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設計的理解
以我對設計的理解,一個好的設計作品(這裡主要指平面設計),它必定是建立在對該設計所要表達含義的充分理解之上,設計的第一步,你要考慮你要表達的含義,在此基礎上,你才能夠進行第二步,採用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元素進行排列組合,再此過程中,你要考慮到設計的美觀性、簡潔性和它的直觀性,你往往要考慮到,設計作品整體的平衡性,任何一處都不能過重或過輕。
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許多人都容易忽略掉的一點,設計一定要緊密圍繞所要表達的主題,切勿過於追求華麗而忽視所要表達的含義,這一點是設計的大忌,一切設計都要完全服從於它所要表達的含義,設計中所要採用的任何一處元素都要有其含義。設計最首先要突出的,就是它的主題,你要讓閱讀它的人在最短的時間瞭解到你想要傳達的內容。
自己去做一個設計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人往往最清楚自己想要表達出什麼效果,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但如果從事的是設計行業,你經常要面臨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客戶要求的衝突,這也是我經常會遇到的最為苦惱的一件事。每個人由於成長環境、知識閱歷不同,所以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別,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學會與客戶進行溝通,我曾經問過一名設計師一個問題:“每次面對上級的要求,更多的會選擇去服從,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大佬們覺得,在客戶要求和自己想法之間要怎麼樣把握尺度?”然後,他回答我說:“你是否具備用你的專業知識與客戶或上司溝通,接受你設計的想法及這樣做的好處?如果有,那就可以了!如果沒有,要麼服從,要麼就去學習如果表達與溝通 ”從事設計行業,也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接下來,我想說的,如果想要有好的設計,那麼你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多去理解一般事物所具備的含義。你腦子裡積累的意象豐富了,那麼你是很容易做出一個好的設計作品的。
就像我,我在北京執勤的時候,每次在地鐵站等車,我都會盯住對面牆上的各種各樣的海報,我有一種習慣,當我看到一個設計作品,我會不由自主的去拆分它,嘗試去理解它這樣設計的合理性。
最後一點我要說的,就是靈感的產生。靈感的產生,我通常會認為,一切靈感都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生活的各個細節,你走在路上,或者坐在車上,你應該會有這樣的經歷,某一個瞬間,你看到一個事物,或者想到一個東西,然後腦子裡會突然迸發出一個奇妙的景象,我認為這是靈感的一個來源之一,這些靈感往往具有易逝性,這些想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被更為深刻的記憶覆蓋掉,所以,你要養成一個習慣,你要學會及時記錄你的想法,我認為這在很多個行業中都是一個共通的習慣,比如說寫作。你及時記錄下你的想法,你才能留住這些易逝的靈感。
靈感的另外一種來源,就是前面說的那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積累各種各樣的元素,學什麼知識都會有一個厚積薄發的時候,積累的多了,靈感不請自來。
說了這麼多,總之呢,設計於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希望我的對設計的理解能夠幫助廣大的設計愛好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