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被判死刑的微軟是如何在10年後重新成為一條好漢的?
近些日子來矽谷初創企業 Y Combinator 聯合創始人 Paul Graham 2007 年發表的一篇題為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 《微軟已死》(Microsoft is Dead) 的文章在網上重新流傳。當年這篇文章頗受矚目,格雷厄姆認為,雖然微軟還在賺錢,但已經沒有人再害怕它了(Graham argued that while Microsoft was still making money, no one was scared of it anymore.)。
但上週五,微軟短暫奪回了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桂冠,自 2002 年以後微軟就再也沒有獲得過這個「榮譽稱號」了。雖然週一收盤時,該公司又下滑至第三位,落後於東山再起的蘋果 (Apple) 和正在崛起的亞馬遜 (Amazon),但近一段時間裡這三家公司基本上都在爭奪第一的位置,討論微軟到底是在第幾名已經沒有必要,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再忽視它。

鑑於 Graham 的這篇文章再次被刷屏,Graham 在 Twitter 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與他交談過的創始人們仍不認為微軟是競爭對手,但他也承認微軟現在的狀況更好了。
微軟的復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 2014 年初,當時說話風格更溫和的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取代了史蒂夫·鮑爾默 (Steve Ballmer) 擔任微軟執行長。

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的股價基本沒什麼變化。但在納德拉的領導下,微軟的股價表現一直好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 (S&P 500)。納德拉於 2014 年初接掌微軟執行長當天微軟股票股收於 36.35 美元。而本週一,微軟的股價已經漲到了 113 美元以上。
妙手回春
以下是納德拉的領導幫助微軟重回巔峰的幾個具體辦法:
從「Windows 為先」到「Windows+」。 老微軟痴迷於將 Windows 作業系統作為所有計算體驗的中心,儘管這個舉措有時會妨礙客戶的需求。
然而在納德拉的領導下,微軟將 Windows 留給了智慧手機,併為蘋果和 Google 控制的移動作業系統帶來了更強大的功能。它的工程師為開源軟體專案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而且該公司經常在開源許可下提供自己的軟體。雖然它仍然是一個 Windows 公司,但它已經在雲端計算、Windows 10 甚至在專利實施領域擁抱了開源 Linux,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移動為先云為先。 在納德拉的帶領下,微軟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公共雲資源提供商轉變為行業絕對領導者 AWS 極具競爭力的挑戰者。雖然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在雲端計算領域非常活躍,但納德拉將雲端計算作為一個更高的戰略重點,並改善了銷售人員的薪酬,以確保客戶最終使用微軟的雲服務。
納德拉通過披露商業雲端計算業務的季度財報來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力,這些收入包括在業界知名的微軟智慧雲的「三架馬車」,Azure、Office 365 和 Dynamics 365,以及被收購 LinkedIn。
儘管雲端計算業務耗費巨資,但他在資本支出方面保持穩定,這使得微軟有在全球開設許多資料中心的可能。
Griffin Securities 分析師 Jay Vleeschhouwer 在 10 月份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估計,在微軟 2019 財年,Azure 將產生 128 億美元的營收,超過 Vleeschhouwer 對微軟本財年整體營收預期的 10%。

對合作夥伴更加開放。 在繼續與 AWS 競爭客戶的同時,微軟也在努力使自己不那麼具有威脅性,而更多地把自己描述為成為一個不錯的合作伙伴。
上週在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的一次會議上,微軟執行副總裁 Jason Zander 被問及微軟 Azure 的獨特之處時,Zander 指出 Azure 產品組合的廣度,以及它與公司現有的資料中心協同工作的能力。他還談到了微軟如何看待自己的客戶:
「我經常告訴潛在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一件重要事情是,我們不是你們的競爭對手,」他說。「我們是來幫助支援你們的,在這個世界上,我想我接觸過很多客戶——他們不想一方面從供應商那裡獲得技術,另一方面反過來又得和這個供應商處於競爭關係。」
納德拉執掌微軟後,微軟也願意擱置長期以來的競爭形象。它與 Dropbox、Red Hat、Salesforce 甚至亞馬遜 (Amazon) 等競爭對手建立了合作關係。
減少對個人資訊的依賴。 在一些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談到監管大型科技公司時,微軟基本上沒有受到最強烈的批評。儘管微軟仍通過其必應 (Bing) 搜尋引擎和 MSN 系列網站擁有線上廣告業務,但其核心業務卻在別處。這意味著微軟收集和儲存使用者資料的動機不那麼明顯。
相比之下,Facebook 的股價今年大幅暴跌,因為此前該公司在如何使用和保護使用者資訊方面被爆出大量問題和醜聞。
今年早些時候,Facebook 和 Google 的早期投資者 Roger McNamee 接收 CNBC 採訪時表示:「我認為,微軟將擁有巨大的優勢,除非他們也被爆出在使用資料方面有重大問題。」("I think that until Microsoft has been caught doing something really bad with data, they have a huge advantage.")
內部的剋制和謹慎
Don Dodge 是少數在 2007 年發表文章 挑戰格 Graham 「微軟已死」論點的人之一。Dogde 在加入 Google 之前,曾在微軟擔任 5 年的業務開發總監。道奇對 CNBC 表示,微軟在 2018 年肯定不會死。
Godge 將 21 世紀頭十年微軟在股市表現不佳歸因於兩個問題:比爾·蓋茨 (Bill Gates) 的離開,以及美國司法部 (U.S. Justice Department) 針對微軟的反壟斷案的影響。
Dodge 說「內部的剋制和謹慎壓倒一切。」("The internal restraint and caution was overwhelming.")

「史蒂夫·鮑爾默離開微軟後,股市開始重新審視微軟,」Dodge 表示「薩蒂亞·納德拉真的沒有在產品方面做出多大改變,但他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看法。Azure 現在是第二大雲提供商,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第一。這只是簡單地將以往的微軟客戶從本地伺服器轉移到 Azure 雲伺服器,但其影響是巨大的,無論是從收入還是從市值來看。」
*本文編譯自CNBC ,原標題 How Microsoft bounced back, 作者 Jordan Novet,譯者 Eric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