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邊緣計算的第五維度
【PConline 雜談】雲端計算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資料開始在“邊緣”被挖掘,而對於企業業務來說,更多的賦能源自於邊緣計算所帶來的重要推動力。作為Gartner釋出的2018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一的邊緣計算技術在這兩年開始被更多的提及。
在我看來,邊緣計算在很多領域都擁有著非常深入的應用,比如在智慧城市當中對於資料處理中心所需要的計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運用邊緣計算技術來實現的,接受少量、精準、無損的結構化視訊資料,用以減緩頻寬壓力,節約系統儲存和計算資源,從而能夠輔助資訊進行快速檢索,定向資料探勘以及資料聯動等目的。
在靠近資料來源的位置對資料進行處理的話,對於終端使用者來說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就近收到實時的反饋,從而能夠非常有效地減少網路資源的負擔,這些省下來的網路資源可以讓企業去開發新的應用。
對於邊緣計算來說,有一組資料值得關注,根據相關資料預測,到2025年將會有接近23%,也就是四分之一的資料將在邊緣被建立,這一數值在2017年僅為12%,到2022年,邊緣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7.2億美元。
邊緣計算帶給企業更快速的反饋
對於企業來說,在推動其業務發展的過程當中,邊緣計算能夠通過聯網裝置生成的實時資料幫助企業提升效率,由於邊緣計算能夠在更接近資料來源的位置對資料進行儲存和分析,因此能夠為這些應用提供低延遲的機器智慧。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資料從生成位置傳輸到雲服務提供商並返回通常需要150至200毫秒,而通過靠近邊緣的伺服器或者閘道器對於這些邊緣資料進行計算和處理的話,這個時間將會被縮短到2至5毫秒。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邊緣計算對於提升企業在資料業務的整體反饋效率方面的確技高一籌。
邊緣計算技術尤其是對於製造行業的業務來說更加重要,製造業務有很多是需要自動評估生產中的異常情況的,並且根據邊緣資料的分析結果來對製造流程進行隨時的修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縮短延遲時間,提高生產力,並且使得在整個供應鏈的應用過程當中智慧化的優勢就是很好地展現出來。
企業一致的聯網效能
對於企業內部來說,聯網效能的優良直接影響著企業業務的發展,尤其是對於一些偏遠地區或是網際網路接入不太穩定的企業使用者當中,其在運營層面其實更加需要通過利用邊緣計算去擴充套件業務以及一系列關鍵行業的業務推進,比如倉儲、物流等業務。
我們都知道,邊緣計算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相比傳統計算模式要高得多,在我看來,企業使用者可以通過利用邊緣計算的模式去投入並且建設物聯網平臺和服務,物聯網服務同邊緣計算之間可以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物聯網平臺可以清楚的瞭解企業的任何區域都可以接入網路,同時利用網路獲得更加完整的資訊彙總,這一切的一切更要歸功於邊緣計算。
5G帶來全新的維度
眾所周知,5G時代很快就可以改變傳統連線的方式和模式,伴隨著網路對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變,5G所帶來的是相比之前十分之一的成本,這其實也就意味著邊緣網路可以收集更多的資料資訊,從而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詳細的資料資訊服務。
5G網路為企業提供了響應迅速的基礎設施,幫助其充分利用聯網裝置和支援物聯網的運營型應用。這些5G服務需要低延遲響應,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現有云基礎架構上增加邊緣投資。
對於企業來說,一方面推動5G的全面應用,另一方面關注邊緣計算帶來的成本效益,但是更加關鍵的是企業使用者不能夠忽視智慧化的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因為一切技術的落地都體現在解決方案當中,使用者資料是否被保護的十分安全等一系列問題都要在解決方案當中得到印證。
邊緣計算在最直觀的體現上代表著資料變得更加分散,而對於雲時代來說,資料安全是每一個企業使用者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這樣一來,分散的邊緣資料在安全性方面也就變得更加的棘手,這使得靜態資料加密等功能派上了重要用場。
對於企業來說,面對數字化轉型以及邊緣計算技術的不斷成熟,在配置方面要更加全面,從而才能夠抵禦因資料量的增長而帶來的成本和運營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而企業在向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的過程當中,更低延時和更高效能則是制勝的法寶。[返回頻道首頁]