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ET人工智慧技術,努比亞Z18體驗 | 鈦極客
努比亞Z18
一直以來,努比亞都在拍照和屏佔比兩個方面進行深耕,今年釋出的新旗艦Z18同樣也不例外,三面無邊框設計與1600萬畫素+2400萬畫素、雙f/1.6光圈的後置攝像頭都成為其核心看點,在此基礎上,新加入的“ET引擎”,通過更為先進的智慧演算法,配合高通驍龍845,帶來更好的體驗。
鈦媒體第一時間拿到了努比亞Z18的樣機,ET能有多大能耐呢?我們會通過續航、智慧場景、拍照幾個方面進行測試。

詳細引數
首先是硬體上,努比亞Z18配備高通驍龍845、6GB起步LPDDR 4X規格的記憶體、64GB/128GB兩檔可選的UFS2.1儲存,保證了Z18具備第一梯隊的硬體效能。同時,3450mAh的電池與NeoCharge閃充(MAX 9V/2A)保證了續航能力。本次我們拿到的是黑色版本6GB+64GB的努比亞Z18。
外觀設計

91.8%屏佔比
努比亞Z系列一直以兩側窄邊框為標誌設計ID,在努比亞Z18上,我們同樣看到了這一家族設計。通過對螢幕邊緣所做的弧度處理和aRc4.0光學折射技術,使得努比亞Z18的屏佔比進一步得到提升,視覺沉浸感更強,同時,之前飽受詬病的“彩虹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結合螢幕上部採用的水滴屏設計與底部COF封裝技術的應用,努比亞Z18的屏佔比達到了91.8%。
螢幕顯示方面,Z18採用了一塊6.0英寸解析度達到2160×1080畫素(FHD+)的LCD螢幕,96%NTSC色域,色彩還原比較準確。在玩遊戲和看視訊時,窄邊的顯示優勢較為明顯。

“水滴屏”設計
仔細觀察努比亞Z18的頂部,可以看到其聽筒設計為嵌入頂部邊框的樣式,並且隱藏了距離感應器。前置攝像頭周圍有紅色點綴,“黑+紅”這也是努比亞一貫的配色方案。

光線感測器移至頂部
光線感測器沒有佈置在螢幕正面,而是移動到了機身頂部,因此造就了沒有劉海的“水滴屏”。

底部開孔
機身底部非常簡潔,麥克風介面和揚聲器單元分列兩側,Type-C介面位於中間。努比亞Z18還支援DTS音效,外放的效果得到了加強,最大音量時響度較大,中高頻偶有破音。在配件中有一根Type-C轉3.5mm耳機介面的短線,用於3.5mm耳機的使用。
寬度為72mm
努比亞Z18機身尺寸為148.58×72.54×8.55mm,得益於91.8%的屏佔比,使得6.0英寸的手機握感接近傳統手機的5.2英寸大小,尤其是7.2cm的寬度有利於單手操作和手機的握持。
Nubia UI 6.0

Nubia UI 6.0介面
在釋出會當天,我們手上這臺Z18收到了Nubia UI 6.0的推送。整體風格上,與之前的系統有一些差異,並且此次更新加入了幾個特色功能:小牛語音2.0、AI人臉解鎖、AI智慧服務。此外就是ET技術的引入,ET技術全稱為Evolution tensor進化張量技術,其原理是通過異構加速計算,針對CPU,GPU,DSP不同的硬體架構實現智慧排程,讓效率進一步提升。

小牛語音2.0
新加入的小牛語音2.0可以配合機身左側的紅色按鍵實現隨時撥出,其核心功能和目前較為流行的語音助手相似。在體驗上,小牛語音和小愛、sri相比存在一些差異。
小牛語音互動演示
首先是喚醒方式,需要按住左側按鍵進行語音錄入,其次是小牛語音並不是對話問答形式的相互,當你問出“你好”、“你是誰”之類的問題,是得不到答覆的,而當你說出“開啟XX應用”時,可以直接通過介面執行相關操作。在使用中,識別準確度較高,覆蓋的功能也很豐富,但是其反饋方面依舊略顯單一,互動感受有待進一步加強。

面部識別介面
努比亞Z18配備的AI人臉解鎖,據努比亞官方介紹,可以快速檢測面部的1024個特徵緯度,並精準定位分析,為臉部繪製精確細緻的識別圖。實測夜晚藉助手機的螢幕亮度也能實現快速解鎖,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即使手機橫置、倒置也可以實現人臉解鎖。

AI智慧服務
而AI智慧服務則包括AI智慧服務卡片、日程提醒、生活助手等功能。同時,努比亞Z18也具備遊戲模式,可以實現遊戲加速、自動免打擾。
效能&續航

跑分效能測試
首先進行了跑分測試,三個跑分軟體分別為安兔兔、魯大師、3Dmark。測試環境為室溫24度、系統剛開機狀態、平放於桌面,努比亞Z18安兔兔測試分數達到近29萬,魯大師分數為21萬,3Dmark兩個場景分數分別為4701和3772,屬於驍龍845和的正常水平。

