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2018】貝爾程式設計創始人林釗仕:我們要培養孩子的AIQ
芥末堆 東瓜 11月14日 報道
今日,在芥末堆主辦的“碰撞·演變”GET2018教育科技大會上,貝爾程式設計創始人林釗仕發表了題為《依靠產品和渠道突圍少兒程式設計》的演講,在演講中,林釗仕梳理了少兒程式設計行業的痛點,也介紹了貝爾程式設計的優勢與產品形態。
以下是林釗仕的演講實錄精選:
首先,少兒程式設計作為一個被創業者還有大公司,還有很多資本都極其看好的一個增量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200家的少兒程式設計的品牌還有機構。從2017年開始,每個月都會有1-2個品牌拿到新的投融資。再加上政策的推動,確實是處於一個非常利好的風口。
但是,同樣的整個行業也存在比較多的問題。
-
第一,行業的課程標準還有它的評價體系是不夠完善的,在整個內容也是比較同質化的,質量會比較參差不齊。
-
第二,進入的門檻比較低,天馳也說了,那個老師,找一本書,找一個教授就能開始進行講課了,並不是所有入局者都能夠用心有能力做好產品跟能力的打磨。
-
第三,整個市場的認知度比較低,這導致我們在前端獲客的時候成本就會非常高。
每一個新興領域都會經歷從一開始的混亂,到後面慢慢的標準化的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整個貝爾程式設計從一開始也是確立了以內容和產品為核心,然後全力的去打造我們的一個標準化的課程體系,然後圍繞著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然後去打造適合的產品工具。我們在內容足夠優質之後,就開始去打通我們的渠道,然後實現線上、線下的一個聯動。這是我們大致上的思路。
說到內容,在座應該非常多對少兒程式設計關注或者是從事少兒程式設計的朋友。我想大家從最本質的使用者價值出發,少兒程式設計究竟是為使用者帶來什麼,為我們的孩子賦能什麼?或者說,我們在5-10年之內,我們不變的是什麼?
這個事情我們是這麼思考的。
目前在國內有三種主流的切入模式,其實剛才幾為夥伴也提到了。
-
第一,培養程式設計的興趣,以啟蒙為主,以趣味性、遊戲化為重。
-
第二,真正教會你一技之長,教會你程式設計的技能。
-
第三,不止於程式設計的技能,更教會你在思維層面、創造力層面提升你的整個思維能力。
那麼,究竟哪一個是更好,哪一個更重要呢?我們貝爾程式設計這麼思考的。
教育要面向未來,少兒程式設計要面向人工智慧時代。什麼樣的人才才最終能在人工智慧時代脫穎而出呢?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把它叫做AIQ,AIQ是貝爾集團的董事長王作冰在《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革命》一本書中提出來一個新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人跟機器打交道,跟AI打交道的一個能力,原來我們有AQ、IQ,未來我們需要有AIQ。
計算思維是高AIQ人才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種思維能力,它實際上就是我們人把很多複雜的問題去格式化,然後變成用計算概念,或者用強大的計算工具,能夠幫我們解決的一個思維的過程。
所以,我們貝爾程式設計也很快的確定了我們的課程體系是必須圍繞著計算思維為中心,然後在這個過程去培養孩子的專業能力、程式設計能力,以及程式設計興趣,在這個過程去提升他們的創造力,以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所以,貝爾程式設計的學員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覺得是他更善於利用計算思維,然後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非常有創意的、有創造力的、高校的去解決各種問題。
舉兩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我們有個學員想在節日的時候送給他的小夥伴們一些禮物,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想要手動的做十幾,甚至二十張賀卡,在學習了我們的程式設計實踐課之後,他受到了啟發,他覺得中間這種重複性的工作可以抽象出來,用他所學到的工具幫他去完成。於是他花了大概30多分鐘的時間,把重心放在這個抽象的卡片設計這方面,快速的製作出了數十張的卡片送給他的小朋友,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個案例。
另一個案例,我們有一個學員叫做小韓,他發現他的姐姐每個學期末都需要上教務管理系統做大量的教師的評價,做這個教師的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複性的和無聊的工作,大概要花半個小時不斷的點選下拉框,然後選擇優秀良好——重複性地完成十幾個老師的評價。小韓學了我們的指令碼工具之後,快速的去意識到這個事情能夠通過指令碼的計算工具來幫她去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花了大概20多分鐘就完成了一段指令碼,幫助他姐姐在10秒鐘之內就完成了全部老師的一個教師的點評,並且他姐姐把這個idea分享給他身邊的朋友也收到了非常好的崇拜的效果。我們會發現,小韓其實非常有意識的去把生活中這些機器擅長的事情抽象出來,然後交給機器去做。
