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招聘會落地武漢,釘釘為何“不務正業”力推新校招?
9月14日,阿里釘釘“新校招”超級招聘會在武漢大學召開,這不是阿里釘釘自身的校招,而是其“新校招”解決方案的第一次大規模試水,在阿里釘釘的組織下,一共有超過100家來自全國各地的酷公司來到超級招聘會現場,同時有超過1000家公司通過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招聘會。參加釘釘超級招聘會的不乏頂尖名企,比如中建三局、海底撈、魯花集團、好未來教育、御泥坊、快手、鬥魚、阿里巴巴,就都是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

超級招聘會的新形式和1000+名企,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事後統計資料顯示,超級招聘會現場有4000+人蔘加,線上線下則有1萬+人次,釘釘超級招聘會武漢初戰告捷。

6月24日釘釘在深圳召開2018“新工作方式”超級釋出會,釋出了多個行業解決方案,包括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專屬釘釘”、新零售解決方案“智慧導購”,以及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釘釘新校招”,當時“羅超頻道”有到現場參加這個釋出會,事後雖然沒針對“新校招”進行專門報道,不過對其記憶猶新。
阿里新校招本質上是面向校招這個特定場景的招聘解決方案。在介紹阿里新校招解決方案時,我們先看看傳統校招有什麼問題。
10年不變的傳統校招
中國企業的人才主要有三個來源:校招,社招,以及獵頭。校招是中大型公司十分關鍵的人才獲取方式,反過來也是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黃金機遇,如果錯過了再找工作就會難上加難,而每年的校招都是在9、10月啟動,11-12月進入高峰期,春節前應屆生基本都會拿到心儀的offer。第二年開春,有的企業會再去掃一遍“撿漏”,因為考研成績公佈,很多落榜的考生會選擇工作。

然而傳統校招模式,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傳統的“擺地攤”方式。一般來說企業會通過線下宣講會的形式來推介自己,參加的學生如果感興趣就可以到招聘網站投遞簡歷,經過篩選後就有筆試機會,此後經過多輪精心設計的面試,就有機會得到企業的offer。這個中間存在很多問題:
1、傳統校招對於學生來說成本很高。 企業宣講會一定要求職者到場,然而大學生很容易錯過,高峰期一個學校一天就有幾十場宣講會,而且一般企業在一個城市只會選擇在一個大學做宣講會,這對外校的大學生來說是很高的成本。而且即便是BAT這樣的企業,一年也只會在每個區域選擇一個城市宣講,比如重慶的大學生要參加宣講會很可能要跑去成都,顯然這是非常高的成本。如果我們再看新疆這樣的偏遠地區的大學生,他們的求職機會就更少了,往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2、傳統校招形式不便於學生了解企業。 企業宣講會的資訊傳達是口頭的,很難沉澱下來,而且也不是360°無死角的。求職者要了解企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網際網路上查資料,或者託學長學姐打聽,總之,效率很低。而且現在瞄準大學生的騙子公司很多,因為大學生涉世未深很容易騙,甚至有一些騙子公司混到校招中,比如前段時間看新聞有東南亞賭博公司竟然去搞校招,再比如以前媒體報道有傳銷團伙去校招騙應屆大學生的。

3、傳統校招存在不透明不公平的問題。 說實話,大學生特別是本科生,簡歷都是比較單薄的,只能按照網上有各種“面經”去包裝自己的簡歷,很多大學生很優秀,簡歷卻莫名其妙地被“刷掉”,因為企業可能收到太多簡歷,直接按照一些門檻來篩人,比如是不是985,是不是研究生,甚至直接按照學分績排名來淘汰簡歷,總之,簡歷篩選的方式是不公平的,而且篩選簡歷的過程和標準也不透明,同一份簡歷,通過官網投遞和內部推薦,可能有相反的結果。
4、學生的隱私安全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現在騙子無孔不入,學生將簡歷放到網上招聘平臺,如果招聘平臺本身有內鬼,或者說出現安全漏洞,學生隱私資訊就會洩露,就會被騙子利用,發生類似於“徐玉玉”這樣的詐騙慘案。
2009年我參加校園招聘時,就有上述問題,如今過了差不過10年,校園招聘還是這個樣子。阿里釘釘新校招要解決的就是這些問題。釘釘在釋出“新校招”解決方案時也強調, 傳統校招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和學生都無法找到對方,存在很多不公平不透明的地方,學生和企業的連線是十分低效的,網際網路出現二十年,改變了很多行業,現在是改變校招的時候了。
釘釘新校招如何破局?
釘釘成為破局者,“新校招”解決方案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而設計的,相對於傳統校招而言,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徵:
1、視訊化校招,企業製作視訊介紹資料,學生製作視訊簡歷,消滅資訊不對稱。 釘釘基於平臺優勢,有企業主頁、釘釘指數,都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快速和準確瞭解企業。與此同時,釘釘有企業誠信認證體系,可以杜絕大學生被騙,隱私被洩露。去北京看到天眼查和企查查的廣告,一個重點場景就是幫助求職者瞭解公司誠信情況,由此可見,釘釘的企業認證體系很有價值。
2、線上化校招。 這個跟BOSS直聘的思路相似,然而BOSS直聘要老闆直接去招聘,說實話,更適合招聘高階人才如合夥人,校招是不可能讓老闆去跟海量求職者溝通的。但直接溝通的理念非常好,讓HR來跟學生線上溝通是現實的,學生要了解企業,企業要了解學生,都有很多次的QA,釘釘新校招方案就是實時線上互動,對學生來說避免長期等待,對HR來說避免人才流失。

