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擠”春節檔,是神仙打架還是群魔亂舞?
在2010年春節檔被《阿凡達》引爆之後,中國農曆傳統新年一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最開始戰場由好萊塢大片主導,至2014年冰雪奇緣以3億票房分走了進口片最後一杯羹之後,春節檔基本變成了純中國市場,更連年重新整理票房口碑記錄。
2018年春節檔以8部片,50億票房被譽為史上最強。2019年春節檔則有周星馳、韓寒、成龍、沈騰、黃渤、吳京、王寶強等明星攜至少13部電影再次捅破天花板。今年春節檔或許不會是票房最高,但至少已成為史上最“擠”。在2010年春節檔被《阿凡達》引爆之後,中國農曆傳統新年一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最開始戰場由好萊塢大片主導,至2014年冰雪奇緣以3億票房分走了進口片最後一杯羹之後,春節檔基本變成了純中國市場,更連年重新整理票房口碑記錄。
2018年春節檔以8部片,50億票房被譽為史上最強。2019年春節檔則有周星馳、韓寒、成龍、沈騰、黃渤、吳京、王寶強等明星攜至少13部電影再次捅破天花板。今年春節檔不一定是票房最高,但至少已成為史上最“擠”。
春節無弱兵:“流量”退讓,“口碑”迴歸
細數今年春節檔電影,不僅數量繁多,“武力值”都還很高。
目前,全部定檔的電影涵蓋了各個門類的影片。除了重頭戲喜劇單元有成龍的《神探蒲松齡》、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沈騰黃渤的《瘋狂的外星人》等7部佳片外,今年非喜劇單元更有號稱中國科幻開年之作的《流浪地球》和金牌港片製作人“麥莊”的《廉政風雲》。
鑑於往年春節檔“黑馬”頻出,去年的《紅海行動》更是34億票房一騎絕塵搶佔下春節檔半壁江山,比之流量,口碑似乎成為更為影響觀眾“投票”的重要因素。今年春節檔,也果然缺少了當紅流量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劇本創作、演員陣容、製作團隊等方面的整體提升。
佳片代言人:周星馳、“瘋狂”系列和開心麻花
談及春節檔,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周星馳,今年的星爺更是攜手王寶強帶來了經典電影《喜劇之王》的續集。儘管近年來經典翻拍,特別是港片翻拍,一直不被看好,但鑑於導演是歷年春節檔都是優等生的周星馳,這部影片還是被大部分人看好。
而星爺最為強勁的對手,毫無疑問是國內喜劇新勢力開心麻花的《日不落酒店》以及甯浩“瘋狂”系列之《瘋狂的外星人》。前者憑藉《夏洛特煩惱》一戰成名開啟話劇IP改編電影的市場,近年來佳作頻出;後者更是從《三體》小說作者劉慈欣的佳作《鄉村教師》之中汲取故事靈感,邀請黃渤、沈騰兩大喜劇天王主演。劇情、喜劇、科幻組合的題材既討喜,又賣相極佳。似乎“叫好又叫座”的標籤,已經大大地寫在了電影標題上。
情懷才是必殺技:成龍與韓寒
春節檔既是喜劇紛爭的戰場,也是情懷大行其道的江湖。對於老一輩來說,春節看成龍的閤家歡電影毫無疑問是最為穩妥的選擇;對於年輕一輩來說,韓寒的電影,似乎總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心聲。於是這個春節檔,成龍的《神探蒲松齡》以及韓寒的《飛馳人生》,無疑是情懷牌之中的王炸,不容忽視。
《神探蒲松齡》由成龍大哥、金馬影帝阮經天和芳華女主鍾楚曦主演,但劇情簡介之中的“陰陽”、“神探”、“曠世奇戀”,使得電影似乎以及被“爛片預定”。只是無論近年來成龍大哥口碑如何撲街,票方最後依舊可觀,顯然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對成龍式幽默買賬。而由韓寒自編自導的喜劇電影《飛馳人生》,在貓眼“最受期待”榜單中一直領先其他春節檔影片,題材更是韓寒擅長的賽車比賽。“韓寒”二字對大多數80後90後意義非凡,加之情懷濾鏡在春節期間會更加濃烈。《飛馳人生》或許可以真的一飛沖天。
劍走偏鋒,出奇制勝:大劉吳京小豬佩奇
春節檔多見喜劇,國產硬科幻類登上大熒幕不僅是春節檔首次,更是我國首次。
《流浪地球》作為我國第一部國產硬核科幻片,由劉慈欣豆瓣8.8分同名小說改編,不僅有著原著作者科幻界“巨佬”劉慈欣的強大號召力,更是邀請了戰狼吳京傾情加盟,經過三年精心製作,背後是要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決心。
《流浪地球》電影的前期宣發也很充足,在貓眼“最受期待”榜上一直居高不下。“現象級電影人吳京+中國第一個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的組合讓很多支援對中國科幻電影的觀眾願意買單,也讓影片有望成為春節最大黑馬的電影之一。
同時,新進網紅小豬佩奇,也選擇參戰春節檔。與同期《熊出沒6》不同的是,它除了擁有可觀的兒童市場,還有部分成人粉絲。實際上,該片選擇春節檔最大的依仗是今年恰巧是中國農曆豬年,得天獨厚的優勢或許可令這部專為中國定製的動畫成為一匹黑馬。
此外,還有諸如《情聖2》、《廉政風雲》、《熊出沒》等影片定檔春節。各片都在進行著緊鑼密鼓的宣發,勢必要分到最大的蛋糕。
隨著每年擠入春節檔的影片逐漸增加,同臺競技的影片製作成本也越來越高,但一開始製作成本的提高與影片質量並不同步。2014年、2015年高票房卻並沒產出好電影,2016年掀起觀影熱潮的《美人魚》豆瓣評分也僅是6.7。2017年韓寒《乘風破浪》6.8分春節票房4億,當年成龍的5分《功夫瑜伽》卻是他兩倍。
