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取捨,方為佳作——vivo Z3對比X23評測
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先說明優缺點。
優點:
1.顏值與做工不錯。
2.次旗艦效能+2000內價格,價效比出眾。
3.充電速度給力。
缺點:
1.塑料機身,不耐磨。
2.不支援Hifi和語音喚醒。
3.續航能力一般。
如果依然對vivo Z3感興趣,可以繼續閱讀下文的詳細評測。
對於vivo來說,2018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但通過黑科技滿滿的未來旗艦vivo NEX站穩了高階市場,主力旗艦X23也進一步穩固了中端市場,就連過去相對弱勢的線上,也迎來了全新的Z系列價效比機型,也就是本次評測的主角——vivo Z3。
【外觀:延續旗艦風格,用料有所取捨】
第一眼看到Z3,會有一種X23亂入的感覺。同樣的正面水滴屏,同樣的背部光影美學設計,除了背部指紋識別模組兒外,幾乎很難與自家中端旗艦區分。當然,兩者畢竟在價位上相差了不止一個檔次,所以細看下,還是可以發現Z3為價效比做出的一些取捨。
正面6.3英寸19:9的水滴屏,解析度達到了1080P。而且LCD無頻閃的特性在觀看視訊或者手機遊戲這種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的場景下比OLED更有優勢。但如果比較兩者的顯示亮度或者色彩,正視角下可能差距不大,但視角稍有傾斜後會發現,X23的OLED螢幕還是會更勝一籌。另外,Z3的螢幕底端下巴部分略寬於X23,但差別並不明顯。
頂部水滴區域包含了一顆雙核1200萬畫素前置攝像頭,可以實現快速便捷的面部解鎖,同時又不會佔用過多的資訊欄顯示空間。而水滴上方的邊框內,嵌入了隱形的微縫聽筒。
vivo Z3背部也是延續了X23上的光影美學設計理念,不過材質上用塑料代替了價格昂貴的3D玻璃。好在漸變鏡面工藝令Z3在光線下與X23一樣會呈現不同的炫光效果,只是在耐磨和耐刮程度上有所缺失,建議日常還是帶殼使用。
捨棄螢幕指紋,採用背後實體指紋識別,同樣是出於價效比考慮。成熟到不能再熟的實體指紋方案,能夠更好的保證解鎖速度和識別率。當然,對後置指紋不能忍的童鞋可以結束閱讀了。
vivo Z3的後置攝像頭採用了1600萬畫素主攝+200萬畫素景深副攝的方案,外型尺寸包括凸起高度都比X23略小。至於成畫素質,後文會有專門介紹。
Z3的中框同樣放棄了金屬材料。表面電鍍的金屬光澤不錯,但機械強度肯定沒有旗艦的金屬中框好。當然,意外之喜是不需要增加天線開口,看上去整體性會好一些。
底部開孔方面,Z3與X23沒有本質不同,依然是Micro-USB介面,沒有Type-C,只是將卡槽轉移到了機身側面。而且Z3採用了3卡槽設計,可以同時支援兩張nano SIM卡和一張儲存擴充套件卡。鑑於此,在Z3的幾種配置裡,6+64GB的中配版本可能是最具價效比的方案。完全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自配一張64G或更大的SD卡來實現儲存擴充套件。
【效能:反超X系列,體現價效比特性】
如果說外觀和用料上,Z3不得不因為價格而做出讓步,那麼在核心配置方面,Z3則完全體現出了價效比黑馬的價值。中配及高配機型搭載高通驍龍710AIE處理器及6GB運存,安兔兔跑分17萬,不出意外反殺驍龍670的自家旗艦X23。
事實上,驍龍710相比670雖然CPU同為kryo 360架構,但大核主頻從2GHz提高到了2.2GHz,CPU效能提升10%,而GPU則從Adreno615升級為Adreno616,效能提升25%左右。因此,在面對類似遊戲等高強度任務時,會有更好的表現。另外,除了這些表面上的提升,驍龍710的X15 LTE基帶,最大下行速率可達800Mbps,而670的X12 LTE則只有600Mbps。雖然兩者都是中端神U驍龍660的替代者,但顯然驍龍710實力更強。
