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果粉: 教你一眼看出蘋果的出廠日期
經常有人在一個果粉後臺留言一段序列號,以為可以自動回覆保修資訊,我都會說去蘋果官網查詢序列號,以官網結果為準,以第三方查詢為輔。如果看到兩三年前的序列號,也會直接說兩年半前生產的機子,不是二手就是翻新。
今天和大家分享“教你一眼看出”系列: 教你一眼看出蘋果產品的出廠日期。出廠 日期有時也稱為生產日期,怎麼看呢,還是從序列號上判斷。
序列號就是蘋果裝置的身份證,我們的身份證號可以看出所在省市區、出生日期、性別,同樣蘋果裝置也可以一眼知道產地、出廠日期、版本、網路制式等。
眾所周知,查詢蘋果裝置保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官網(保修截止日期減去一年就是首次啟用日期)和一些第三方網站,以及現在很多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查詢(不是100%準確),今天分享不借助別的工具一眼就看出手中的裝置是什麼時間出廠的知識。
好了,正式進入主題。
開啟你的裝置,從主螢幕的設定--通用--關於本機--序列號,我們就可以看到那個由12位數字與字母混雜而成的序列號。
之前的文章寫到,序列號第一個字母可以看出生產地,前三位代表產地產線,從第四位和第五位就是出廠日期。
目前序列號的第四位代表出廠年份,用20個字母表示( 26個字母中除去A,B,E,I,O,U ),注意是以每半年遞進一位。從2010年開始,之前是另一種記法。
C代表2010年上半年,D代表2010年下半年
F代表2011年上半年,G代表2011年下半年
H代表2012年上半年,J代表2012年下半年
K代表2013年上半年,L代表2013年下半年
M代表2014年上半年,N代表2014年下半年
P代表2015年上半年,Q代表2015年下半年
R代表2016年上半年,S代表2016年下半年
T代表2017年上半年,V代表2017年下半年
W代表2018年上半年,X代表2018年下半年
Y代表2019年上半年,Z代表2019年下半年
2020年字母用完之後會是啥規則,敬請期待。
序列號的第五位 是用數字( 1-9,除去0 )和字母( 26個字母中除去A,B,E,I,O,U,S,Z )來表示,共27個,代表出廠週數。從1開始,數完數字數字母,每半年一迴圈。
數字1-9分別代表第1周-第9周,下來是字母C代表第10周,D代表第11周,依此類推。1個月是4周,就能推算出具體的日期。例如W1就是2018年1月1日-2018年1月7日,X1就是2018年7月1日-2018年7月7日。
比如,C38NM4RJG5MV,就是深圳富士康在2014年下半年第18周(11月中旬)生產,透露一下末尾G5MV代表香港的網路制式,可以知道這部 iPhone 是港版。

全新零售機,啟用日期比出廠日期要晚,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需要一段時間,有個時間差屬於正常情況;而出廠日期比啟用日期晚,就是官換機,因為官換機都是官方售後換出來的新機,延續上一臺舊機的剩餘保修,也就是延續了上一臺的啟用時間。
你學會了嗎?趕緊看看裝置,以後買蘋果產品在日期上沒人能忽悠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