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11月報:金融、政務成主要場景,大型企業參與增多
作者:互鏈脈搏資深編輯·梁山花榮
11月份,加密貨幣遭遇雪崩,但區塊鏈應用專案披露熱度不減。
據互鏈脈搏不完全統計,2018年11月,全球共披露區塊鏈應用專案65個,環比增長27.5%。

金融依然是區塊鏈應用場景中最多的領域。互鏈脈搏統計資料顯示,11月披露的65個應用專案中,金融類21個,佔比高達32%。
在金融應用場景中,區塊鏈在跨境支付、轉賬結算等方面的解決方案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包括IBM、招商銀行、廣東自貿試驗區、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等在內的都在推進跨境支付、實時轉賬等相關業務。
比如廣東自貿試驗區在11月宣佈,已落地國內首單區塊鏈跨境支付業務和首個區塊鏈跨機構金融應用專案。
而另一個應用專案較多的領域是政務。11月,政務類區塊鏈應用專案15個,佔比23%。
在政務領域,區塊鏈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政務領域,資訊登記、確權和存證取證等方面。目前,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區塊鏈取證存證、河南省法院的電子證據平臺、廣東佛山禪城區的“社矯鏈”以及湖南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資訊共享平臺等均已上線,並投入日常使用。
而在海外,區塊鏈在政務領域的應用還包括了避稅調查和打擊逃稅,如泰國稅務局計劃採用區塊鏈技術和機器學習來進行避稅調查,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計劃通過區塊鏈技術打擊逃稅計劃,但與國內不同,其大多處於計劃階段,尚未見落地應用。
除金融和政務外,溯源也成為11月份區塊鏈應用較多的場景,佔比達到12%。
在溯源場景中,區塊鏈應用多集中在食品、酒類、乳製品及黃金等領域。如永輝超市、家樂福已經上線了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威士忌和五糧液也相繼宣佈啟動酒類溯源和質量管理平臺。
從應用方向來看,當前新增的區塊鏈應用主要集中在To B領域,11月份公開披露的專案中,To B的新增應用專案佔比高達95%。
實際上,隨著幣市大蕭條,公鏈的DAPP應用也隨之變得慘淡,短期來看,區塊鏈要想在To C端真正落地,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相比較之下,聯盟鏈和私鏈由於不用擔心政策監管風險,且節點少,准入門檻低,在短期內能夠快速滿足企業級應用,因而當前更多大企業將目光瞄準了To B端的應用。
事實上,在11月份新增的區塊鏈應用專案中,絕大多數業務主體都是大型金融機構、科技巨頭和地方政府機構,這意味著區塊鏈行業正從喧囂迴歸理性,隨著亂象終結、正規軍陸續登場,一個正本清源的區塊鏈3.0時代或剛剛才拉開序幕。
本文為【互鏈脈搏】原創,原文連結: ofollow,noindex">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6578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