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設計語言的高階感:極簡主義為形,聚焦內容為核
潮流是隻能等不能追的,這和站在火車站等火車是一個道理:乖乖留在站上,總會有車來,至於剛開走的車,泛泛之輩們是追不上的。不同的消費時代,也有不同的內容消費潮流,有人引領,有人追逐。
資訊大爆炸時代,初期獲取內容的新鮮感消退後,隨之而來的是資訊過載帶來的焦慮越來越多,獲取到的有效內容越來越少;粉塵化閱讀帶來的噪音越來越多,純淨的網路環境越來越少。使用者開始自動遮蔽資訊,更有甚者選擇解除安裝應用。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重新洗牌不可避免,為了留住使用者,網際網路產品們開始了新一輪變革。
而在這樣一個充滿變革的的時代裡,百度的做法是放棄對現有互動的優化,選擇重構。百度使用者體驗中心(UXC)為此重構了百度全線移動產品的基礎互動框架,並設計出了具有包容性和百度獨特性的品牌風格、設計語言。
在12月9日,這套在百度內部代號:“高階感”的設計,憑藉“以聚焦內容為理念的設計語言”斬獲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百度也成為第一家在網際網路產品體驗設計方面獲此獎項的網際網路企業。紅星獎被稱為“中國設計界的奧斯卡”,是中國唯一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獎項。

百度“高階感”設計
01
為什麼百度設計拿到紅星獎
“設計感”最早是時尚設計界的潮流,設計界傳奇人物Massimo Vignelli 為紐約地下鐵的114座車站設計了極簡而實用的標識系統。他告訴人們:“統一規格,人們才不會迷路”。
擁有搜尋、知道、百科、貼吧、地圖等眾多產品和億級使用者的百度App也不亞於一座大型城市交通網路。而百度這套得獎的“高階感”互動設計,用極簡主義重構了百度全線移動產品的基礎互動框架,為使用者提供了視覺和體驗上極簡而實用的標識,比谷歌採用的新版"All-White"的設計語言還要早一年提出。

與物質主義過分追求色彩豔麗不同,“高階感”設計,不會刻意營造色彩繽紛的效果,以減少人們視覺壓迫感,營造出更適合內容消費的環境 ,同時更利於優化整體視覺空間,以及縱深感視覺效果營造。
設計語言中,最美的設計,就是返璞歸真,這一理念,在家裝設計、平面設計、軟硬體設計中都是共通的。
百度App的這套“高階感”設計之所以能拿紅星獎,也要歸功於其遵循著返璞歸真、刪繁就簡的設計理念,兼顧了介面的美觀性、創新性、實用性、經濟性以及環保性。其行業標杆意義更為深遠,給仍在應用設計方面探索的同行提供了參考準則。
02
極簡主義打造“高階感”設計
在《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日本社會發展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人們的消費習慣、生活、審美髮生了變化,從追求好的、貴的、奢侈的轉變為追求更能代表自我、本真的東西。
“斷離舍”盛行起來,此時的流行風格是以無印良品、優衣庫為代表的性冷淡風。最近幾年,這股性冷淡風也跟隨時尚品牌吹到了國內。追趕時尚潮流的年輕人紛紛被MUJI們的高階感迷倒,潮流不可逆。
網際網路行業,將“高階感”與產品結合最早的是喬布斯,蘋果至今仍然為手機的高階感代言,影響了一眾國產手機。
如今,“高階感”設計被百度運用到網際網路產品體驗設計中。
傳統PC時代的介面設計不再適用手機介面,為了給手機上網使用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百度的互動設計也是從0開始打怪升級。
1、頁面佈局上:
在結構設計理念上,“高階感”採用了柵格化設計。柵格化設計理念來源於城市規劃師塞爾達(Cerda),他在對巴塞羅那進行城市規劃時,預測到了未來城市所需馬路的形態。以適合快速交通工具執行的直線道路為基礎,將巴塞羅那規劃成為嚴謹和理性的模組空間。


百度的“高階感”設計將頁面設計為12n的“柵格”結構。在手機螢幕上最優化的容納了“舒適邊距”“三圖”“單列文字”等排版元素。百度APP,與PC介面遊樂場式冗雜的資訊呈現形式大為不同,也比探索時期的介面設計有了更大改觀,提升了使用者閱讀體驗,也給予不同來源資訊平等展示的機會。

