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區塊鏈需要瞄準製造業
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擁有價值414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馬雲表示,如果人工智慧(AI)、區塊鏈(區塊鏈)和物聯網(IoT)不能瞄準製造業,它們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馬雲說:“人工智慧、區塊鏈和物聯網如果不能促進製造業轉型,推動社會朝著更綠色、更包容的方向發展,它們將是毫無意義的科技。”
為什麼是製造業?
馬雲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的演講並不是只有區塊鏈技術,而是三種被大多數大型企業和政府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的技術。
僅中國的製造業價值就在3.1萬億美元左右,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產值也高達數萬億美元。
在過去的十年裡,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裡,智慧製造行業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因為企業集團已經開始探索各種創新的方法來削減成本,並利用新興技術提高製造過程的效率。
因此,近年來,大多數硬體和機械裝置的製造過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開始轉向自動化和 機器人 技術的使用,以消除手工錯誤,並加快現有操作的速度。
自2016年初將分散系統應用於各種行業的概念出現以來,許多區塊鏈財團和開發公司都將重點放在利用區塊鏈重建供應鏈上。
具體來說,諸如超級賬本和以太坊企業聯盟 (EEA)等企業集團和財團已經開發了基於私有和公共區塊鏈的系統,以在一個不可變的網路之上部署大型企業的供應鏈。
在可伸縮性和可採用性方面,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公共對等網路目前能夠每秒處理大約10到50個事務。通過第二層的可伸縮性解決方案和創新的共識演算法,可以解決區塊鏈技術的可伸縮性問題,這將允許開發人員建立針對世界上一些最大行業的系統,比如採用分散協議的製造業。
除了金融,製造業仍是新興技術可以瞄準的最大市場。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區塊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在製造業中得到了應用,但並沒有顯示出它們的全部潛力。
根據馬雲的說法,如果區塊鏈可以作為製造業公司的主要資料處理技術和分散資料庫大規模使用,那麼分散系統將真正成為金融領域之外的主流應用。
將會發生什麼呢?
目前,有一些基於以太坊的專案,如VeChain、WaltonChain,以及像Cardano和EOS這樣的股權驗證網路,將允許開發者和公司在區塊鏈之上構建應用程式,以促進製造業的轉型。
在製造業中實現分散化系統的困難之處在於,開發人員和企業集團都必須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即區塊鏈(至少在其早期階段)將比集中式平臺更低效、更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