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NAS: 備份功能
NAS 首當其衝的作用就是備份。對我來說,我需要進行備份的資料有個人的相片、工作的一些檔案以及自己的一些私人檔案,還有手機、電腦重要檔案的備份。
Time Machine 備份

對於 MacOS 系統來說,最簡單的備份方式是使用 Time Machine 進行備份。Time Machine 是系統級別的備份,會為你整個 macOS 系統硬碟進行增量備份。Time Machine 一般是搭配移動硬碟來進行系統的備份,但是 DSM 也可以開啟 Time Machine 備份的支援。


使用 Time Machine 進行系統備份時,第一次備份通常會非常慢,因為此時是全量備份。第一次備份完畢之後,後續的備份都是智慧的增量備份,此時備份就相對來說快多了。另外 macOS 上開啟了自動備份之後,整個過程幾乎是無感知的,電腦正常使用,系統也會每隔一段時間自動幫你備份,此時就不用擔心電腦上的檔案丟失了,即使誤刪也能找回來。
另外一點是,Time Machine 是全盤備份,意味著即使你的硬碟格式化掉了,那麼你也可以通過Time Machine 的備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當然這一點我沒有試過,具體好不好用就另說了。
伺服器備份
Time Machine 是 macOS 特有的功能,因此你只能用來備份 macOS 系統。那麼對於 Linux 或者 Windows 系統怎麼辦?別擔心,這一點群暉也幫你想到了。
群暉提供了一個叫做 Active Backup for Server 的套件來幫助你備份 Windows 系統以及 Linux 系統:

使用方式也相當簡單,你無需在 Windows 系統或者 Linux 系統安裝任何軟體就可以實現備份(實際上在 Linux 上群暉是通過 rsync 來實現備份的,而在 Windows 上貌似是 SMB )。在左側的 Tab 上選擇要備份的型別,然後點選建立,來到備份引導。每個備份可以選擇多版本、映象還是增量備份,這功能相當實用。假如你要備份的資料非常重要,那麼選擇多版本是一個非常保險的選擇。而如果你的資料並非那麼重要,那麼可以選擇增量備份。這樣只要源系統備份目錄有更改,它都會以增量的方式同步到 NAS 上,而不需要重新備份整個目錄。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為備份任務新增計劃,即開啟定時備份。這對於備份功能來說也是相當重要和實用的,開啟了之後,只要確保你源系統能夠被訪問到,那麼 DSM 則會在設定好的時間內自動地備份。
手機相簿備份
除了電腦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裝置需要進行備份,那就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手機了。手機裡面需要備份的資料通常是相簿、視訊。當然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人會有其他檔案需要備份,比方說文件,以及手機軟體的資料。但是對我來說後面這兩個需求幾乎沒有,所以在此不多說。
DSM 裡面有兩套軟體來幫助你管理你的相片,一個是 DS Photo , 一個是 Moments 。其中 DS Photo 更加偏向於幫助專業攝影師管理自己的攝影作品,你可以在 DS Photo 上檢視相片的元資料,以及進行簡單的編輯。而 Moments 則可以理解為群暉對標 Google Photos 的作品。它的功能與 Google Photos 很類似,兩者除了備份相片之外,還可以自動幫你進行相片分類,分類型別有按人臉分類,按場景分類,按地點分類等,你也可以設定自定義的標籤來管理你的照片。當然從功能以及準確性來說,還是 Google Photos 更勝一籌。
既然我們是在說手機相簿的備份,那就先來看看在手機怎麼通過 DS Photo 以及 Moments 來進行相片自動備份的。
在登陸了 Moments 之後,軟體就會引導你開啟自動備份功能,你可以在這時候開啟,也可以先跳過,在進入到 App 裡面,通過設定選單來開啟這個功能。
開啟了備份之後,就會立即為你的手機進行備份。以後只要你有拍攝新的照片,Moments 軟體都會默默地在後臺自動幫你上傳照片,而無需你自己手動開啟軟體。當然,由於 iOS 系統的限制,我發現 Moments 自動備份存在一定的延遲,也就是說,當天拍的照片不會在拍攝後立即上傳,即使是在 Wi-Fi 網路條件下。這個上傳時機有點難以琢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確實會自動備份,只是會有一定的延遲而已。除了 iOS 系統自帶的 iCloud 備份之外,其他 App 均存在這個問題。Android 系統應該不會存在這個問題。
在手機上備份好照片後,你就可以在 App 裡面以及網頁上看到備份的所有圖片了。網頁端的 UI 跟 Google Photos 也有點相似,右側是時間軸,照片則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這種展示方式也是現在主流的圖片網站的展示方式。點選圖片可以檢視照片的大圖,也可以瀏覽照片的一些基本元資料。但是沒有編輯照片的功能。


而 DS Photo 的備份流程跟 Moments 的差不多,在登陸了 DS Photo 後即可以在設定選單裡面開啟照片備份功能。設定選項跟 Moments 幾乎一致,設定完成後即可自動備份。
同樣地,圖片上傳完之後你也可以在 App 以及網頁上瀏覽照片。相對於 Moments 是根據人臉、場景、位置以及標籤來整理照片,DS Photo 則是根據資料夾來整理照片。我將自己用微單拍的照片放到 DS Photo 上,展示出來就是這樣子:


