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自拍的剋星?
【獵雲網(微信:)】11月4日報道(編譯:小豬配齊)
編者注:本文作者Dana Loberg是AR通訊平臺Leo AR 的CEO兼聯合創始人。
我們可能正處於從“我”到“我們”文化的轉變之中。很多文化評論員已經注意到大部分人類蜷縮在科技裝置前,孤立無援,對外界和周圍的活動視而不見。雖然這樣的現象可以讓人類將敏銳的注意力集中在手頭的工作上,但同時也形成了一種冷漠的感覺障礙。
AR的出現正在改變這一切。 AR技術改變了我們和移動裝置間的關係。我們不再束縛於只在移動裝置上打字。相反,由於AR可以將我們的螢幕置身於實際存在的周邊事物之中,移動裝置的鏡頭開始成為們的主要平臺和埠,幫助我們向外看。
自拍之死
我們生活在一個自拍的世界裡。Instagram,一款基於表演型自拍的應用程式,展示了一個人精心策劃的生活,正在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受歡迎的移動應用。自拍是Snapchat和App經濟的發展燃料。第一批由AR支援的應用可以讓使用者使用動物或者卡通圖案的面容,也可以讓他們在螢幕中試穿不同的衣服亦或者覆蓋不同的妝容。但這些只是開始。
下一批的AR熱潮將會用操控周圍環境來取代自拍。當用戶實現用AR技術來讓恐龍出現在臥室、外星人出現在客廳的時候,Snapchat或Instagram類的濾鏡將會成為過去式。視訊會議將會進入更高階的階段,就算人在2000英里外,也可以通過AR技術出現在會議室中。人們甚至無法辨別出你照片和視訊中的虛擬事物,出現在你客廳的梵高作品就如同盧浮宮中的真跡一般。
從定義上來說,自拍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關於自我的。而AR則是關於周邊空間的控制和體驗。當AR技術日漸成熟,鏡頭、處理器、感測器變得越來越高階,我們將完成從自拍的個人主義世界過渡到AR的公共世界。
理解環境
此外,AR也是一種對眼前世界的視覺化和3D化。舉例來說,AR能夠展示醫生和醫學預科學生心臟是如何運作的、血液是如何在血管中流動。因為AR技術是從“我們”的角度出發,所以也可以被用於更多的公共用途,例如AR也可以被運用於災難救援。
當救援人員在援救地震受害者時,餘震及損毀樓宇將會讓救援人員處於危險之中。使用AR技術,在受災地區的人可以將自己的周邊環境分享給別人。處於安全地區的人則可以幫助救援人員評估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以及對受災地區進行準確分析。如此一來,便可以在地震和洪水等災害來臨後進行更高效的救助。
改變物理空間
運用AR技術,我們將不再需要向下看或點選小螢幕上的小圖示,以達到使用目的。相反,我們可以用身邊的世界來做交易、寫郵件、與朋友聯絡...等一切我們現在仍需要在螢幕上完成的事情。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在物理空間中操作計算機相關的任務。計算將可以在物理性的桌子或者某個建築的一側上來完成。這就會引發更多的物理動作,與環境進行更多的互動,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更具創造性。
AR聚焦我們對整理空間和風景的關注度,而不是自我(或者是自拍)。這些風景不僅僅只是關於自身(或者說我們最關心的自拍),而是關乎我們的朋友、鄰里和社會。我也希望AR能創造出一個數據化的外部世界,能讓我們更好的表達我們是誰、我們想要成為誰、以及我們想生活的環境。
AD:12月7-8日,北京望京凱悅酒店!獵雲網邀您共赴創投盛宴“ ofollow,noindex">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24大獎項 330榜單釋出 3000+參選企業! 評選火熱進行中,歡迎報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