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狂撒15億紅包不只是“賺吆喝”那麼簡單,算算你能分多少?
支付寶又發紅包了,這一次是15億。

進入12月,支付寶方面又釋出了“新任務”,完成任務的支付寶使用者可以瓜分15億獎金!最高為18888元!任務基本規則是線上下門店付款場景中使用支付寶作為付款方式,本月內累計15天完成任務即可瓜分15億獎金。
實話講支付寶的這次活動門檻並不高,因此網路上也興起了一波刷屏熱潮。知道你們比較關心15億紅包最終能分得多少,所以簡單巴拉巴拉算筆賬。
據阿里巴巴集團財報中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寶與其合資夥伴一起,在全球範圍內為約8.7億年度活躍使用者提供服務。

也就是說,支付寶在全球範圍內有8.7億年度活躍使用者。排除掉不夠活躍、不在乎紅包活動等情況的支付寶使用者,取7億作為最終參與並完成(活動門檻低,假設基本完成)瓜分支付寶15億獎金的使用者數,除掉幾個亦或是十幾個18888最高獎,那麼平均下來每個人能分兩塊多錢。(這裡3月底至今的大半年支付寶使用者增量資料沒有算進去)
不過按照支付寶此前類似的瓜分紅包活動的慣性,除了18888最高獎金之外應該還會有一些譬如說88元、666元、888元的獎金驚喜,同時,活動規則裡用的是“瓜分”而不是“平分”,因此最終可能1.68元,1.88元,2.88元之類的帶個8或者6的尾巴數字了。
相比較瓜分15億獎金活動,支付寶最新一期加碼的賞金紅包似乎更加受到關注。能拿多少賞金紅包完全靠自己去推廣了。筆者觀察到,支付寶賞金紅包存在花唄、餘額寶等不同形式的紅包,線上下支付場景中抵消這些紅包需要通過相對應的分之業務路徑。打個比方,領到10塊錢餘額寶紅包,必須在開通了餘額寶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這個紅包。此外,似乎支付寶非活躍使用者、新使用者領到的紅包都比較大。
在筆者看來支付寶狂“撒幣”、加碼賞金紅包無非基於以下幾點出發:
雙12線上線下大促聯動預熱
這個是最明顯的一個出發點。雙11狂歡購物節已然過去,在雙旦節、年貨節之前,雙12起到一個承接的作用,也是雙11真正意義上的返場。同時,雙12更具備線上線下聯動的因子。雙12臨近先派一波紅包讓使用者、商戶燥起來。
拉新、活躍使用者、賦能
支付寶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了8.7億年度活躍使用者,隨著螞蟻金服普惠金融方案的出海,一方面不斷為中國消費者海外支付提供便利,加大對各類線下場景的佈局;另一方面,支付寶瞄準新興市場等國家或地區,以“投資+技術+經驗”模式,向當地合作伙伴輸出技術,賦能生態,共同打造當地人使用的“支付寶”。因此螞蟻金服是有著遠大的巨集偉目標。

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在2016年10月16日的年會上曾提及,希望未來10年和合作夥伴一起服務全球20億人。
本土無現金方案的進一步落地
去年,支付寶曾提出了“無現金社會”的概念,支付寶希望完成商業消費、交通出行、公共服務三大領域90%場景都能使用移動支付的場景建設工作。

支付寶狂撒幣、加碼賞金紅包也是基於場景建設、使用者使用習慣培養而展開的。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關注科技網際網路,有趣、有料;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