所以,整個貝爾程式設計的培養目標我們是以計算思維為中心,然後去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希望他們有意識的,有能力的去掌握更多的計算工具,然後去成為AI時代一個善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人才。
而在確認了以計算思維為中心之後,我們整個課程體系的研發其實是非常清晰的,我們參考了大量的國外資料,包括我們從計算思維,從三個角度:計算概念、計算實踐、計算視角三個角度不斷的拆解結合,最後構建我們的一個課程體系。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教育其實像扔棒球一樣,內容很重要,這個棒球很重要,但是怎麼扔實際上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經常思考,究竟什麼樣的產品怎麼去教,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去教,才能夠在一開始就喚起孩子的興趣,在這個過程又能夠非常高效、有效的傳遞知識,最終達到教學目標,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貝爾程式設計的產品形態
所以我們產品團隊也是深入調研了國內外的產品,發現基於圖形化程式設計或者文字程式設計的工具下面,我們主要有以下的三種產品的形態,或者模式。第一,以視訊或者真人的直播的教學,這種在國內也是比較流行。第二,以Puzzle為線索的闖關模式,一關一關讓孩子學習程式設計知識。第三,兩者的結合,既有視訊或者真人教學,加上闖關的產品形態。
我們也不能說哪一種就一定比哪種更好,因為每個機構或者品牌它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其實是基於我們自己的一個明確之後,我們去批判性的吸收,然後最終沉澱出我們自己的一個產品的形態。同時,整個貝爾科教集團從2011年開始就致力於少兒創意科教領域。我們經過七年的實踐的沉澱,在很多教師的理論、教學的理論、學習的理論上面是有非常多的經驗的總結。這個相對於很多其他在少兒教育領域沒有深度沉澱的公司我們也是有比較大的優勢。
最終,結合程式設計注重探索、注重實踐的特點,我們確立了以遊戲為殼,學習為核,融合了精構主義的學習理論,開發了一套闖關學習系統。
我們在選擇方面也是從經典的西遊故事切入,結合AI或者科技元素打造了一套IP,在故事中整個西遊的世界跟AI的世界發生了很大的碰撞,造成了非常大的混亂,而孩子需要通過學習程式設計去幫助悟空拯救他的朋友,去恢復整個西遊世界的和平。以學習為核,我們強調學習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去建構學習知識的意義。
我們是非常喜歡建構主義的理論,以建構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結合整個貝爾科教集團非常成熟的5C1E的模式,最終打造了這套遊戲化的學習系統。
-
第一,通過最左邊教學視訊做一個教學的引入,喚起孩子的興趣,然後去給後面的建構的情景做一個鋪墊。
-
第二,通過我們的Puzzle闖關構建一個真實的問題的解決場景,讓孩子去探索、構建知識的意義。
-
第三,通過視訊+Chris(音譯)總結,讓孩子去總結這堂課的知識。最後會通過DIY一個作業的形式,讓孩子去綜合之前的一個知識加本節課的知識再做一個綜合的實踐跟運用。
貝爾程式設計的渠道優勢
整個貝爾程式設計的系列產品也包含了線上的錄播課,還有一對一的直播課,以及線下的雙語的特色雙師課堂。
我們是怎麼把這些系列的產品一步一步的推向市場的呢?
首先,線上下,整個貝爾科教集團是有非常強大的渠道優勢。目前,在全國100個城市裡面已經有超過800家的兒童機器人學院。然後,整個貝爾程式設計的雙師課堂也已經進入200家的機構服務。而在線上我們確立了以自增長為核心,圍繞AARRR(獲取使用者、啟用、留存、收益、傳播)這五個步驟,然後去拆解使用者的接觸點,然後去結合已經非常成熟的一些裂變,增長的一些玩法,然後去實現群生命週期的自增長與獲客。
在多渠道,多模式獲客上面也嘗試了非常多種方案,比如各大效果類廣告,新媒體投放,微信群的運營,各種運營活動,最終我們提取出價效比最高,最適合我們的運營活動,把它固化成我們的常規運營動作。
整個貝爾程式設計目前付費使用者也已經突破3萬人,在增長Key值上面我們也已經達到了“1”。最後,我想利用李希貴校長的一句話,他說:“人類的文明實際上是技術與教育的一個賽跑,當我們教育能跟得上技術進步的時候,我們整個社會會比較和諧,家長沒有那麼焦慮。但是,當我們的技術出現非常大的變革或者突破的時候,對我們的教育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目前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像數字技術、資訊科技跟AI技術的出現實際上對我們整個人類是特別好的,但是對於整個教育的衝擊也是非常大的。在未來不到20年之內可能超過60%的職業即將消失。然後,我們就在想少兒程式設計在很大的意義上是幫助我們的下一代能夠跟得上AI時代的一個技術的變革。所以,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的。
但是,這個過程也需要我,還有需要在座的做少兒程式設計的同仁們我們一起去努力,我們一起共勉,最後,謝謝大家!
ofollow,noindex">點選這裡 檢視所有嘉賓精彩分享。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選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釋出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資訊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