前面有提到過,Moments 很多功能其實是對標 Google Photos 的,但是相對於 Google Photos 來說,Moments 或者 DS Photo 的功能還是沒有那麼完善。最強大的照片管理工具還是 Google Photos,而且它可以無限量上傳高畫質圖片,最理想的方案就是使用 Google Photos 來作為管理照片的最終 Fallback 方案。畢竟 Google 需要特殊手段才能訪問到。但是 DSM 沒有比較直接的方式可以把照片備份到 Google Photos 裡面,而如果在手機端安裝 Google Photos 客戶端來備份的話,則又會碰到一個問題,想要備份到 Google Photos 上,你的手機需要能夠連得上 Google 。這在國內相當麻煩,因此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好在,DSM 系統支援虛擬機器的功能,這樣的話就可以利用虛擬機器來執行 Windows 系統,從而達到曲線備份照片到 Google Photos 的目的。具體方法將會在後面的虛擬機器章節講到。
Cloud Sync 備份
前面提到的備份都是從各種裝置備份資料到 NAS 上。但是 NAS 也只是一臺普通的機器,它也是使用硬碟去存資料,而硬碟也會存在損壞的情況。如果硬碟損壞了,那麼儲存在上面的資料都沒了,損失會非常慘重。好在,儲存在 NAS 上的資料可以進一步地進行備份,即往雲端備份。
Cloud Sync,顧名思義,就是備份資料到雲端,或者從雲端備份資料到 NAS 上的套件。配合像是百度雲這種網盤,可以實現異地備份。
開啟 Cloud Sync 套件後,點選新增同步就可以看到下面這些雲供應商列表了。市面上絕大部分雲網盤或者雲服務都能在這個列表上找到。比如我們常用的百度雲,阿里雲OSS,One Drive,Google Drive 等。如果你不用公有云,選擇自己搭建儲存服務的話,那麼 Cloud Sync 也支援 WebDav ,以及自定義的 S3 物件儲存。
建立一個同步任務的時候可以選擇同步方向,你可以選擇「雙向」,即無論是本地 NAS 的改動,還是遠端雲網盤的改動都會同步到兩邊,最終兩邊的檔案是一致的。而「僅下載遠端更改」則是指遠端雲網盤有增刪的話則同步到本地,而本地的增刪則不會同步到網盤。「僅上傳本地更改」則相反。
同時,建立任務的時候可以勾選資料加密,即資料在上傳到網盤的時候先進行加密,再存到網盤上。如果你想要讀取網盤上的檔案內容則需要通過群暉專門的解密軟體進行解密,不然無法讀取真正內容。同時,對於儲存在 NAS 的原始檔保持未加密的狀態,這樣在你本地你仍然可以免解密檢視你的檔案,而網盤上的檔案則需要單獨解密。
當任務建立完畢之後,你還可以為任務指定執行計劃,比如,設定每天晚上自動上傳檔案到網盤等。

一個比較常見的使用場景是,定時將 NAS 上的私人資料,比如照片,定時備份到網盤上,並且自動加密。這樣的好處是,私人資料不但儲存在 NAS 中,還有一份加密了的冷備份儲存在遠端伺服器上。如果你的 NAS 硬碟不小心損壞了,你仍然可以從網盤下載你的資料回來。而儲存在網盤上的資料即使洩漏了,對方如果不知道你的金鑰的話也不能做什麼事情。簡直是完美的備份方案。
當然除了備份資料之外,你也可以利用 Cloud Sync 來同步網盤上的資料,比如有這樣的場景是,你時不時會扔一些資源到百度網盤上(通常是別人分享的各種資源),然後希望能夠自動將這些檔案下載到 NAS 上。這種需求對 Cloud Sync 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只要設定好同步的資料夾以及開啟執行計劃,NAS 就會老老實實默默地幫你下載檔案回來。
總結
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備份軟體之外,DSM 還提供了其他的備份軟體,具體可以在套件中心中找到。上面列舉的只是我常用的,而且使用感受還不錯的一些套件。
對於備份這種事情來說,最關鍵的其實是服務的穩定。如果一個備份服務三天兩頭就要你去折騰的話,那這個服務可以說非常雞肋。因為使用者最主要的訴求就是要求它能夠長久穩定地執行,而且對於使用者而言是無感知的。
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看,上面的這幾個套件當中,執行比較穩定的,除了 macOS 的 Time Machine 備份之外,其他都相當穩定。Time Machine 備份表現很詭異,執行一段時間後有時會出現無法備份的情況。通常這種情況發生了,解決方案只能是刪掉 NAS 上的整個 Time Machine 備份目錄,然後重新進行一次備份。這樣有個缺點就是你會損失之前的備份記錄。不過 Time Machine 無法備份的時候是仍然可以使用 Time Machine 來訪問以前備份過的檔案的,所以即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你仍然有個彌補的方案,就是通過 Time Machine 訪問以前的備份檔案,將需要再次備份的檔案下載回來,最後再刪掉原來的所有備份,重新完整備份一次。
這種情況有一個解釋是,Time Machine 本身只是針對行動硬碟進行備份的,而不是通過網路進行備份。所以有可能是 Time Machine 本身的相容問題導致的。無論怎樣,使用這個服務的同學應當注意這一點,並不能百分百依賴這個服務。
另外一點我想說的是,對於 iOS 裝置的備份,目前來說還是相當有限,你只能備份圖片視訊,你無法備份其他檔案,比方說存在網易雲音樂的音樂檔案等,還有就是手機軟體的應用資料。當然這是因為 iOS 本身的侷限性導致的,並非群暉 DSM 不開發這樣的功能。iOS 上的手機應用資料的備份仍然需要用 iCloud 進行備份,可以說,iOS 裝置最靠譜的備份手段仍然是 iCloud 。這一點對於 NAS 來說算是一個比較遺憾的點。如果 NAS 可以完整備份整臺手機的所有資料,那麼實用性會大大增加。
但是無論怎樣,DSM 的備份功能對於我來說還是相當好用的,至少讓我不用擔心資料丟失的問題,而且有多份備份,無需擔心備份資料損壞的問題。從這一點來考慮的話,花這麼多錢買這樣一套服務,還是值得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