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想成為優秀UI設計師,必須瞭解的UI設計規範
很多設計師以為UI設計就是設計圖示。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圖示的設計在整個UI設計中是比較基礎的一個環節。
圖示與品牌標誌一樣,在設計時都需要做適當的減法,應該儘量用簡約的線條去表達其含義,應該儘量避免出現線條結構過於複雜的設計,而且整體的圖示都需要保持風格一致,例如圖示的線條粗細、邊角弧度、圖示高度寬度比例、風格等等。
特別是對於新人,所以大家一起來看看圖示設計的規範吧:
1.畫素對齊
需要嚴格的做到畫素對齊,尤其是在做較小尺寸的圖示時,如果不嚴格的遵循畫素對齊,那最終的顯示效果就會出現問題。
2.多用布林運算
在做圖示的時候,能用基本圖形進行布林運算的時候,儘量不要使用鋼筆,這樣做的好處有如下幾點:
讓你的圖示更加規範
對圖形結構理解更加深刻
後期更改形狀更加方便
3.獨特的風格
在做系列圖示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期給圖示設定一個風格及原則,使之看起來與眾不同。
在這裡值得一提就是,我們在做線性圖示時,一定要保證描邊粗細相同、圓角相同,如果這些基礎的規則都沒有遵循,那也就談不上風格的統一、創新了。
4.視覺大小統一
在進行圖示設計的時候,我們會使用柵格輔助線來幫助我們更加嚴格謹慎,但一定不要被輔助線困住,學會靈活運用,保持視覺上的大小統一。
在如今的APP設計環境當中,一些APP設計大牛都一直強調,設計師要為有品牌意識。那麼,在圖示的設計中,我們也必須強調“品牌性”,簡單的說就是把品牌中的抽象的概念變成具象化的圖形,把品牌主副色調應用到圖示設計中。同時建議大家每個星期完成一個主題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
標註規範
如何把標註的思路整理清晰——結構化思維進行拆解,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逐一擊破!

標註主要是以下四種不同屬性的內容:尺寸、文字、間距、顏色。
在進行標註時,首先去除導航欄和標籤欄,因為這些控制元件通用性非常強,需要單獨拿出來進行統一標註,這裡我們只對內容區來進行標註示例。
1.尺 寸
我們要將頁面上有所需要告知尺寸的內容進行標註,例如圖示、圖片、頭像等等。關於尺寸維度的標註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有圓角的地方,需要將圓角半徑標出。
對於一些控制元件,如button、列表,一定要隨時問自己有沒有特殊狀態,如按壓狀態、無效狀態、選中狀態等等,如果你不標明,開會就會預設沒有這些效果。
一般情況下,圖片的尺寸是需要告訴比例的,而不是固定的大小,這樣開發才能更好的適配,常用的圖片比例有4:3、16:9等。
很多沒有經驗的設計師不理解適配的原理,所以很容易將一些控制元件給出固定的尺寸大小,如果你將這個按鈕的寬度和高度都標註出來,開發就會將這個按鈕的大小寫死,一旦遇到螢幕(白色區域)較寬的時候,按鈕還是固定大小,就會影響視覺效果。所以正確的標註方法是給出按鈕兩邊的間距,讓整個按鈕的寬度自適應(當然高度還是要固定的),這樣不論遇到哪種解析度的尺寸,都能夠保持相同的視覺效果,擴充套件性極強。
2.文 字
文字,需要標註文字的大小、字型、顏色、透明度、行高等等,當然也可以和開發進行溝通,對一些內容進行刪減。關於文字的標註需要注意的事項:文字有一個很特殊的屬性,就在某些場景下,文字是動態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將極限情況考慮清楚。
表面上我們將標題文字的大小、顏色這些內容標註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標題文字過多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所以必須要給出一個極限情況的規範,比如最多顯示多少個字元,字元超過極限值就用打點的方式處理。
3.間 距
有人可能會覺得間距和尺寸有些相似,但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尺寸是形容容器的大小,而間距是形容容器之間的距離。間距相對比較簡單,只要標註清晰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4.顏 色
需要標註顏色的內容有分割線顏色、背景色、按鈕顏色等等。關於顏色的標註需要注意的事項:切記文字的顏色已經歸類到文字屬性裡面,不用重複標註,思路一定要保持清晰。
命名規範
很多UI設計師對於“命名”是沒什麼概念的,他們都是隨隨便便地用一些沒有特定意思的字母去給頁面命名,這是不好的。因為統一的、規範的命名對我們自己的檔案整理有很大的幫助,後期修改檔案、圖層的時候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規範的命名也顯得我們自身比較專業。而且,如果如果命名不統一,團隊之間的成員很難達成共識,任務交接時需要很大的學習成本。
而更重要的是,有規範的命名可以極大的節省程式開發的時間成本,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溝通與重複切圖的概率,程式設計師完全可以直接使用的我們切片而不更改切片的名稱,後期我們更換切圖,只要切片名稱不變,開發看都不用看直接替換就可以了。