實際使用中,Z3在面對各類常用APP時都足以輕鬆應對,從CPU排程不難發現,在常規的購物、聊天、網頁類應用下,驍龍710甚至不需要發揮全力。反映到日常體驗中,自然就是流暢執行。
相對比較“吃”效能的遊戲環節,兩款熱門網路遊戲農藥和吃雞,Z3也都可以穩定流暢執行,其幀率的表現甚至好過X23。另外,網友們比較關心的水滴屏是否影響操作問題,可以負責任的說:因為熱門遊戲都有專門優化,所以水滴的存在並不會干擾到任何正常操作。
【續航和充電:功耗表現平淡,雙擎閃充給力】
vivo Z3電池容量3315mAh,比X23的3400mAh略有縮水。同時因為驍龍710頻率更高,所以續航方面Z3的表現相對平淡。模擬高強度使用的續航測試中,30分鐘線上視訊耗電量7%(wifi環境,螢幕亮度最高,音量中等),30分鐘息屏音樂耗電量2%,30分鐘王者(約一局半)耗電量9%,30分鐘社交聊天耗電量約6%。這樣的續航表現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基本可以應付一天的使用,但對於重度的遊戲黨或者視訊黨而言,最好配備額外的充電裝備。
相比續航,配備與旗艦機同規格雙擎快充的Z3表現給力,最高22.5W的充電功率,從25%充電至80%約耗時42分鐘。對於緊急補電來說,這樣的速度已經足夠。充電至100%(從24%開始)約耗時84分鐘,完全達到了旗艦的快充水平。
【拍照:引數降格,但同價位可戰】
vivo Z3的攝像頭規格為1600萬+200萬,相比X23的雙1200萬鏡頭有所縮水。成像表現方面也稍稍落後於旗艦機,但整體表現在同價位機型中還是相當不錯的。
日間光線充足時,Z3的成像質量較高,無論是解析度還是白平衡控制,都比較到位。區域性放大後依然有不錯的銳度。
拍照色彩方面也比較討好眼球,尤其是在有AI識別的場景下,比如花朵、食物等。得益於高畫素感測器,在微距環節下的細節呈現能力不錯。比如下圖花朵葉片邊緣的細絨毛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現。
另外,vivo最擅長的逆光環節下,Z3的HDR演算法表現也不遜色於旗艦。對高亮的壓制和對暗部的提升作用都比較明顯。
夜間暗光下,Z3的表現中規中矩,噪點較少,畫面純淨度還不錯,但在炫光控制方面離旗艦機還有一定差距。比如下面樣張中的燈光部分,可以明顯看出邊緣溢位。
室內複雜光線下,Z3的表現比較穩定。對焦速度和自動白平衡能力都相當給力,基本不會出現白平衡大幅度漂移的現象。下面拍攝於星巴克內的樣張中可以看出,色彩還原比較準確,不過畫面中極暗的部分細節丟失較多。
更多樣張如下
逆光
微距
人像
大光比
總體來看,受限於價位vivo Z3在攝像方面較X23有所縮水,但憑藉vivo一貫的拍照優勢還是可以在與同價位競品的競爭中佔據先機。
【系統:Jovi語音助手有驚喜】
系統方面,Z3搭載的是基於Android 8.1的Funtouch OS 4.5,其最大的特色依然是AI和Jovi語音助手。在系統負一屏內,可以自定義各種卡片和Jovi智慧場景,比如運動、賽事、紅包助手等實用功能。
雖然Z3沒有設定獨立的AI喚醒鍵(X23和NEX機身左側按鍵),目前也不支援語音喚醒Jovi的功能(後續可能通過軟體升級解決),但可以通過系統內的語音助手APP來啟用Jovi。相比其它品牌手機的語音助手,Jovi顯然具有更多的AI成分。它不僅可以支援系統內的1000多條常用語音命令,實現諸如開啟某個APP、定鬧鐘、更改某項手機設定等常用功能,還可以通過教學命令和組合命令的方式,實現更復雜的AI互動。
【總結】
作為一款2000元內的手機,vivo Z3充分借鑑了自家旗艦X23的諸多優點,當然迫於成本壓力,在材質、攝像、Hifi等方面也做了必要的捨棄。總體來說,在購機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追求價效比,或者單純為了遊戲而不太看重拍照和機身材質的話,選則vivo Z3大致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