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訓營丨二期學員朱增輝:衛哲老師教會我的創業“兵法”!
朱增輝說:今年很幸運被「贏在 ofollow,noindex">中國 創始人特訓營」錄取,成為2期35名學員中的一員。
參加特訓營很重要的原因還是當年看央視「贏在 中國 」創業真人秀節目,被馬雲、史玉柱、柳傳志、王利芬等導師和創業者的創業精神所鼓舞。
當年對選手謝莉印象特別深刻,更巧的是2008年「贏在 中國 」第三賽季全國總冠軍謝莉正是我們這期的同學,也真是有緣分。
朱增輝和優米創始人王利芬老師合影
今年在優米APP上看到「贏在 中國 創始人特訓營」在全國招生,我看到衛哲老師、王利芬老師是我們特訓營的聯席院長,就果斷報名了。
很顯然,我是衛哲老師的鐵粉。
衛哲老師在 中國 具有將近20年的投資和運營管理的經驗,是嘉御基金的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
在他創立嘉御基金的前5年,衛哲老師是阿里巴巴的執行長。阿里巴巴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在衛哲老師的帶領下 ,阿里巴巴在2007年成功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好的,直入主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關於這次特訓營2期開課衛哲老師一上午的課程分享後我的一些感悟和總結,共有以下5點。
衛哲老師給特訓營學員授課
一、健身房“健身理論”
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在健身房去辦過會員卡,甚至還請過私教課老師,有些去健身的初心是想減肥,有些是想保持自己的身材,但是最終能堅持下來的人卻非常少。
衛哲老師給我們打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比喻:“比如你的初心是想去健身房減肥,要想達到減肥的目標,有三點非常重要。
一是你本人要有強烈的意願,二是要找到合適的健身教練,三是自己要自律持之以恆的堅持。
當然前面一、二點比較容易,最難的就是第三點的堅持了。
就好比我們參加特訓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一起來學習的初心是想提升自己的認知,將自己所學運用到企業實踐當中去,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其實最難的就是第三點,你是否將所學在工作當中去實踐,並做到持之以恆”。
老師講完後,我觸動非常大。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水滴石穿”的例子無不說明堅持的力量。
我們在健身房看到一個個好身材榜樣學員的背後是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持練習的結果,創業亦是如此 。
二、如何讓時間更有價值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是每個創業者需要認真思考的。
“懂得取捨是創業者要學的第一課。
比方說你的競品創始人的能力是80分,而你的能力是300分,但是你同時做了6件事情,平分到每件事情上的能力就只有50分了,而你的競品創始人雖然他只有80分的能力,但是他只幹了一件事情,那麼他的效率就會比你高。
你看似產品多,但是樣樣不精,只有做到細分領域的第一名,才有溢價權。所以 創始人要讓自己的時間做減法,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
衛哲老師的這個觀點我也是有很深刻的感觸,作為企業創始人,專注非常重要,聚焦自己有限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主營業務上,一切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創新產品。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人脈學會做減法,產品與服務學會做減法,自己的公務活動學會做減法...
慢慢的做完減法後,你會發現,你的時間專注在你所擅長的領域,成果比之前好太多,而你的人脈做完減法後,你會驚喜的發現,你周邊那三五好友比之前關係更好了。
朱增輝 和特訓營同學們在一起
三、你是否具備十倍思維?
“企業的發展規模與創始人的認知迭代速度成正比。不管你現在做的是哪個行業,試著問自己三個問題:
1、做到行業第一名你還需要什麼資源?
2、多久可以做到第一名?
3、做到第一名後能否將規模再放大十倍”。
衛哲老師在課堂上連問了三個問題後,我陷入了深思。
他說“當你逆向去思考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思維和現有思維會有極大沖突,會不一樣。
好比你企業的短期目標是三年IPO,那需要達到IPO的條件你還缺什麼,那就去補什麼,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維裡面要有“十倍”的概念。
當你把運營規模、效率、組織放大十倍的時候,你的思維一定會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突破”。
果真如此,其實我們創業很多時候會深陷其中,就好像鐵籠當中的小白鼠,每天都在不停的行走,其實我們沒有停下來去系統的思考,籠子其實是沒有出口的。
正所謂“選擇對了,就不怕路途遙遠,選擇錯了,停止就是進步”。
四、如何提高效率
“我每年要看很多專案,見過很多創業者,和我介紹公司的時候,基本上85%都會說公司目前有多大規模,市場佔有率如何,企業有多少員工,多少個分公司等等,我經常在他們說完後,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們公司的效率近三年以多少的百分百在遞增”。
衛哲老師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說完最後的反問句後,我想很多創業者都會對“效率”一詞突然之間重視起來。
“效”和“率”其實是可以分開來看的,做企業要有人效,開一個賣場,講究的是“平效”;“率”一詞講究的更多的是理性的資料,規模和利潤背後其實就是效率的極大提升。
阿里巴巴和日本7-11能如此成功,背後其實就是技術驅動效率的提升,運營能力的提升。
“創業初期,模式和戰略都是奢侈品,怎麼活下去才是重點,在你的產品或服務市場佔有率還不足30%之前,不要和我談經濟大環境對你的業務有什麼影響。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加油幹,提升效率,做大規模”。
老師這一番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反思。
五、使命、願景、價值觀的重要性
“夢想是一個人的,理想是一群人的,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定要非常清晰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
一個公司的使命也許一輩子也完不成,但是是一群人堅守的信仰。
比如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願景是可以實現的,它可以是企業3-5年的目標。
當企業完成階段性的願景時,進入下一個階段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願景,而價值觀是指導全體員工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
衛哲老師這番話我非常贊同。
“ 讓 中國 品牌更具競爭力 ”是和協的使命,“推動並實現智慧財產權商業化”是和協的願景,“誠信守信、自律利他”是我們企業的價值觀。
關於企業文化,創始人一定是企業首席的文化佈道者。
我很讚賞飛貸董事長唐俠先生一句話“價值觀不需要貼在公司牆上,應該植入員工心裡。如何植入?一群人一起持之以恆的踐行”。
朱增輝和衛哲老師合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五點是上次在江蘇衛哲老師給我們「贏在 中國 創始人特訓營」學員授課時我所做的課堂筆記總結,希望能對走在創業路上的創業者有所幫助。
如果你看完此篇文章也有所觸動,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 ——END—— —
贏在 中國 創始人特訓營
用進化戰勝焦慮,實現創始人突圍
只為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