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轉型需要時間, 5G產品將陸續出貨
去年6月,創造了36天A股最快過會紀錄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不過,上市四個月就正式跌破發行價。
7月1日,工業富聯漲停,股價報收13.26元。距離上市已經一週年,仍處於破發狀態。
“外界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十年前,代工也好,傳統制造也好,沒有看到我們這幾年正在推動快速轉型,比如說我們投資了夏普、諾基亞,向品牌轉型,我們開拓工業網際網路,向平臺轉型,從製造業轉型服務業。這些轉型是長期的,還沒有在我們的營收利潤上體現,所以大家可能有點等不及。”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近日在媒體交流會上對第一財經等記者這樣迴應股價問題。
![]() |
“專注自己的戰略方向”
目前,工業富聯的業務分為三類,分別是通訊網路裝置,雲服務裝置,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根據2018年年報資料顯示,工業富聯業績增量較強的板塊主要來源於傳統業務。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工業富聯致力於提供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產品設計、製造與服務技術,協助智慧製造的產業轉型,打造“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新生態。
李軍旗指出,股價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外部的大環境、製造業轉型的趨勢等一系列因素,“我覺得工業互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戰略方向,專注在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未來業務的拓展上。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是一個全新的業態開始。不是今天說一說,明天這個產品出來了就可以馬上換成股價。我覺得任何一個新的技術,甚至上升到一場革命的技術,都需要有一個逐漸成長的過程。”
根據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釋出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白皮書(2019討論稿)》,目前中國各型別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也超過了50多家。有傳統工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面向轉型發展需求構建平臺,如航天雲網、海爾、樹根互聯、寶信、阿里、華為、浪潮、紫光等起步較早的平臺;也有大型製造企業孵化獨立運營公司專注平臺運營,例如徐工、TCL、中聯重科、富士康等大型集團企業剝離和整合內部相關資源,注資成立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業務的獨立運營子公司,在服務好集團的基礎上對外輸出成果。
工業富聯的優勢在哪裡?李軍旗提到了三點,包括幾十年的製造經驗和資料、跨領域跨行業的應用場景以及國際化的優勢,“富士康整個集團內部就有那麼大的市場,做手機、做電腦、做顯示屏,我們有SMT(表面組裝技術)的生產線,有工具、模具和刀具材料,我們的應用場景非常的多。”
但是如何撕掉“代工”標籤,從製造業成功轉型到服務業並非易事。在絕大多數投資者看來,工業富聯毛利率偏低。從資料來看,2018年的財報顯示,工業富聯主營業務毛利率仍然徘徊在低位,僅為8.64%,比去年降低了1.48%。財報稱,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在於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正如2C企業進入產業網際網路需要面臨各種挑戰,製造企業在轉型到服務業時也面臨觀念和文化的改變。“我們原來做製造,這個東西做出來就是做出來,現在要用工業大資料、工業人工智慧去尋找潛在的價值,都是看不到的東西,覺得這個究竟是不是有用?觀念的轉變非常關鍵。我們內部學習、動員讓大家接受轉型,接受由傳統的製造到智慧製造的過渡,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型的轉型,這是一個新的理念,你要跟大家講清楚,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必須要轉。不轉就沒有出路。”李軍旗告訴記者。
5G產品陸續出貨
5G迎來萬物互聯時代,產業物聯網將迎來新的發展,2020年5G將迎來大規模商用。
“5G的商用化,就像修一條資訊高速公路。在修高速公路的時候,它用到的基礎的裝置,如雲網端裝置要重新更新換代,全球雲網端裝置的30%我們都在做。所以在修高速公路的過程當中,我們有很大的機會,這是第一個。這條高速公路修好了以後,在上面要跑什麼車?我想跑的第一輛車應該是工業網際網路,因為工業的應用才是5G的最佳應用場景,工業網際網路全新的軟硬體系統,一直到平臺和平臺上的內容,我們都提供。”李軍旗這樣描述5G給工業富聯帶來的新機遇。
根據2018年財報顯示,得益於通訊和4G業務持續擴張,佔比最高的仍然是通訊網路裝置,營收達到2591.54億元,同比增長20.82%,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從2017年的60.75%上升至62.76%。 其次是雲服務裝置,收入1532億元,同比增長27.27%,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37.11% 。
工業富聯總經理鄭弘孟指出,工業富聯5G業務發展涵蓋了局端與終端,5G通用模組,還有小基站、核心網等,在近期舉辦的MWC上海2019大會上,工業富聯聯合中國移動為全球首款5G膝上型電腦提供全世界規格最小的5G M.2通用模組。
鄭弘孟強調稱,該公司不是為了5G做5G,從2G到4G工業富聯一直參與其中,“我們從2G、2.5G,諾基亞全世界第一個CDMA手機中國版是我們做的。”他此前透露,工業富聯的5G裝置今年將會出貨,已經有兩家世界級客戶。“在端網雲上,5G絕對是我們的增長點,但不會是唯一的,5G所帶動是生態。二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科技服務。”
工業富聯預計,今年七八月會陸續出貨5G不同的產品,在2020下半年出貨量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