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2 正式版釋出;iPhone XS 系列發貨延後 2-3 周;三星 Note 9 在美國發生自燃事故 | 極客早知道

摘要
阿里巴巴等 12 家大資料企業發起個人資訊保護倡議;微軟和亞馬遜都在上海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歐盟將於 10 月 19 日裁決微軟是否可以收購 GitHub;B 站與 Discovery 深度合作,將共制內容並引進 145 部紀錄片;Facebook 前高管建立的照片分享社交應用 Path 宣佈關閉;Google 或將放棄 Windows Phone 的應用版本;蘋果或在研發支援 VR/AR 和全息內容的新頭顯;華為 Mate 20 Pro 鋼化膜曝光:曲面劉海屏、有望配備 3D 結構光;上海查處網約車非法案件 158 起,滴滴佔了 97 起
iOS 12 正式版已經發布,Siri Shortcut 上架 App Store
今天凌晨,蘋果正式推送了 iOS 12 的正式版本。iOS 12 是對 iOS 作業系統的一次重大升級,所有執行 iOS 11 的裝置都可以升級到 iOS 12,蘋果針對舊裝置的效能進行了優化,增加了如螢幕使用時間、通知分組、本地多人分享 AR 體驗、新的 Animoji,以及 Memoji 等新功能。
同時,Siri 捷徑(Shortcut)也正式上架應用商店,已下載 Workflow 應用的將自動更新為 Siri 捷徑。蘋果在其支援頁面釋出了《Siri 捷徑使用手冊》,目前只提供英文版下載。
iPhone XS/XS Max 發貨延後 2-3 周,已獲工信部入網許可
目前蘋果官網顯示 iPhone XS、iPhone XS Max 發貨時間由之前的 1-2 周延遲至 2-3 周,現在下單最晚可能要等到 10 月中旬才能收到貨了。根據去年的經驗,iPhone X 從預訂到收貨,在美國平均花了 5 周,在歐洲平均花了 4 周。
昨日晚間,新一代 iPhone 通過工信部入網許可。其型號分別為 A2108(iPhone XR)、A2104(iPhone XS Max)、A2100(iPhone XS),不過工信部未給出三款新 iPhone 的證件照。其中 iPhone XS、iPhone XS Max 將於 9 月 21 日正式發售。(來源:快科技)
阿里巴巴等 12 家大資料企業發起個人資訊保護倡議
昨日,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等 12 家大資料企業在杭州簽署《個人資訊保護倡議書》,12 家大資料企業中包括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在浙分支機構,以及阿里巴巴、杭州網易質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核新同花順網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等網際網路企業。
倡議書提出,公開透明處理使用者資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直觀的方式,向用戶明示個人資訊處理目的、方式、範圍、規則等。一旦發生重大個人資訊洩露事件及時告知使用者。同時,不使用「一攬子協議」的方式強迫使用者打包授權對個人資訊的收集,為使用者提供個人資訊申訴渠道、登出賬戶或關閉的途徑。建立可訪問、更正、刪除其個人資訊處理機制。不超範圍和約定,收集、儲存、使用、共享個人資訊;在個人資訊處理活動時,對使用者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來源:新華社)
微軟和亞馬遜都在上海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
昨日上午,2018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開幕,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宣佈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將正式落戶上海市徐彙區。同時,微軟宣佈《我的世界(Minecraft)》教育版將於明年正式引進入中國。
無獨有偶,亞馬遜 AWS 副總裁 Swami Sivasubramanian 也在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宣佈,亞馬遜在上海建立本地化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實驗室關注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以及對中國客戶在 AI 實施方面提供建議和諮詢。(來源:一財網、PingWest)
歐盟將於 10 月 19 日裁決微軟是否可以收購 GitHub
據外媒報道,就是否批准微軟公司以 75 億美元收購程式碼託管私有平臺 GitHub,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將在 10 月 19 日做出決定。
微軟希望收購 GitHub 以提升其雲端計算業務對於競爭對手亞馬遜的競爭力。歐盟委員會官方網站週一公佈的一份檔案顯示,微軟上週五要求歐盟批准該收購交易。針對微軟的該收購交易,歐盟競爭事務監管機構可以有條件或無條件地予以批准。如果該收購交易引發嚴重的擔憂,歐盟競爭事務監管機構也可以展開全面調查。
