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列傳:第一“槓精”現形記
幣圈從來不缺炒作,更不缺自我炒作。
最近,自稱為“中本聰二世”的廖翔活躍在各個區塊鏈媒體群中,一言不合就罵質疑者是“傻x”,是“水軍”。
事件的起因來自廖翔的一條朋友圈。
12月1日,比特幣黃金(BTG)創始人廖翔在朋友圈表示,將在未來一個月把所有比特幣金賣出,換成比特幣,徹底將位元金交給社群。
他表示這一做法是在向中本聰致敬,還把名字字尾加上了“中本聰二世”。
這一訊息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反感。
不少人認為,廖翔所謂的“放權”,不過就是換個方式割韭菜而已。
幣圈“耿直Boy”陳偉星也在微博上吐槽:“既然你不想幹了,你弄走的錢,能不能‘交還社群’?”
面對多方質疑,廖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在幣價低點時賣出我個人合法持有的BTG,怎麼就砸盤割韭菜?
BTG分叉時沒有融資,沒有拿過任何人的一分錢,又怎麼是跑路?”
1
早在2010年,就有做加密解密工作的網路程式員向廖翔推薦了比特幣,但當時的他只覺得都是炒作。
彼時的他,還在傳統電子製造行業打拼。
但是,實體制造業市場已經達到飽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獲利已經是奢望,而虧損才是常態。
隨著比特幣越來越火爆,廖翔開始研究並瞭解與比特幣相關的資料。
在他看來,比特幣跟炒作普洱茶有著相似的道理。
這一次,他不想錯過“賺快錢”的風口。
有電子製造業的背景,他顯然比比特幣礦機領域的早期投資人更具優勢。
但他聰明地選擇了“廣撒網”原則,註冊了幾乎涵蓋整個比特幣生態的多家公司,包括礦機、晶片、礦池、比特幣ATM機、錢包、交易所等等。
他也從中賺取了不少利潤。
隨後,他發現由於比特幣只能由ASIC礦機開採,高昂的礦機費用令大型礦池掌握了大部分挖礦雜湊率。
這逐漸違背了中本聰所提出的去中心化的願景。
去年10月,廖翔和他的團隊主導了比特幣硬分叉,在第491407區塊誕生後與比特幣拆分,從而產生了一個名為比特幣黃金(BTG)的虛擬貨幣。
BTG獲得了比特幣Core和Blockstream團隊的支援,後兩者希望以此來打擊BCH和隔離見證。
BTG的白皮書中曾提到,“位元黃金的出現是為了保護比特幣,保護它主要加密貨幣的地位”,並非想要取代比特幣。
與比特幣不同的是,它不使用SHA256演算法,而改用Equihash演算法進行挖礦。
但是,這一想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
畢竟顯示卡挖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之前的以太坊可以用通用顯示卡進行挖礦,Zcash也可以用顯示卡進行挖礦。
但是,顯示卡礦機就能避免算力集中,實現去中心化挖礦嗎?
