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億融資這麼快就燒完了? “西十區”二手票交易遭遇提現難
使用者將自己的演出票掛單在一家名為 " 西十區 " 的二手票交易平臺上,由平臺統一管理交易,這樣的交易形式解決了不少人買了票沒空看的尷尬。根據西十區的承諾,自使用者提出提現申請後,票錢和押金都可以在 10 個工作日內到賬;但自今年初以來,大量使用者至今無法提現。作為一家老牌的二級票務平臺,西十區幾個月來深陷提現難的風波中。
公開資料顯示,西十區今年 2 月收到了一筆 2 億元的 C 輪融資。但客服人員對使用者統一解釋為平臺最近資金困難,需要等到下一筆融資注入後才能恢復使用者的提現功能。2 億元 C 輪融資這麼快就花完了?錢都花哪了?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聯絡到西十區 CEO 李明偉,但他以不接受電話採訪為由拒絕迴應。
對此,律師提醒,網路交易時要查閱平臺營業資質,保留交易證據,最大程度地避免風險。
票賣了錢卻提不出來
今年 5 月底,李先生搶到了兩張五月天 7 月 13 日在江蘇常州的門票,沒過多久,因為有別的安排與演唱會時間衝突,他決定把票賣掉以避免經濟損失。聽朋友介紹西十區是專門轉票的平臺,就註冊了賬號,將票掛在上面出售。" 當時認為專門的轉票平臺會比自己找買家或在其他二手平臺上更有保障。" 李先生說。
據李先生介紹,自己的兩張票每張票面價格是 355 元,掛單需要交 200 元的押金,因為平臺要收一部分佣金,他又提供了包郵服務,就把票價提高到 445 元出售。五月天的演唱會歷來都是一票難求,很快,李先生的門票就有人買下。
按照西十區的規定,在買家確認收貨後賣家即可申請提現,申請後 10 個工作日內到賬。
買家 7 月 5 日確認收貨,李先生隨即發起了提現申請,滿 10 個工作日後,李先生卻發現自己的錢沒有到賬,他通過西十區 APP 線上諮詢了客服,客服的解釋是:伺服器的提現出現故障,李先生可以在 9 月 15 日前提現。
9 月下旬,提現依然沒有到賬。李先生再次諮詢客服,對方表示是因為當前提現人數太多,需要耐心等待,但當月可以提現。
然而直到國慶假期結束,西十區方面給出的承諾依然沒有實現。這次,西十區的說法是,公司正在融資,提現要推遲到 10 月底。說法一變再變,李先生徹底失去了耐心,他將情況分別反映至上海市消協和工商局。消協表示,他們只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而李先生在交易中屬於商家,不在他們的保護範圍內;工商局則因為數額較小,只能對西十區進行提醒。
之後李先生撥打了西十區的客服電話,卻得到了更生硬的答覆,客服表示,公司已經知曉李先生分別向消協和工商局對公司進行了投訴,但公司目前沒錢,他只能等到年底。
門票轉出的錢和押金一起雖然只有 1000 元出頭,但李先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無法取出自己賬戶裡的錢。
只能訴訟解決?
李先生的遭遇並非個案,像他一樣提現遇阻的西十區使用者其實大有人在。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西十區無法提現的投訴就有 60 多起。根據這些使用者的說法,他們無法提現的金額都不大,在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有人甚至從年初就開始申請提現,客服的迴應均為需等待融資。在投訴平臺上,西十區的回覆更是千篇一律的 " 情況已經提交客服備案,請耐心等待 ",同時並未提出任何補救措施。
根據天眼查資訊顯示,西十區由上海愛有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並運營,今年 2 月獲得 2 億元的 C 輪融資,但公開資料未披露投資方。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西十區客服,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初的 2 億融資到賬後,部分使用者現金到賬,但其他使用者只能等到下一筆融資後才能恢復提現功能。
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付玉閣認為,使用者在平臺註冊和進行交易時都有相關協議條款,即雙方簽訂了電子合同;現在出現糾紛,因為是票務買賣,使用者首先要確定平臺是否取得了文化行政部門的營業許可證,若取得行政部門就無法干涉其行為,只能通過和解或訴訟解決。
目前看來,和解似乎無法達成一致,使用者若走司法途徑保障自身權益,訴訟時首先要考慮平臺是否有付錢的能力,如果是有錢不付,有可能存在主觀上的詐騙;若果真如他們所說資金困難付不出錢,就屬於民事違約。使用者可以個人起訴,也可以組織多人,推選代表,委託律師代理,降低維權成本。
7 年 5 輪融資怎麼花的?
記者在天眼檢視到,西十區自 2011 年成立起,已獲得 5 輪融資。成立之初獲蘇州強國創業天使投資了 500 萬元,2014 年 10 月獲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3000 萬元 A 輪融資,2016 年 1 月獲得來自創豐資本的 5000 萬元 A+ 輪融資,第四輪是去年 4 月首泰金信、華山投資、創豐資本創始人彭震的數千萬元 B 輪融資,直到今年初的 2 億元 C 輪融資。
第四輪融資未顯示具體數額,但顯而易見的是,西十區獲得的融資金額越來越大,間隔時間也從 3 年、1 年多變成不足 1 年。
C 輪融資雖未披露投資方,但此前有訊息報道,在 A+ 輪和 B 輪都投資了西十區的創豐資本,此輪繼續追加了投資,其創始人彭震當時表示,西十區的平臺優勢能積累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重要資料,他們看好西十區成長為行業的獨角獸。
而易觀資料顯示,西十區第二季度月活量從 3.4 萬降低到 2.4 萬,第三季度至今無資料收錄,它的競品公司摩天輪半年來月活持續穩定在 6 萬以上。
此前,西十區公關曾對媒體表示,目前西十區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佣金、廣告和卡券。盈利方式並不涉及使用者在平臺上交易產生的銷售款,但目前除了使用者無法提現,還有自稱是西十區前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爆料,公司已拖欠員工 4 個月工資未發。此訊息若屬實就很難解釋,為何年初多達 2 億的融資無法支撐使用者的提現申請,甚至連員工工資都無法及時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