博網友很中肯的對“漫威之父”這個詞作出了評價。
斯坦·李的晚年黑歷史
雖然從漫威退休之後的斯坦·李,逐漸慢慢減弱了對創作的興趣,開始轉而成為了漫威漫畫的標誌和公共形象,出席各種漫畫研討會議、大學講座、宣傳活動。但是這三十年來,他也曾有過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想法,他的夢想,也許就是把超級英雄這個元素融入到各行各業。顯然,這是行不通的。
當施瓦辛格成為加利福尼亞州長後,斯坦·李為他製作了以他為原型的卡通,於是施瓦辛格開始了他的超級英雄式自我改變,變身“州長俠”。他嘗試過當飛行員,離開加利福尼亞的辦公室,利用高科技套裝與歹徒搏鬥,與詐騙組織作鬥爭。這一切看似都挺好的,然而施瓦辛格被曝出性醜聞後,一切都結束了。
此外,斯坦·李還創作了印度孟買無敵查克拉、后街男孩超級英雄、曲棍球超級英雄等花樣百出的超級英雄。然而這些形象,大都是短命鬼。
除此之外,退休之後的斯坦·李,開始重新創業。上世紀90年代,他繼續與企業家彼得·保羅合作,一同創立了【斯坦·李傳媒公司】。斯坦·李認為公司需要寬鬆的環境來創作,不需要太嚴苛的監管。於是這就讓保羅有了可乘之機。
於是,保羅背地裡挪用投資資金,向投資者誇大利潤,並直接操縱股票。最終,保羅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抓獲並關進了監獄。公司也於2001年因為涉嫌非法操縱股票交易破產。
但這並沒有阻止斯坦·李繼續開公司組局圈錢的道路。2001年,斯坦·李又和吉爾·查普遜等人創辦了POW!娛樂公司,開發電影、電視劇和周邊遊戲。
然而,這家公司2017年,被香港一家公司收購。今年上半年,斯坦·李又對自己聯合創辦的媒體娛樂公司Pow! Entertainment提出10億美元的訴訟,稱一些員工合謀竊取了他的身份,不擇手段的商業夥伴利用他的弱視力來詐騙他,令人匪夷所思。
除此之外,斯坦·李在近5年,頻繁出席各種立項活動,這其中,大部分與中國有關,然而數十個專案,至今卻沒有任何成熟的成品問世。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內地觀眾認識斯坦·李,正式因為近十年漫威電影尤其是漫威電影宇宙在內地的崛起從而培養了一大批熱愛漫威的影迷。這位每一部電影必齣戲客串的可愛老人,也被媒體逐漸營銷成為了“漫威之父”,畢竟歷史是由活到最後的人來書寫的,大多數人心目中,斯坦·李仍然以一己之力定義了漫威。然而在電影之外,大多數觀眾並不瞭解他的人生軌跡,尤其是晚年充滿爭議的行為。
我們不會否認斯坦·李在六七十年代為漫威聯合創造的數千個經典角色,以及這些角色在今天的現實意義。然而,如果任由媒體在這個熱點事件時期,用碎片化的資訊混淆視聽,散播偽科普與常識,造成的影響,恐怕是今後闢謠多次,也無法挽救的。
斯坦·李最終還是去見傑克·科比了。
但願你與他天上見時,會好好聊一聊50多年前互相成就的壯舉與互不見面的恩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