王者榮耀設定
遊戲測試首先是王者榮耀,設定高畫面質量、粒子質量均為“高”,開啟角色描邊、高清顯示、高幀率模式三個選項。
上路場景演示
剛進入遊戲時,走出基地之類的簡單場景幀數為60FPS,非常流暢,在上路的2V2對線戰鬥中,也沒有出現幀數波動,在保持錄屏情況下幀數依舊穩定在60FPS。
團戰場景演示
進入中後期的多人團戰場景,幀數依舊保持在60FPS,偶爾掉到58FPS隨後迅速恢復。

絕地求生畫面設定
另一個遊戲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努比亞Z18可以開啟HDR高清、超高幀數,設定中的陰影和流暢自適應也開啟。
絕地求生場景演示
進入遊戲,無論是房屋內場景還是草地場景都可以維持在非常流暢的幀數水平,玩遊戲5分鐘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手機背部溫度上升,到一局遊戲結束,溫度維持在同一水平,溫度不算燙手。

續航測試
續航方面,努比亞Z18搭配容量為3450mAh的電池,其NeoCharge閃充可以達到9V/2A最大功率18W的充電能力,實測充電45分鐘達到65%的電量,電池充滿用時一個半小時。耗電測試環境為:手動最大亮度、開啟WiFi、外放音量最大,1.5小時線上視訊播放耗電32%,25分鐘王者榮耀最高畫質遊戲,耗電8%,1小時絕地求生遊戲,耗電22%。最終手機剩餘電量38%。
拍照效能

後置攝像頭
在拍照硬體上,努比亞Z18後置配置為1600萬+2400萬畫素雙攝像頭,其中,主、副攝像頭均為f/1.6光圈,主攝像頭採用索尼的IMX499感測器,尺寸為1/2.8英寸,擁有1.12um的單位畫素尺寸,支援OIS光學防抖。前置為800萬攝像頭,光圈F2.0,單畫素尺寸達到1.12um,支援美顏自拍。在前置、後置攝像頭周圍都有“紅圈”作為點綴。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後攝像頭達到雙f/1.6的光圈和主攝像頭採用的索尼IMX499感測器,在同級別中屬於非常“發燒”的配置了。

拍照介面
努比亞Z18的拍照介面有5種場景,除去常見的拍照、人像、視訊外,還增加了手動和相機家族。尤其是最左側的相機家族,當中拍照功能非常豐富,共有16種拍照功能可供選擇,包括微距、慢門、藝術相機等。在相機設定介面,有“智慧降噪”選項。

普通模式(左)AI模式(右)
此次加入升級的ET引擎也對拍照有很大幫助,NeoVision ET版加強了AI相機功能,可以智慧識別不同的場景。通過這組對比圖,可以看到右側開啟AI相機後,畫面飽和度明顯提升,無論是建築輪廓還是人物描繪都得到了加強。

藝術相機(左)AI相機(右)
在釋出會上講到的AI繪畫功能我們也進行了測試。目前,努比亞Z18已有烈焰、手稿、水彩、濃郁、表現、海浪、梵高等風格可選擇。通過這組對比圖可以看到,AI眼中的世界確實和我們眼中的大有不同,對於線條的描繪非常分明,相較於傳統的濾鏡,確實更有藝術感。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10s ISO:4400
然後是夜景模式的樣張,在AI識別出夜景後,降低了快門速度,達到1/10s,得益於OIS防抖的功力,照片沒有出現明顯抖動,對於黑色夜景表現無論是噪點控制還是白平衡都十分不錯,仔細看中間部分的白點,是飛機的燈。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100s ISO:100
最後是一組其他場景的樣張。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50s ISO:125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1250s ISO:100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1600s ISO:100
焦距:3.97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8000s ISO:100
總結
綜合體驗下來,努比亞Z18作為今年的旗艦產品,沒有明顯的短板。外觀上,水滴屏+三面無邊框的設計保證了其91.8%的屏佔比,前後弧度的設計配上“紅圈”的點綴,整體觀感不錯;效能上,驍龍845+LPDDR 4X記憶體+UFS2.1儲存的組合也屬於旗艦級配置;續航上,3450mAh的電池容量與NeoCharge閃充的組合也讓人滿意。同時,ET技術的加入,也讓拍照和UI的體驗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而在同級別競爭中,它沒有屏下指紋和紅外人臉解鎖,卻擁有更好的拍照配置和ET技術。不過,讓人略感遺憾的是,目前ET技術在系統體驗中的顯性提升還比較少,希望在後期的升級當中可以開發出更多像“藝術濾鏡”這樣有趣的功能。 (本文首發鈦媒體,攝影、作者/智小云,編輯/項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