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入門道
剛剛踏入產品的我,保持著自己的好奇心,並且有著初入職場的小白(本來就是)的那種一腔熱血。來到公司第一天,我就體會到了初創公司那種濃濃的團隊氛圍,也是我所一直希望的,“We Are a Team!”
所以,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踏上了產品這條“不歸路~”。
“入門”產品
所有新來的產品的第一件事兒,一定都是熟悉產品,包括我這種小白。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幹嘛,但是憑著一股子衝勁,搞吧!
毫無頭緒,萬臉懵逼是我最一開始的直觀感受,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但是不知道怎麼做,那種說不清道不明抓不住的感覺,讓我的“一腔熱血”無處施展。我就像深陷在一處泥潭之中,前面就是陸地,但是我怎麼也過不去,這種感覺一直困擾了我很久,但是,我肯定不會就這樣悶頭向前,我開始去學習,主動吸取一些東西,主動去培養自己的大局觀,產品思維。
我看PMCAFF,看知乎,看簡書,看各種大佬的分析與見解,看各種小白的體會與心得,也會經常在網上搜一些公開課,為的就是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因為理科出身,開發出身,所以我的邏輯性還是OK的,只是沒有一種很巨集觀的思維方式,這也是我一直在督促自己“升級”的一個點。
永遠不能不去閱讀
我所說的閱讀是一種廣義的閱讀,我給它的定義是“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並不僅限於書籍”。
閱讀書籍,閱讀產品,閱讀社會,閱讀人生...這樣做豐富的是自己,提高的也是自己。閱讀帶給我的是更加開闊的眼界,更加符合市場的產品思維,更加理性的思考方式,更加細緻的理解能力。這正是優秀的產品所要擁有的,也是我想讓自己擁有的,因為我要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
閱讀不僅僅是去讀,更需要的是理解,是領悟,是學習,所以這會更考驗自己的學習能力。一開始的我,比較心急,想去儘可能多的去吸取知識,但是正所謂貪多嚼不爛,看著書單上的十數本書,我其實一個都沒能看進去,因為根本沒有去思考,只是在“幹嚼”,沒有營養。突然意識到這點的我,讓我的速度慢了下來,讓我激進的心慢慢沉浸下來,我開始思考,開始用心去,用腦子去認認真真的考慮一個事情。
帶著“腦子”做事
帶著“腦子”做事,真的是一個好事兒。說不上豁然開朗,但起碼初窺門路,起碼有了一個很模糊的方向,哪怕這個方向模糊到你可能找不到,但是你心裡卻能感覺得到。我開始變得沒那麼慌張,沒那麼緊張,按照自己摸索出的一點路子,慢慢的完善著自己。
其實這個過程,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同事和老大的幫助,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教會了我總結,教會了我尋找方法,而不是直接給我一個解決方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就是這樣嘛,所以之後我也許會把我自己總結的方法也寫出來(大家看看就好,交流可以,請勿噴!),記錄一下。如果以後牛逼了,我也可以吹一波了~
“腦子”帶上了,並不代表就可以做好了,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學習,去摸索。我能想到這個過程有多艱辛,多痛苦,但是我不怕。就想我現在公司的老總在一次開會的時候說的一句話“我沒什麼可失去的,那我還怕什麼?大不了重新開始。”這句話對我啟發很大(不排除只是為了鼓勵大家),我這麼年輕,為什麼還要這麼患得患失?如果我在這個年紀都不努力,我什麼時候去努力?
態度決定一切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一切,我覺得作為一個從0開始的小白產品,不要眼高手低。不能因為看了幾篇文章,看了幾個競品分析,看了幾種產品的PRD就自認為自己懂產品了。產品的成長,在於你踩了多少坑又從多少個坑中爬了出來,在於你整體的邏輯思維和大局觀的逐步構建,在於你閱歷的積累。
不怕失敗,不怕困難,不怕前路所有的荊棘。既然選擇了一條道路,那就堅持走下去,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可以更加精彩。
慢慢成長的感覺真的很爽,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有自虐傾向。現在每一天都像是經歷了一場“腦暴”,那種透支之後的感覺就和打籃球打到精疲力盡的感覺一樣,雖然累,但是爽!真的很希望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也希望自己能快點成長,可以離我夢想的生活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