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界奧斯卡揭幕“十大慈善” 輕鬆籌聚“捐”成塔集“愛”成裘

編者按
世界,正在按照一種平衡向前碾進,無私的付出要在需要的時候被“良心”補償,否則世界上就再也沒有“無私的付出”。而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一種正向的迴圈。
是的,中國的“慈善”事業在遭受幾年前的重大信譽危機後,正在逐漸步入更加健康、更加透明的正軌。但中國的貧困還是嚴重的,其中有很多都是因病致貧。
截至2017年底,我國仍有4000萬建檔立卡戶貧困人口,其中,因病至貧的佔到44%,人數近2000萬,因病返貧的有553萬人。在現有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貧困人口最為突出的致貧因素,是脫貧攻堅的難點——從籌款專案數來看,惡性腫瘤、尿毒症、白血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仍是影響我國居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
對於這些不幸,人們更多地通過商業保險來解決。而在這一點上,越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的人,就越難接受。
所以,有的時候我也在想,真正的扶貧,顯然不應該是直接給羊、給牛、給錢的補助,也不應該僅僅是幫他們學會一門技能來謀生,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能夠幫助他們提高風險和保險意識——這種“知識上的扶貧”未來也應該是重中之重!
12月3日夜,小瀋陽、“八王爺”邢昭林、董又霖、周銳出現在有公益界“奧斯卡”之稱的123輕鬆籌公益盛典上,為公益事業加油助威。此外,還有包括眾多基金會在內的公益組織,紛紛亮相,為愛而聚,為愛發聲,讓公益更透明。

當紅小生邢昭林也積極獻身公益
123公益盛典是輕鬆籌主辦的一次公益界盛會,除了延續第一屆喚醒民眾公益基因、弘揚公益慈善的核心目的外,還加入了“健康扶貧”、“精準扶貧”的理念,試圖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到每一份微小力量的重要性,號召更多人奉獻愛心,為精準扶貧及健康扶貧助力。
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一直認為,善心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基因中的,需要一個公平公開的場合使它展示出來,而技術的力量可以開啟善DNA,需要的是不斷改進與探索空間。
是的,幫助別人,勿以善小而不為!

輕鬆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
十個沉甸甸的故事,十份沉甸甸的愛
598319元,這是去年打到小星住院賬戶上的捐款總額。如今,捐款已全部退還給18284位伸出過援手的好心人。
這是2018年度十大公益事件之一的“60萬退回事件”——發生在去年9月3日,趙瑛傑年僅5歲的女兒小星在舞蹈機構練舞時,由於老師操作不當,小星嚴重摔傷當場無法站立,甚至可能永久癱瘓。
趙瑛傑走投無路之時,在“輕鬆籌”上發起籌款並承諾: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善款,且如果肇事者能夠賠償,她必將返還全部善款!
短短12小時,18000餘次捐助,60萬善款籌集完畢,直接打到了孩子就醫的賬戶。
一年之後的2018年9月3日,趙瑛傑在拿到司法鑑定——證明孩子的受傷與舞蹈課操作不當存在直接關係後,她按照最初的承諾,將60萬善款全額退還—— “所有的善意與溫暖都只應被珍惜,不應被辜負。”
公交司機“昏迷前的最後十秒”的故事也讓人非常感動。就在今年10月1日,深圳E33線路公交車司機魏峰突發腦梗,就在昏迷前十秒,他仍然堅持把車停好,讓乘客安全離開——而他自己在ICU進行了數十天的搶救,花費了數十萬元。10月底,2萬多名輕鬆籌網友向魏峰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們家挺了過來。 是的,也許你的歲月靜好是你應得的,但那些為你負重前行的,永遠不應該被辜負。
30歲的外賣小哥李雲坐在地上傷心地哭了——超時了10分鐘顧客退了單,損失就要自己承擔。雖然一份外賣才20塊,但對這個外賣小哥來說,這卻是天大的事。因為李雲家裡有個1歲患白血病的兒子李家樂,20元的損失意味著之前送的五單所得全都填補在了這單的虧損上——白乾了。
李雲每送一單大概是5塊錢,情況好的話,熬到12點一般能送20單左右,一天掙100元。而李雲作為父親為了白血病孩子拼命奔波的身影感動了萬千網友,並在輕鬆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籌到了50萬善款,幫助小家樂順利進行了治療。
如今,小家樂已順利度過了排異和感染期,我們衷心希望小家樂之後能康復出院,和爸爸一起健康地長大—— 看:再底層、再平凡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跟那些精英們一般無二。
還有一個更令人感動的案例:欠了20年的船票!
一個人究竟能有多偉大?重慶47歲的村民聶萬順為了能讓一個村子的孩子安全渡河上學,竟然自掏腰包免費造船做了23年的免費“義工”,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義擺大叔”。但是後來他的妻子被查出了肺癌,由於此前一直做免費擺渡,家中沒有任何積蓄,20萬的醫療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得知訊息的村民紛紛來給聶老送錢,連村裡最窮的人家都來了。村民說:“這錢,就當是這麼多年欠您的船費吧”。與此同時,在輕鬆籌上,5326位好心人向他伸出了援手,共籌集了近15萬元的善款—— 在這裡,我們看到行善是一種輪迴,每一個曾經照亮過他人的人,也終將在寒夜裡被他人的善意所溫暖。
除此之外,123盛典上還講述了其他六個公益事件:母親為救女兒捐出肝臟;3歲女孩重病不敢睡覺,因為怕忘記爸媽的臉;17歲白血病男孩仍想高考圓夢;以及美女白領工地搬磚救弟弟的故事……