1.所有命名全部為小寫英文字母
在程式設計師的程式碼裡只有小寫的英文字母,如果你給出的命名全是中文的,那麼他們是一定會更改的,所以命名全部用小寫的英文字母是最基本的規則。有些人會覺得寫這麼多英文太麻煩,但其實為了自己專業能力的提高,這種規範的命名方式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當你習慣了這樣的命名方式後,你的成就感會油然而生。
2.命名格式
一個大型專案會分很多模組,每個模組由不同的設計師來獨立完成,還有人會專門管理公共的元件,如tabbar、navbar等等,這種情況下就會分為兩種切圖,一種是通用型別的切圖,還有一種就是各個模組特有的切圖。
通用切片命名格式:
元件_類別_功能_狀態@2x.png
舉例:[email protected](對應中文:標籤欄_圖示_主頁_預設@2x.png)
模組特有切圖命名規則:
模組_類別_功能_狀態@2x.png
舉例:[email protected](對應的中文為:郵件_圖示_搜尋_預設@2x.png)
我們的原則就是清晰的表達出切片的具體內容並且沒有重複的名稱。(要注意,命名中不能含有空格)
3.常用英文單詞
如果所有命名都寫為全稱,名字就會特別長,所以我們可以將一些常用的英文單詞進行縮寫,減少工作成本與開發程式碼資源。至於怎麼縮寫,只要整個團隊能夠達成共識並且輸出一份縮寫清單,任何縮寫規則都是可以的。
下面提供一些命名時常用的英文單詞列表:
bg(backgrond 背景)
nav(navbar 導航欄)
tab(tabbar 標籤欄)
btn(button 按鈕)
img(image 圖片)
del(delete 刪除)
msg(message 提示資訊)
pop(pop up 彈出)
icon(圖示)
selected(選中)
disabled(不可點選)
default(預設)
pressed(按下)
back(返回)
edit(編輯)
content(內容)
互動規範

以下幾點互動常識:
簡化操作:能一步完成的互動就不要分兩步。
使用者習慣:大部分使用者都有固化思維,我們作為設計師應該尊重資料,尊重使用者選擇。
減少干擾:減少介面元素的不確定因素,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
快速響應:加快使用者讀取的響應速度,能夠避免從遠端取資料的,就儘量避免。
介面友好:除了根據需求提供視覺解決方案以外,在設計的過程中適當地加入一些小細節使互動介面更加友好是設計師的職責所在。
圖片處理規範

1.圖片統一性
1)圖片色調色溫需統一,例如一個嬰兒產品的首頁,整體需要搭配暖色調的圖片,這樣看上去整體才比較統一舒服。
2)圖片比例需統一,例如一個賣貨的產品詳情頁,在同一屏的欄目中(頁面)所出現的產品或者人物,比例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大小比例,這樣看上去才比較統一舒服。
2.圖片細節處理
1)圖片精度不夠(這裡所說的精度不是說DPI解析度需要300哦,那是做高精度印刷輸出時才需要的,而在電腦及手機上的圖片DPI解析度為72即可,另外輸出圖片時需適當壓縮一下圖片的大小)、雜色太多可以使用PS內建的CR濾鏡處理。
2)圖片尺寸建議統一為偶數值,方便前端技術人員開發。
3)圖片邊緣避免與白色背景融合,可以在邊緣位置加色。
4)為了配合標題字型,圖片可以區域性調亮或調暗。
動效規範
無論是現在經常看到的企業/品牌H5宣傳頁面、移動端啟動頁,還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首頁動畫,都需要用到動效效果。會做點動效會給我們加分不少,尤其是做一些載入動畫,這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需求。

做動效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論你的動畫有多好看、多吸引眼球,如果成本太高或者過於複雜都是無法落地的,所以我們要遵循簡單實用的原則來進行設計,千萬不要過度設計。
2)任何互動動作所導致的狀態都需要考慮正常狀態與異常狀態。拿載入動畫來說,我們需要考慮載入成功的反饋與載入失敗的反饋,並將之註明在輸出規範中。
3)動效使用的工具:可以PS做一些動態表情,用AE做一些載入動畫,頁面之間的互動動效可以使用Flinto、Principle等。
往期精彩推文:
月薪過萬UI設計正確的學習步驟: http://dwz.cn/1vYyOBEU
課程資源分享:
photoshop精品案例課程一學就會: http://www.ui.cn/detail/384613.html
全套photoshop零基礎人像修飾教程大彙總:
http://www.ui.cn/detail/384613.html
PS精品素材、21款設計常用字型,共15G免費送:
http://www.ui.cn/detail/384613.html
如果有需要【PS基礎課程】【人像課程】【案例課程】【精品素材】在下方評論:666,關注微信公眾號:PS視覺設計教程,在裡面回覆相對應的關鍵字就可以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