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三千的人,到底該不該花錢買時間?

最近幾年,看到一個說法非常盛行,那就是——能花錢搞定的事情,別花時間。
有錢的人非常贊同“時間大於金錢”的觀念,但是對於月入三千的人來說,這樣的觀念是否正確呢?
先從一個我看到很受啟發的故事說起。
一、時間重要還是金錢重要
一位先生到富蘭克林的書店買書,他問店員多少錢,店員說,一塊錢。
他問,還可以再便宜點嗎?
店員說,真的不能了。
他想可能老闆更好說話,於是叫店員把老闆請出來。
富蘭克林問他,什麼事,先生?
他把書舉起來說,這本書你最低賣多少錢?
“1.25元。”
“可你的店員剛剛還說1塊錢呢?”
富蘭克林說,是的,但是你現在讓我離開了自己的工作。
他感到不可思議,猶豫了一陣子說,老實說,你這本書最低賣多少錢?
“1.5元。”
這次他終於忍不住了,他說,可你剛剛還說1.25元呢!
富蘭克林臉上毫無變化,冷冷的說,你現在花了我更多的時間。
有人說,要想成功就得找到一位牛人,和他做同樣的事,就能得到同樣的結果。
話是這麼說沒錯,值錢的人都懂得花錢買時間,但這並不代表只要你花錢,你就會變得很值錢。這只是一種錯覺。
不要把結果當成了條件,因為有錢和值錢根本就是兩個概念。 有錢人可能只是給自己找一個隨意揮霍的理由,而值錢的人隨時隨地都能用才華印出鈔票。
那麼問題來了:本來需要用時間換錢的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值錢呢?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稀缺資源,但多數人覺得自己“窮得只剩下時間來打發”,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花錢省時間呢?
你的時間之所以很廉價,那是因為有人在為你承擔著風險,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問題時,你就會發現:只有花時間才能掙到錢。
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四處找工作,要麼嫌工資太低,要麼沒有能力勝任,還不是因為太高估自己,對時間和金錢沒有概念,就以為自己很值錢。
所以,你要將自己的閒置時間儘可能用來“換錢”,只有你的單位時間變得來越來越值錢,積累並達到一個臨界點時,你才能獲得巨大的回報。
如果你花的錢能讓時間增值,或者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幸福感,你就應該在這方面花錢。
二、高薪不是一切,值錢才是
月入三千和月入三萬的人,其實沒有很大的區別,都是靠出賣自己的時間換錢,而高收入往往意味著高風險。
就像前段媒體報道的,中興員工因為生活壓力大墜樓,這對一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你的收入有多高,而在於你能不能在時間自由的同時,輕鬆的把錢掙了。
比如一個知名的寫手,他缺錢的時候只需要寫篇軟文,就能源源不斷的收到錢。
網際網路創造了一套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致富體系,只要你有點別人沒有的絕活,能連結到別人的需求,你的價值就能放大成千上萬倍。
不要因為什麼火就做什麼,只有找到你喜歡或擅長的領域,做你喜歡的東西,你才有可能深入進去,成為目標領域的先行者。
你應該養成花錢精進自己的習慣,當你的時間更值錢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在必要的地方花錢換時間,這不是所謂的方法,而是習慣的本能。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複利的過程,你積累的東西越多,你的時間就越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