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燉家電:美國對華為的恐懼已深入骨髓!?
美國對華為的恐懼,已經到了神經錯亂的地步。最早在奧巴馬時代,華為手機就被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進入美國。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政府精英們對華為手機的擔憂擴大到5G裝置上,即使華為的5G裝置更具價效比,但依然無法打動美國敏感的神經。《華爾街日報》2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教唆盟友們停止使用華為裝置,作為回報,美國願意給聽從號令的國家提供財政援助。不過這一次,英國、義大利和紐西蘭等美國盟友異常清醒,紛紛拒絕圍剿華為的提議。
面對美國不遺餘力的圍剿,華為怕了嗎?非也!2018年6月,IMT-2020(5G)峰會,三階段NSA測試結果釋出,華為是最先完成NSA功能測試、是全球唯一一家完成外場效能測試、測試專案最全的廠家。在5G部署方面,華為已經在全球簽署超過350個NFV和380個SDN商用合同,部署超過30個CloudAIR無線空口雲化商用網路,並在全球十餘個城市與30多家領先運營商進行5G預商用測試。所以,未來美國想要在5G領域內打敗華為,必須要拿出在更加便宜,更加牛的方案,否則在利益面前,遏制是無法持續的。
金立走過了功能機的輝煌,卻倒在智慧時代。自去年年底坊間傳出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夜輸掉幾億元開始,金立身邊的風波就一直未斷。近日,一則關於金立東莞工廠為供應商譽鑫代工手機殼抵還欠款的報道,令金立再次回到輿論的暴風口。而近20家絕望的供應商更是集體向法院提出申請,希望金立儘快進行破產重整,這直接向搖搖欲墜的金立再推了一把。
對於重組進展,金立最新的官方迴應是:重組還在繼續,盤子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期待重生。鑑於此,業內資深分析師表示,即便未來金立重組成功,留給金立的考驗依舊很大。如今的手機行業已然發生變化,頭部廠商角逐激烈,地位正在發生悄然改變,還發生了一些較為微妙的變化。錘子科技因資金問題被推至風口浪尖,美圖手機傍上了小米,未來30年時間內把經營權都交給後者。可見,非一線品牌絕地求生愈加艱難。而對於金立來說,重生需要奇蹟。
致力於打造智慧生態鏈的小米今年動作頻頻。11月28日,小米AloT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大會上小米宣佈與宜家、全季酒店、車和家以及愛空間的合作,同時宣佈將投入1億元打造 小米AIoT開發者基金。雷軍表示,小米在這個領域佈局最早、投入也最大,所以決心也最大,未來5-10年,AI+IoT也將是小米的核心戰略。
據資料顯示,截止11月5日,小米IoT平臺已連線了超過1.32億臺智慧裝置,遍佈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日活裝置超過2000萬臺,每日處理裝置請求高達800億次。此外,依託小米IoT平臺,小米AI智慧助理小愛同學累計啟用裝置約1億臺,月活躍使用者已超3400萬,累計喚醒次數超80億。對於此盛況,業界人士指出,本次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代表了行業的全球最高水平,小米在AI+IoT領域的領先地位毋庸置疑,其對AI+IoT萬物智慧互聯未來趨勢的判斷,將對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一舉一動都有風向標的作用。
手機廠商對手機螢幕形態的探索從未停止。目前,市面上智慧手機的螢幕主要有以下幾種:縮窄邊框、劉海平、珍珠屏、水滴屏等等。為了達到更極致的100%全面屏,廠商們又研究出新的螢幕形式——開孔屏。開孔屏顧名思義就是在螢幕上開一個洞,用於放置前置攝像頭。這樣一來,手機屏佔比可進一步提升,不過這樣的設計也引來不少爭議。
11月29日訊息,有網友在魅族社群發帖,貼出一張魅族挖孔屏手機渲染圖,該圖看起來與魅族16th系列設計類似,邊框收窄,在螢幕左上方有一個前置攝像頭開孔。機身背部為三攝和環形閃光燈設計,支援螢幕指紋識別。對於這種設計,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章直言:我是完美主義者,對螢幕挖孔我沒興趣。黃老闆此言一出,基本可以確定魅族短期內都不會採用挖孔屏設計,未來用不用就很難說了。畢竟華為12月就將推出自家第一款極點屏手機,三星Galaxy A8s 也緊隨其後,而小米應該會在明年上半年推出水滴屏設計的小米9,下半年會有螢幕挖孔方面的技術跟進。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種螢幕挖孔方案怎麼看,你們覺得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