2、視覺體驗上:
“高階感”設計不僅在設計元素、icon上追求極簡主義,在用色方面,也非常剋制,不追求色彩衝擊和表象審美。讓使用者聚焦到內容本身,不喧賓奪主,避免繁雜的色彩分散使用者的視覺注意力。

比如百度網盤在其9.0版本時,就已經開始使用一些清新的顏色,對介面視覺權重進行配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搜尋標題,在2017年之前。全世界的搜尋引擎標題都是藍色。這是繼承自網際網路起源時代的PC連結設計。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操作和點選都是模組化響應。藍色連結已經失去存在的意義,但是使用者對長達20年的視覺習慣有很強的慣性。
據百度內部相關人士透露:“高階感設計團隊經過3個月*9組的小流量實驗後,確認了去除藍色字型對使用者體驗的正面影響,並在2017年8月上線。”時至今日,我們發現國內外很多搜尋引擎都已在逐步改為黑色字型。從結果來看,使用者對改版之後簡潔大氣的“高階感”設計風也是滿意的。

設計語言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進化的,百度整套設計著眼的是未來流行趨勢,對於崇尚三宅一生、用著MUJI、iPhone的95後、00後而言,極簡風是他們的審美方向,“高階感”是他們的個性追求。
誰能抓住年輕人的“眼睛”,誰就能在年輕使用者爭奪戰中先下一城,不僅僅是百度,國外如谷歌、Facebook,國內如騰訊、網易等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進行“高階感”產品設計的探索和改變。
03
內容聚焦是核心
近幾年崇尚的資訊流,機器根據使用者標籤推送文章,讓使用者對閱讀沉迷的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了同質化資訊過載的困擾。使用者需求是多變的,沉迷情感文章的使用者幾個月後也許開始對科技文章感興趣,缺乏智慧的機器無法準確判斷使用者需求變化,未來的閱讀消費一定是以使用者為主,以內容為核心,進行內容消費升級。
百度App11.0版將從“搜尋+資訊流”模式升級到“綜合性內容消費和服務平臺”,可以提供從圖文、圖集、全景圖到短視訊、小視訊、直播、貼吧、動態、小說等豐富多元的內容。
百度副總裁沈抖表示:“內容行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內容質量、形式和載體的變化上,隨著使用者需求的日益多元,也對內容生態建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聚焦內容方面,改版後的百度App主要體現在:
1、理性佈局迴歸內容本身:
前文中提到柵格化的頁面設計,給使用者以視覺上的“高階感”,此外,柵格化設計的頁面佈局更為清爽,沒有多餘、繁雜的資訊打擾,使用者喜歡什麼內容,頁面就呈現什麼,讓使用者聚焦內容本身。

2、統一整體風格強化內容主角:
百度App黑白、極簡主義的整體風格,沒有花哨的顏色干擾,使用者注意力更聚焦在內容上;百度知道搜尋結果一目瞭然,清爽簡潔。

3、使用功能迴歸易用性:
即使產品內容有吸引力,但如果產品功能太過複雜,依然會迫使使用者“棄坑”,所以功能易用和內容有吸引力兩者是連貫的。百度App相容500多個產品模組,方便使用者上手使用,兼顧了視覺設計、功能、結構、內容的一致性。

百度“高階感”設計已經基本實現了百度系所有產品的覆蓋,為更多對內容有深度需求的使用者提供了一致性的服務體驗。
04
引領AI時代設計風向
使用者與資訊的互動方式從PC時代的被動式,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沉浸式,即將步入AI時代的交融式。也就是說,在AI時代,使用者與智慧產品進行互動時不需要站在它面前、注視它、或佔用雙手,只需在一定距離內釋出語音指令,就可以獲得服務。
比如時下熱門的智慧音箱,智慧穿戴。從設計方面看,這類智慧產品外觀設計上以極簡主義為主。而引領軟體設計“高階感”風潮的百度設計,也將在AI時代,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視覺、內容體驗,比如使用者在使用百度APP通過百度搜索語音提問後,呈現在使用者面前的是清爽的“高階感”頁面和使用者所需的答案內容。
網際網路產品“高階感”設計變化背後,是內容消費升級的趨勢。產品的本質是為使用者服務,而產品設計風格的變化,是為內容消費升級服務。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PC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還是AI時代,百度提供內容和服務的本質不變。
正如百度設計體驗委員會主席關岱鬆說:“真正可長期發展的設計,從來不是模仿別人,而是找到你自己。“高階感”的設計是表象,靈魂是使用者和百度,我們致力於通過內容聚焦、刪格化、一致性的“高階感”設計,讓複雜的資訊世界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