業內有人擔心地稱,GitHub 在被微軟收購後,可能比競爭對手更青睞微軟產品。為消除 GitHub 使用者的這一擔心,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表示,GitHub 將繼續是一個適用於所有公共雲的開放平臺。(來源:網易科技)
B 站與 Discovery 深度合作,將共制內容並引進 145 部紀錄片
B 站於昨日宣佈與 Discovery 達成了深度合作,其中包括 145 部紀錄片,200 小時的獨家內容以及內容共制方面的計劃。
目前 B 站已正式上線了 Discovery 專區。據瞭解,這 145 部 Discovery 紀錄片以及 200 小時的獨家內容將於年內在 B 站陸續上線,題材涵蓋求生探險、科技、歷史、動物等多種型別。
目前,B 站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和播出平臺之一。B 站副董事長兼 COO 李旎表示:「紀錄片已經成為 B 站內容生態的重要一環,使用者對於優秀的紀錄片內容也越來越渴求。此次 B 站與 Discovery 的深度合作,除了上線豐富的版權內容以外,我們也期待探索比如內容共制這樣新的合作模式,根據年輕使用者對紀錄片內容的喜好,共同推出更多優質原創內容。」(來源:TechWeb)
三星 Note9 在美國發生自燃事故:使用者已提起訴訟
據《紐約郵報》報道,本月早些時候,三星 Galaxy Note 9 智慧手機發生自燃事故,一名使用者已就此提出訴訟。一名叫戴安娜·鍾(Diane Chung)的房地產經紀人在訴訟中稱,9 月 3 日她正在使用 Note9 時,手機突然變得「非常熱」。報道稱,當時她用完手機後將其放在手提包裡,但很快聽到「刺耳聲響」,然後她看到包裡冒出濃煙。
三星在一份宣告中說:「三星非常重視客戶安全,我們可以為美國數百萬 Galaxy 系統裝置的質量打包票。迄今為止,我們尚未收到任何涉及 Galaxy Note 9 裝置類似事件的報道,我們正在調查此事。」(來源:新浪科技)
Facebook 前高管建立的照片分享社交應用 Path 宣佈關閉
照片分享社交應用 Path 在其官網發公告稱,很遺憾 Path 將於 10 月 18 日正式終止服務。Path 是一家來自舊金山的公司,主打圖片分享和訊息服務,其創始人為前 Facebook 高管,曾聯合開發 Facebook Platform 和 Facebook Connect。Path 成立於 2010 年,成立之初的 Path 即宣佈獲得種子輪融資,其後至 2014 年 1 月,Path 共獲得 6 輪融資,計 6620 萬美元,在其鼎盛時期,Path 擁有約 1500 萬用戶,谷歌也曾在它成立幾個月時試圖以 1 億美元價格收購 Path。
目前 Path 的具體關閉時間表為:9 月 17 日通知不再繼續提供 Path 服務;10 月 1 日將無法從 iTunes 和 Google Play 上下載此應用;10 月 18 日服務正式終止。(來源:獵雲網)
Google 或將放棄 Windows Phone 的應用版本 
Windows Phone 失敗的最大原因是缺少應用程式,各大廠商的應用在 Windows UWP 平臺上體驗早已經是聲名狼藉,昨日有使用者發現,Google app for Windows 10 已經無法在手機版微軟應用商店查詢到,在已經安裝的 app 上執行搜尋,也將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當 Windows Phone 使用者嘗試使用 Google 搜尋應用時會返回「連線失敗,稍後再試一次」的錯誤提示。使用者至今沒有發現任何能繞過錯誤的權宜方法。作為 Android 的開發商,Google 從來不是 Windows Phone 的熱情支持者,它的流行應用 Gmail 和 Google Maps 從未在 Windows Phone 上釋出。(來源:Solidot)
蘋果或在研發支援 VR/AR 和全息內容的新頭顯
近日 Patently Apple 在歐洲又發現了蘋果的新專利,該專利與傳說中的蘋果眼鏡密切相關,專利中的頭戴裝置不但支援蘋果主推的 AR,還一併支援 VR 和全息內容的顯示。專利詳細描述了蘋果的光波導方案,與 Magic Leap 的兩層光波導方案相比,蘋果可以顯示遠中近三層影象平面。
蘋果表示,這種透鏡是可調的,且頭顯能使用 Siri 進行控制等。該專利於 2018 年第一季度提交,於 9 月 13 日在歐洲釋出。(來源:雷鋒網)
華為 Mate 20 Pro 鋼化膜曝光:曲面劉海屏、有望配備 3D 結構光
據 AH 報道,一批號稱是華為 Mate 20 Pro 的鋼化膜在網上出現,進一步證實了該機採用劉海屏、曲面設計,同時下巴非常窄。額頭元件共有五個開孔,除了必要的聽筒、前攝,還無法確定是否配有 3D 結構光元件,儘管可能性相當高。
結合昨日洩露的保護殼資訊,Mate 20 Pro 背面是一顆方形攝像頭模組,預計三顆攝像頭採用 L 形排列,指紋取消或者採用螢幕指紋技術。介面方面,未保留 3.5mm 耳機孔,看來要和上代一樣支援 IP67 防水了,螢幕可能為 6.25 英寸,劉海寬度 6.8mm,下巴寬度 3.8mm。(來源:cnBeta)
上海查處網約車非法案件 158 起,滴滴佔了 97 起
昨日,據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海交通」發文稱,針對網約車平臺存在不合規經營的現象已嚴重影響了乘客和社會安全穩定,市交通委執法總隊於近日聯合公安和行業管理部門對滴滴(上海)公司開展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查。

上海市交通執法部門共計查處各類網約車非法案件 158 起,其中涉及滴滴平臺案件 97 起,其他平臺案件 61 起。(來源:上海交通)
題圖:蘋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