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建校60週年 少年班校友馬東敏向母校捐贈一億元
9月1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少年班85級校友、百度董事長特別助理馬東敏女士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大捐贈一億元人民幣,並宣佈成立“薔薇科大發展基金”,重點用於少年班人才培養及母校學科建設、人才發展等。這筆捐款,是中國科大創校以來獲得的金額最大的單筆個人捐贈。
當天,馬東敏校友捐贈儀式在中國科大東區物質科研樓一樓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院士、校黨委副書記蔣一等校領匯出席了捐贈儀式。儀式由蔣一副書記主持。
(馬東敏女士個人名義向中國科大捐贈一億元人民幣)
包信和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向馬東敏校友表示熱烈歡迎,並向馬東敏校友在中國科大建校六十週年、少年班創辦四十週年之際慷慨捐贈表示衷心感謝。包信和說,中國科大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有自己的鮮明特色。科學研究方面,學校近年來取得了以量子資訊、高溫超導、語音技術、奈米材料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原創性成果。人才培養方面,中國科大迄今為止培養了73位院士,贏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譽,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中有約10%是科大畢業生。談到少年班時,包信和表示,實踐證明中國科大少年班是中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探索,培養了大批在科技、教育、高科技企業等領域的傑出人才。這些方方面面的成績離不開社會和校友的支援,尤其是在六十週年校慶之前,馬東敏校友的捐贈,體現了科大人反哺母校,展現了科大校友的家國情懷。
(包信和院士代表中國科大向馬東敏校友表示熱烈歡迎)
馬東敏校友在發言中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恩和難忘之情,“我一直感懷自己生長在一個幸運的年代,生逢其時。1978年國家批准‘少年班’,與中國改革開放40年同歲。那時起,更多的教育機會出現在了我們面前,給了我們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我在中國科大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讓我收穫了一生中最寶貴的知識財富。所以今天我一定要回饋母校,回饋少年班,這是我一生的榮譽。我一直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回饋母校,繼續支援中國科大的人才建設,相信學弟學妹們也將憑藉更強的創新實力贏得更多尊重。”
(馬東敏女士與包信和校長及校友交流)
談到此次成立的“薔薇科大發展基金”,馬東敏女士坦言,“薔薇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向陽而生且生命力頑強。它寓意旺盛的活力和希望。我們也要在這個極速變化的世界中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機會,幫助年輕人提升自己的創造競爭力。”
馬東敏還談到科技創新對國家發展和造福人類的重要性,她表示,作為新時代的科學企業家,不僅要重視研發投入、支援前沿技術創新,更要有能力和魄力不斷推動新技術的落地和應用,讓國家和人民真正享用技術帶來的福澤。
建校60年來,中國科大十分看重人才的培養。馬東敏提到,中國科大的同學們堅持科學精神,在眾多前沿學科領域向更廣闊、更深層次延伸,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最後,校黨委副書記蔣一與馬東敏校友共同簽署了捐贈協議。包信和校長代表學校接受捐贈並向馬東敏校友頒發捐贈證書,回贈了學校紀念品。
(包信和校長向馬東敏校友頒發捐贈證書)
出生於安徽合肥的馬東敏,15歲考入中國科大少年班。20歲赴美留學,獲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95年,馬東敏與同在美國留學的李彥巨集相識,並於當年結婚,5年後參與了百度公司的創立,並與李彥巨集一起打拼至今。二十多年來風雨同舟,伉儷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