直至2018年,戰爭片《紅海行動》從一開始排名墊底,至大年初一下午評分打出後,憑藉良好的口碑後來居上,牢牢佔據第一的寶座,重新整理了《美人魚》的記錄,取得了34億的票房。這說明觀眾除了春節圖個熱鬧變得開始挑剔。而今年13部電影齊聚的神仙打架式春節檔,無疑預示著春節檔的龍爭虎鬥。
無意撞開的大門:被“炒”熱的春節檔
實際上,在2009年之前,所謂的“春節檔”,主要是港臺片和引進片的天下,也一直不慍不火。2008年春節檔僅佔全年票房2.6%,而同樣時長的國慶檔卻佔到4%左右,比春節檔多出近5500萬。

直至2010年,《阿凡達》在春節短短七天裡取得1億的票房,同比增幅近120%,還帶火了同期的《大兵小將》《全城熱戀》。自此春節檔才被各大影片重視。此後兩年,春節檔的票房也在逐年增長,不斷打破記錄。只不過這樣的增長和全年票房的增速相比,春節檔的漲幅則顯得有些緩慢,個別年份甚至出現下滑。
2013年則是另一個對春節檔意義非凡年份。這一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本是機緣巧合下在春節上映,卻意外地七天里豪取5.3億票房,並將整個檔期的總票房拔高至7.8億元,同比增長了89.7%,遠遠高於當年總票房27%的增幅。春節檔的價值終於被真正認識到,一躍成為全年最火爆的當期之一。
根據貓眼資料,2013年之後,春節檔票房每年都大步躍進。2014年破10億,2016年《美人魚》將票房從10億量級直接抬升至30億量級。2017年由於前一年的高基數,春節檔票房增長僅為4.81%,但實際上也維持了30億的量級不變。而在2018年由30億直升至50億,實現了繼2016年以來的再次躍升。2018年春節檔前兩部影片的票房總合就已經超過2017年春節檔票房總和。目前來看2019年春節檔影片也極有可能再一次實現質的飛躍。
與此同時,春節檔票房佔全年總票房的比例也逐年上升。由2011年的2.57%,上升至2017年的6.17%,翻了近3倍,甚至趕超暑期、國慶檔。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大片上映的年份,如2013年、2016年兩部周星馳導演作品的上映,帶來了春節檔總票房同比超70%的增速。而從春節檔佔全年票房的比例來看,2012年之前維持在3%以下,2013-2015年佔比在3%-5%左右。到2016、2017年則保持在了6%以上的票房佔比。
目前,2018年11個月的票房成績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電影市場消費能力進一步提高。2019年春節檔也許有機會讓春節檔票房突破50億,再高一個量級。但不管對整體票房如何看好,13部影片撞檔大年初一,不少影片最終會成為炮灰。
依照往年資料統計,從2016年開始整個春節檔票房幾乎被top5洗劫一空。頭部電影占據著整個春節檔三分之一的票房,top3比例近乎90%,top5則基本達到99%,餘留1%的殘羹剩菜給剩餘的票房,賣相稍差或者宣傳不到位的影片極大可能會被早早逐出戰場。
春節檔變遷:“新觀”碰“舊俗”
實際上,“春節檔”的高票房並不是平地起高樓,它的突然火爆是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消費主體、基礎設施的變遷,最終由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
消費主體及消費觀的改變
2006年阿凡達開啟春節檔大門時,80後(6-26歲)開始影響消費市場的走向。2013年,春節檔點燃國產片時,80後95前(18-33歲)成為消費主力。消費主體的改變意味著消費觀的改變。當“看電影”漸漸如同吃飯一樣從娛樂變成了必需品,需求增加刺激了電影市場的整體飛速發展。同時,年輕人慶祝傳統節日的方式並不拘泥於舊,春節期間看電影成為一項新的年俗。
春節的特性:時間充足,社交主題
相比於國慶節等其他節假日而言,春節檔是唯一全國上下都不用上班、學習,全身心投入享樂的美好節日。長達7天的純娛樂時間極大增加了觀眾去電影院看一兩部電影的可能性。此外,春節還具有極強的社交屬性。春節龐大的返鄉潮之後是頻繁的社交聚會。鑑於電影是當下最好的社交方式之一,去影院的理由就從“好電影吸引我”變成了“我們去找個不難看的”,這進一步導致春節檔整體票房比其他時段高出許多。同時,社交頻率的增加促進了資訊的交流,電影資訊被更好地傳達給其針對的受眾,吸引到更多感興趣的人走進影院。
鼓起的錢包和影片的票補
壓歲錢作為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使全國青少年的零花錢達到最大值。同時,年終獎的發放也讓成年人經濟充裕。而且為了爭搶春節檔的大蛋糕,各大平臺都會針對性發放票補。財富增長和低廉的票價雙重作用刺激消費,促進春節檔電影市場的繁榮。
此外,巨大的利潤帶來的巨大競爭逼迫電影行業提高影片質量,導致觀眾對春節檔更加信任,反過來又刺激更多的影片加入角逐。種種因素綜合,導致春節檔成為各大影片的角力場。
春節檔的激烈競爭導致了優勝劣汰,而觀眾則是最終真正的受益者。2019年的春節檔裡,周星馳、韓寒、劉慈欣、成龍、沈騰、黃渤、吳京、“麥莊”、王寶強……太多名字可以讓人期待。這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成長大家都有目共睹,希望2019年的春節檔能夠開個好頭,迎來“德堪配位”的一年。若真的是好電影,想必觀眾也不會吝嗇比往年春節多花幾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