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流,長啥樣

5年時間裡,我國快遞行業的包裹量從90億件快速增長至今年將突破500億件的規模,物流時效卻在不斷提升。從4天縮短到2.5天,在提升規模的同時不斷提升效率和體驗,整個智慧物流網路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效用。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正藉助人工智慧、無人機送快遞等諸多嘗試,成為中國智慧物流網路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菜鳥將投入上千億元建設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用技術、智慧、機器,用各種各樣的協同努力,把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降下來。
菜鳥要建設的智慧物流什麼樣?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什麼新體驗?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藉助人工智慧,傳統物流更智慧
“您好,我是菜鳥語音助手,您有一個快遞,方便籤收嗎?”
“嗯,幫我放物業吧。算了,還是給我放到門口吧。”
“是放到門口嗎?”“喂,還在嗎?給您放在門口可以嗎?”
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語音助手的這段語音互動視訊驚豔全場。菜鳥總裁萬霖介紹,憑藉人工智慧技術,菜鳥語音助手能夠在同一時間自動批量撥打巨量電話,幫助快遞員派件前溝通消費者。目前,這一服務已在中通多個網點投入試用,後續將在全國推開。“現在快遞員平均每天要派送150個快遞包裹,很多人來不及打電話,如果全部採用菜鳥語音助手,預計每天可為全國200萬快遞員節省16萬小時的通話時間。”
菜鳥語音助手只是菜鳥推行智慧化物流的一項舉措。從電子面單開始,成立5年來,菜鳥還致力於在無人駕駛、自動倉儲、自動配送、物流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的前沿領域,為傳統物流行業的智慧化升級賦能。
在無人車領域,菜鳥釋出了全球首款固態鐳射雷達無人物流車“G Plus”。“G Plus”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按照此前菜鳥公佈的資料顯示,菜鳥無人車車速最高控制在15公里/小時,無人車執行過程中只要檢測到周邊行人車輛較多,會自動降速到10公里/小時,車輛制動距離可以控制在0.5—0.3米。據介紹,這款無人車還可以根據需求搭載不同的智慧裝置,將車輛變成快遞車、移動自提櫃、移動咖啡售賣車等,應用於多樣的新零售場景。
無人機領域,菜鳥也有諸多佈局。菜鳥無人機進行編隊飛行,幫助仙居果農運楊梅。菜鳥相關人士表示,仙居楊梅山山路崎嶇,果農採摘後需要行車數小時,才能將楊梅送至冷庫,使用無人機後,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
物流業的智慧化升級為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契機。以無人倉為例,在菜鳥的廣東惠陽無人倉,這裡單倉就擁有100多個機器人,遠超普通智慧倉庫的幾十個機器人。無人倉實現了全自動的搬運和揀貨,效率比傳統人工作業模式高了3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在菜鳥武漢黃陂的無人倉,首次使用了機械臂,一臺機械臂流水線一天可以輕鬆生產5000個包裹,如果換成人工,則需要至少10個工人工作一天。此舉既提升效率,又有效降低成本。
智慧演算法發力,供應流程全託管
除了智慧化裝置,大資料、智慧演算法也齊上陣,助力物流業繼續提速增效,為企業供應鏈流程再造提供可能。
傳統商家通常採取線上線下多渠道獨立運營模式,導致人員、資料、庫存資訊流割裂,無法整合全部的銷售資料來優化供應網路,庫存效率較低。對此,菜鳥推出“一盤貨”服務,菜鳥網路倉配供應鏈負責人周軒榕介紹,利用大資料,“一盤貨”服務可以把商家在天貓旗艦店、天貓超市及其他線上線下渠道的銷售貨品進行統一管理。“伊力特酒類旗艦店”加入菜鳥的“一盤貨”後,今年“618”當、次日達的訂單比例比去年“618”提高了近29個百分點,庫存週轉天數比日常減少了61%,節省了大量供應鏈成本。
此外,菜鳥還更進一步推出了涵蓋預測、分倉的供應鏈管理——“全託管”服務。中哲尚慕集團去年加入了菜鳥“全託管”服務,將旗下GXG服飾品牌全國線上、線下所有渠道銷售後的貨品物流都委託給菜鳥來管理,由菜鳥倉提供發貨、倉儲、配送服務。“服飾與其他品類相比,款式型號多,但每個款式型號庫存數量不多,要支撐全國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對庫存靈活性要求高。”菜鳥物流專家宋昌來說。
“‘全託管’的祕訣就在這裡,在貨品入駐菜鳥倉時,採用的是智慧分倉方式,利用大資料測算,合理安排貨品,使貨品的結構更加合理,減少過去因布貨不準導致的頻繁異地調撥情況。”中哲尚慕集團副總裁兼電商總經理吳磊說,“加入‘全託管’服務後,GXG品牌庫存的整體週轉天數縮短30%,雖然有些貨品庫存反而增加,配送成本反而提升,但當、次日達提升率達到了行業水平的3倍。”
萬霖介紹,目前在中國,菜鳥整個物流網路的合作伙伴已經超過3000家,所協同的倉庫、轉運中心、配送站點,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覆蓋2700多個區縣,而且有1500多個區縣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
建設樞紐節點,商品出海更容易
物流從來就不是區域性的事情,無論是“運進來”還是“送出去”,中國物流業已不可避免走向全球化時代,跨境物流日趨重要。
在智慧物流骨幹網的建設上,菜鳥將這一動作推向了全球,在全球設立6個世界級數字貿易中樞,包含多種物流業務模式運作;另外,還牽頭與Lazada、一達通共同打造了全新的eHub全球電商通關貿易服務平臺,並與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建立了專門的對接視窗,能夠實現多種模式快速清關。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菜鳥與一達通聯合打造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獲得運費實時報價、快速線上下單、貿易便捷通關、貨物全程跟蹤等一站式服務。
藉助全球物流網路,國內企業的商品“出海”變得簡單多了。“以前,想把商品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中,找物流的過程就像打仗。”左右傢俬出口事業部總經理黃浩表示,一套傢俱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中,至少需要兩個貨代公司,光是尋找的過程就要耗時半個月,有時甚至清關、運輸、搬運、安裝等環節得各找一個。“現在,線上我們一鍵就能完成發貨,線下只需將貨物發至國內倉庫,便可全程託管,由菜鳥解決海運幹線的整合和目的國的配送。”
解決了物流難題,企業跨境零售的規模效應逐步體現。“藉助菜鳥的供應鏈方案,林氏木業在單量飆升10倍的同時,還降低了1/3的物流成本。”林氏木業電商負責人龐熙啟說。
目前,菜鳥所協同的物流網路可以提供到224個國家的配送服務,並且有200多個海外倉儲。而且,通過與海關、其他合作伙伴一起,“5年來把我們B2B的跨境時效從70天縮短到10個工作日。”萬霖說,在平均時效10天的基礎上,希望未來能夠將跨境時效降至5天,然後逐步實現最終的72小時必達的願景。
(責編:杜燕飛、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