其實,這樣的感動每天都在輕鬆籌上發生,這樣的救助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到目前為止,輕鬆籌上已經有5.5億註冊使用者、幫助了253萬個大病家庭,募集了255億元善款。
我們看到,這些一個感人的故事,不僅讓我們體會到了社會的溫暖與善意,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每一份微小善意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慈善要持續
輕鬆籌有兩大模式創新:其一是建立了“大病救助+輕鬆互助+輕鬆e保+輕鬆公益+輕鬆健康”的全面健康保障體系,提供“事前保障+事後救助”的保障架構。其二是通過引入“區塊鏈”和“大資料”等技術,打造一個公開透明的籌款環境,連結起“信任”。
是的,餓著肚子教書不會有好教育,虧錢做公益的也不會長久!
在輕鬆籌的五大版塊中,第一道保障是防患於未然的“輕鬆e保”,專注於為民眾精選符合個人和家庭需求的保險產品,將不同維度健康和意外險納入保障範圍,為廣大使用者提供不同層面的保障。
第二道保障是輕鬆互助,採取“抱團取暖”的健康互助機制,使用者存10元加入互助後,其中一位會員生病,其他會員在互助金中均攤醫療費,真正實現“一人患病眾人均攤”。。
輕鬆籌首創的“大病救助”則是健康保障第三道保障,為患者提供高效、透明的籌款渠道。
第四道保障是輕鬆公益,作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主要起到連線平臺、政府、公益組織之間的溝通作用。
而第五道保障是輕鬆健康,是一款為使用者提供線上、線下的健康產品服務系統,便於使用者更高效便捷的管理健康。
這五重保障體系是輕鬆籌得以長久運轉下去的根基,也是輕鬆籌做公益的保障與底氣。

其中,輕鬆e保是輕鬆籌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保障:一方面對於使用者來說,是防止因病致貧;另一方面,它完成了輕鬆籌自身的商業邏輯,讓輕鬆籌有財力、人力健康發展,得以讓眾籌平臺維持下去讓有需要的人們獲得幫助的機會。
從長久來看,其實個體和家庭應該更加關注平時的健康和體檢——這也是未來國家引導的方向:並不是說醫保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最重要的是讓人們更加健康。因此,未來的趨勢應該是逐漸引導人們去重保健,輕醫療。
但目前,輕鬆籌恰恰只是因“大病救助”為社會所知,人們只有到了生病需要救助時才會想到需要社會力量。而作為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來講,注重保健和體檢,把預防疾病做到前面,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