3、公平化校招。 釘釘新校招對於學生而言,只要憑藉30秒走心和創新的視訊,讓HR看到更真實的自己,避免HR人才評價過度依賴學歷,做到“英雄不問出處”,也不需要學生去尋求內推這樣的人脈資源。對於企業而言,不再只有頂部企業能夠獲取優秀人才,往年學校會將校招資源向頭部企業傾斜,現在基於釘釘新校招,潛力型企業,獨角獸公司,創新型企業都能同臺競爭。
4、場景化校招。 這跟新零售思路一樣的,不只是依賴線上,而是強調結合不同校招場景,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超級招聘會就是線下與線上結合的形式,100家企業到現場與學生溝通,1000家企業在線上雲端面試間來一場“雲招聘”,線上與線下場景有機聯動起來,成為一種全新的招聘模式。
可以看到,釘釘新校招消除了企業與學生在校招時的資訊不對稱,提高了求職和招聘效率,通過構建不同校招場景,給每一個處在不同區域、出身不同學校的學生平等的求職機會,也給了不同行業、型別和體量的企業同等的招聘機會,成為校招破局者。
為什麼釘釘要做新校招?
阿里釘釘剛推出“新校招”解決方案時,有人說它有點不務正業。阿里釘釘是企業移動辦公社交平臺,不是招聘網站,阿里巴巴沒有招聘業務,釘釘為什麼要去做招聘這個規模不算很大的市場?
首先,正如前面所說,校招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存在痛點,需要有人去解決。
其次,釘釘此前的積累和當前的定位,也非常適合來做好校招的破局者。
釘釘有超過700萬企業組織和1億企業員工使用者,這些企業組織通過釘釘來溝通與企業有關的一切,包括人事,這樣的溝通不只是對內,也有對外,比如銷售與客戶溝通,再比如員工與合作方溝通,等等。人事上的對外溝通,正是招聘。
比如前面提到,釘釘新校招方案,讓HR可以線上與求職者溝通,快速響應求職者的簡歷和諮詢,正是因為企業的HR本身就是釘釘使用者,他們已經在通過釘釘智慧人事模組(包括軟體和硬體)處理HR相關事務,比如入職、考勤、背調、薪酬、福利、社保等等,現在讓他們通過釘釘招聘溝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說白了,釘釘要做的就是將HR相關的所有服務都給做了。
釘釘的理念是提供簡單,安全,高效的工作方式,釘釘做新校招,一方面是讓校招本身變得簡單、安全和高效,一方面,也讓企業HR使用者的工作簡單、安全和高效。
再次,圍繞HR的SaaS,不是一個小市場,而是一個大市場。
中國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重視,從招聘找人環節,到人力資源管理的用人環節,都越來越科學化,依賴專業人才團隊、工具和方法,這意味著HR SaaS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美國HR領域的SaaS服務商Workday已是最大的SaaS平臺之一,成功上市且最新市值高達329億美元。
最後,這是釘釘的一個情懷,用網際網路技術讓校招平等和高效。
在釋出“釘釘新校招”解決方案時,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通過視訊的方式談到了這一功能的初衷:
“希望眾多來自貧困地區的學子,能通過釘釘新校招提供的公平透明的新招聘方式,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繼而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說到底做好大學生求職本身就是功德無量的事情,此前釘釘在教育行業還承包了中小學的家校溝通功能,也有一定公益屬性。可以看到,新校招也體現出釘釘的情懷,它希望從企業服務平臺的角度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讓世界變得更好,順便實現自我價值。在釋出會上,阿里釘釘CEO無招也表達過這樣的理念:
“校招這個行業並沒有享受到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透明,公平。釘釘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我們希望利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解決就業機會和資源的不平等問題,帶來招聘應聘的公平公正。”
看到這裡,我想你一定不會再認為釘釘做新校招是不務正業了,這是一個大招,也是一種情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