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暴跌80%之後為啥還能這麼樂觀?這些億萬富豪告訴你
Mike Novogratz(對衝基金傳奇人物)、Jim Breyer(Facebook早期投資者)和Tim Draper(德豐傑(DFJ)投資基金創始人,矽谷風投教父)都是傳統金融市場的億萬富翁投資者,同時還是加密貨幣領域著名的長期投資者,他們對加密貨幣的長期發展趨勢一直持樂觀態度。
這些投資者如何能夠在加密貨幣行業價值全面下跌85%之後繼續保持對該行業增長的積極態度?
關於市場週期
在很大程度上,知名個人投資者能夠處理好新興資產類別和高風險資產的嚴重虧損,如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因為它們只佔其財富和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
與房地產和其他傳統市場一樣,富有的投資者有能力持有資產和房產,即使是在市場意外崩盤或出現熊市的情況下。
但是,需要快速套現來支付日常運營和支出的普通散戶投資者和個人交易員除了出售其投資組合中持有的大部分高風險資產外,別無他法。
在熊市中,散戶交易者通常會遭受重大損失,因為他們無法承受幣價下跌80%至90%的局面,因此被迫平倉。相比之下,億萬富翁投資者和大型機構則可以奢侈地持有並維持自己的投資組合。
或許,比特幣的歷史表現是一個更大的因素,讓高淨值個人對加密貨幣市場的長期增長保持相對積極的態度。
在過去的9年裡,比特幣經歷了5次泡沫破裂後的反彈週期,這種占主導地位的加密貨幣在這些暴跌中平均下跌了約85%,之後都反彈至歷史新高。
比特幣的價值從1.95萬美元下跌了82%左右,而如果下跌85%,那麼比特幣將處於2950美元左右。
在華爾街,目前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大多數知名投資者都經歷過許多週期,比如加密貨幣的泡沫-崩盤-反彈模式,對於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者來說,這種週期並不顯得不典型。
今年的市場也向投資者證明,加密貨幣作為一種資產類別並不是一時的潮流,因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企業和主要金融機構都在繼續構建和加強圍繞該資產類別的基礎設施,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和洲際交易所的努力就是一個例證。
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吉姆•佈雷耶(Jim Breyer)補充稱,全球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正蜂擁至區塊鏈領域,做空該行業並非明智之舉:
“許多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深度學習的博士生和博士後都在研究區塊鏈,因為他們對區塊鏈到底意味著什麼非常感興趣。你絕對不會想和世界上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對賭。
問題是,市場什麼時候會恢復?
平均而言,比特幣用了67周時間才從過去5次重大調整中復甦,並創下歷史新高。從比特幣達到1.95萬美元起的第67周,將是2018年第二季度。
過去的經歷並不能保證加密貨幣領域未來的表現,但它提供了一個線索,說明市場通常如何表現,以及如何經歷激烈的拋售週期而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