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礦場依然能憑藉低廉的電費和多個顯示卡的同時執行掌握大量的算力,從而將個人礦工算力排擠出局。
無論是顯示卡還是礦機,都難以避免中心化的形成。
2
雖然憑藉著對中本聰思想的迴歸和反對BCH讓廖翔賺了一大波好感,但這波好感很快就被各種負面訊息敗光。
在BTG推出後不久,就出現了嚴重的安全漏洞。
據BTG團隊的推文稱,他們的雲端面臨很強的DDoS攻擊,每分鐘達到1000萬個請求。
網站一度停止運營,但依然無法阻擋攻擊。
隨後,BTG又遭遇了“雙花攻擊”問題。
據報道,一名惡意礦工劫持了BTG網路至少51%算力,在向交易所充值後迅速提幣,繼而撤銷了此前的充值交易,成功實施雙重支付攻擊。
根據初步統計,此次攻擊造成了高達12000個BTG的損失。
比特幣交易所Bittrex將這一損失歸咎於BTG的演算法。
目前,BTG已從Bittrex退市。
在技術方面,BTG團隊似乎也並不成熟。
除了對演算法進行修改外,其餘程式碼幾乎全部抄襲比特幣的程式碼。
根據BTG官網的團隊介紹,首席開發人員是一個名為“H4X3ROTAB”的匿名開發者。
據天涯社群的爆料稱,這位92年的開發者曾在百度貼吧中編寫指令碼進行盜號。
最初註冊百度貼吧的使用者大多都使用弱密碼(例如123456,111111等)。
他便利用百度登陸的漏洞,編寫了一個名為“貼吧狩獵者”的盜號機。
通過這個盜號機可以自動收集某個貼吧中發帖和回帖的ID,並對他們挨個試某個特定的弱密碼。
即使只有10%的人使用該密碼,上千個ID中也能有上百個ID被盜。
但是,除了這一次的黑客行為外,再無其他程式開發成果。
在BTG分叉的前幾天,他還曾發帖懸賞250個BTG編寫重放保護的程式碼,其開發能力令人懷疑。
此外,根據江卓爾的爆料稱,BTG團隊在開發期間曾預挖20萬枚BTG。
廖翔在《十問分叉幣位元金》中也承認了預挖的事實。
但他稱這一行為了是為整個專案募集資金,收取1%的手續費,這個數量僅佔BTG總數的1%。
Coinbase也對這一預挖行為做出了警告,稱BTG團隊甚至沒有公開最終程式碼,這將會是嚴重的風險隱患。
根據非小號行情顯示,BTG目前的價格為15.02美元,較最高點的409美元,已經跌去了近96%。
3
雖然在技術方面,BTG並不佔優勢,但憑藉廖翔的“嘴炮”,硬生生地為BTG帶去了不少的關注。
但是,廖翔對於投資者的態度很難看出他的誠意。
在此前幣世界舉辦的公開課上,廖翔不僅沒有分享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甚至還分享無關緊要的吃飯唱歌的小視訊。
部分聽眾希望能夠得到尊重,結果反而引得他開始大罵群友,甚至爭吵起來,最終選擇退群。
不少投資了BTG的投資者表示:“看創始人的素質就知道BTG肯定是垃圾”。
除了“嘴炮”投資者外,他“碰瓷”最多的當屬BCH社群。
他在接受採訪時曾直言BCH就是一場騙局,內在價值為零。
由於位元大陸主導的高度中心化,甚至連擴容至32M都是沒有必要的努力。
早在去年,閃電智慧就ASICBOOST專利申請一事曾起訴位元大陸。
事件的起因是在位元大陸在申請ASICBOOST專利公示階段,閃電智慧聘請律師對專利進行比對後發現與HASHFAST公司的TIMO在2013年申請的ASICBOOST專利幾乎完全一樣。
針對位元大陸的不當專利申請,閃電智慧對此提出合理質疑。
但是,由於ASICBOOST的專利申請存在諸多漏洞和缺陷,並不屬於侵權範圍。
最終這起訴訟也就不了了之。
但雙方也結下了樑子。
隨後,今年5月臺北舉辦的“連結未來”高峰論壇會議上又與“澳本聰”(CSW)產生激烈衝突。
衝突主要集中在關於CSW的中本聰身份真偽的討論。
廖翔提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中本聰的身份,如果不能出示相應的私鑰就無法證明中本聰的身份。
那麼人人都可以是中本聰。
就在這次大會結束後的第二天,BTG就遭遇了“雙花”攻擊,廖翔也因為此事與吳忌寒發生了正面衝突。
吳忌寒在Twitter上表示稱被告知廖翔正花錢請記者報道此次攻擊由位元大陸發起。
他質疑此次的攻擊可能是由廖翔自導自演,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
廖翔迴應稱只有位元大陸有EquihashASIC礦機,有能力攻擊所有采用Equihash演算法的鏈,還稱“只有吳忌寒這樣的下三濫才會幹出這樣栽贓陷害的事情”。
如果說廖翔的BTG對於整個比特幣社群真的有貢獻,那麼偶爾的“嘴炮”也並不是無法容忍。
但是,打著比特幣分叉幣的旗號,卻依然無法解決比特幣擴容的根本問題。
那麼,分叉幣存在的意義也是一個問題。
一言不合就在群裡開罵,也充分體現了廖翔的素質低下。
他本人在採訪中對自己的表現甚至“打滿分”。
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
但是,這樣的人越多,幣圈也就越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